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昂首迈进 江门争当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江门是广东省农业大市,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和水产品主产区,珠三角的“米袋子”“菜篮子”。走进新时代,昔日的传统农业大市,正向着现代农业强市昂首迈进。
近年来,江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三农”决策部署。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江门农业农村驶入了高质量发展轨道,按照“园区带动、科技支撑、质量优先、培育主体、打造品牌”的思路,绿色农业发展成果显著,乡村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江门坚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依托自身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为建设“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城市,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文/图唐达蒿子枫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A
谋划好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全市耕地面积230多万亩,
粮食年产量超100万吨、
果蔬产量170多万吨;
水产养殖面积83万亩,
产量75万吨;
粮食、果蔬、畜禽和水产产量
占珠三角的1/5—1/3。
2018年,
江门全市实现农业
增加值201.7亿元,
增长4.1%;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18154元,
增长10.2%。
累计培育和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84个、广东省名牌农产品62个、区域公用品牌48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0个,新会陈皮、台山大米、台山鳗鱼等绿色名特优农产品蜚声海内外。
2018年以来,江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刻把握市情农情,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五大振兴,把乡村振兴战略谋划好、实施好,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江门落实到位。
四梁八柱
确定“1+3+N”政策体系
江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顶层设计,“第一步”就是构建起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
从组织领导层面,江门成立了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健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督促责任落实。
“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等乡村振兴六项重点工作任务,分别由市领导包干负责、推进落实,明确80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分别由市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并切实加强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纪委监察专责监督。
从政策制度层面,江门确定了“1+3+N”的政策体系,其中“1”是《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3”是《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总体方案》《江门市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江门市关于推进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长效帮扶机制三年扶贫行动方案》,“N”是制定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6项重大规划,19项配套政策文件,以及80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产业兴旺
实现一市(区)一园总体布局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也是江门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前,江门正在大力推进“十百千万”产业振兴行动。制定实施了江门市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方案,优化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发展,分别创建了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5个和11个,实现一市(区)一园的总体布局、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目标。
2018年新增培育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全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4家、省重点龙头企业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92家、家庭农场76家,带动农户36万户、覆盖率65%,农业产业化快速提升。
走进乡村,江门正在通过探索开发留用地、盘活闲置资产等措施,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助和资源管护激励型财政补贴政策。各级投入财政资金2.85亿元,村集体经济强村比重达到53.4%,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
乘着产业振兴的浪潮,江门积极发展休闲旅游、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江门推动实施了“醉美江门100村”乡村旅游工程,台山、开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江门还出台了全市全域旅游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制定《江门市民宿管理实施细则》,建成市级乡村旅游示范镇18个、示范村35个、创客基地2个和认定乡村民宿5处。
江门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是全省唯一开展“双安双创”的地级市。建成市级农业应急检验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市县镇村四级监管体系和“农安溯+农安保+农安证”安全保障模式,特色农业提质增品,农业品牌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党建引领
实施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
加强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关键之策。江门大力实施党建促乡村振兴等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建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夯实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实施“头雁”工程,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34名,市县两级选派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第一书记30名,“多源头”储备农村后备人才2600多人,并强化规范管理。
江门还实施了南粤党员先锋工程,按照“六有”标准对73个镇(街)党校恢复设置,成立“江门市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强化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同时,实施“亿元保障计划”,建立市、县、镇三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逐年增长机制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2018年市县两级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4.3亿多元,各镇(街)每年配套不少于30万元党建日常经费。
生态宜居
创建14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江门突出规划先行,科学布局乡村建设。截至目前,江门市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和恩平市等5个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已全面完成,实现涉农县(市、区)域乡村规划覆盖率100%,并完成覆盖自然村的776条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规划覆盖率82.7%,位居全省前列。
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为关键起点,江门全面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2018年,市县两级财政落实4.2亿元推进环境整治。全市97%的村庄已基本完成“三清理”“三拆除”环境整治任务,累计完成“三清理”逾16.7万宗,“三拆除”逾4.8万宗,“三整治”逾3.54万宗。干净整洁村和美丽宜居村示范创建稳步推进,创建14条彰显侨乡特色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启动创建100个美丽宜居村、50个特色精品村。
同时,江门还突出补短板,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2018年,全市新建改建10585户农村户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7.33%,新建和提升改造农村标准化公厕2424座。
江门大力开展新一轮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5%。全面完成省定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任务,启动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构建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形成在全省推广江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层经办服务示范典型经验。
乡风文明
村规民约制定率达100%
江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意见》,文明村镇创建达标率为68%;出台了《江门市培育和规范自然村村民理事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成立村民理事会或农村联谊会5549个,有农民工匠参与承接农村小型公共建设项目120个,市本级安排1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出台了规范村规民约指导意见,全市村委会村规民约制定率达100%,并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脱贫攻坚
在全省率先开展“两线合一”改革试点
江门基本完成2016—2018年三年脱贫目标任务,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在省的扶贫考核中被评为“好”最高等次,在全省率先开展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改革试点,构建城乡统筹扶贫长效机制。发挥全省唯一以厨艺命名学府(广东厨艺技工学校)的作用,培育“粤菜师傅”相关专业人才3016人。
同时,江门还持续推进“百企扶百村”行动,组织动员126家商协会或企业与江门市100条老区村结对帮扶,2017、2018年,“百企扶百村”行动连续两年作为参与精准扶贫行动与乡村振兴先进工作经验写进省工商联工作总结在全省推广。
对外帮扶方面,江门对口广西崇左市扶贫协作得到了两省区的高度肯定,扶贫车间模式获得两省区扶贫办推广。龙州县于2018年8月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18年宁明县代表广东接受国家扶贫考核成绩为优秀。
深化改革
启动创建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镇(街)
江门全面开展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创建15个市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镇(街)。如,蓬江区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开展试点示范、江海区创建全国乡村社区治理试验区、新会区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示范等。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在全省持续领先,率先形成了“确权确份额”“两预两委托”等一批典型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全市98个经联社、707个经济社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江门还列入了省集体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基准地价制订试点市,出台市区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留用地实施细则。
B
确保乡村振兴战略
结出丰硕成果
接下来,江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重要指示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树立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标杆为抓手,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江门乡村振兴“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结出丰硕成果。
基层党组织建设
江门将进一步强化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健全农村基层组织体系。持续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头雁”,大力开展“百名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实施“亿元保障计划”,开展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打造具有江门特色的“红色家园”党建品牌。全面引导自然村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善治乡村。
乡村产业振兴
江门将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十百千万”产业振兴行动,规划建设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高标准创建一批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
江门还将巩固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成果,推进创建一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特色专业村、专业镇,打造一批农业知名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同时,深化与农业科研机构、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开展大规模粤菜师傅培养,推动粤菜师傅就业创业。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创建
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方面,江门将进一步巩固环境基础整治成果,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创建、万村整治”工程,以台山、开平为重点,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南粤古驿道、红色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连线连片推进乡村旅游。
同时,进一步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全面完成“厕所革命”,开展厕所卫生保洁纳入村庄保洁服务内容试点。加快第一批农村生活污水站点建设收尾工作,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确保2019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8%以上。
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方面,将基本实现通2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争取蓬江区评为广东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以鹤山、恩平为试点,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机制,并鼓励蓬江、江海、新会等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村民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机制,建立可复制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同时,推动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全覆盖。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江门将进一步巩固好脱贫成果,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目标。按照“精准识别、分类导入、动态管理、综合施策”的思路,全面推进低收入人口帮扶工作新机制(即原“两线合一”综合改革),探索扶贫长效机制。同时,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宁明县两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推进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
江门将全面部署推进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突出抓好15个市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镇(街)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农村土地确权成果,加快推进确权档案数字化加工和确权成果应用。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落实农村拆旧复垦工作,突出抓好恩平市农村宅基地拆旧复垦试点工作。同时,探索建立乡村建设小额工程建设企业库,实行乡村建设项目清单制。
新闻推荐
江门市委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更好发挥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林应武主持会议并讲话,刘毅参加会议
江门日报讯(记者/肖开刚通讯员/温志芳)昨日,市委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