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救助管理站站长李志强获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7年奔走在第一线 为流浪者筑起“避风港”
新会区救助管理站内,李志强正在了解救助对象个人信息。
受访者供图
“最近身体还好吗?有没有想起以前的事?”在江门市社会福利院,江门市新会区救助管理站站长李志强亲切地询问4名受助人员的近况,并把小零食派给他们。每个月,李志强都会和同事会来到这里,定期探访受助人员,及时掌握各个对象身体、心理状况和生活状况。
近日,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李志强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在他担任站长7年里,新会救助站救助总人数达3729人次,为291名特殊困难受助人员成功寻亲,平均每天救助将近1.5人。
对于获得这项全国性的荣誉,他说:“这样的称号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和鼓励,我们救助工作者要始终怀着一颗救助的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的宗旨是发现一个、救助一个、不遗漏一个,对于有实际困难的、自愿救助的,我们都会提供及时、临时的救助服务。”
撰文:张泳渝李慧娟
把受助人员当做自己的家人
每年夏季台风和冬季寒潮来临前,李志强与救助管理站的同事都要开车在街上巡查,寻找流浪人员并及时劝说他们前往庇护站接受救助。“每年冬天,我们都要为70多名流浪人员提供庇护服务,有个别不愿来庇护站暂住的流浪人员,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棉被和棉衣。”李志强说。
“在遇到不愿意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李站总能耐心地和他们沟通,劝说他们接受救助;遇到突发情况,他总是随叫随到,对救助管理站的各项工作都能亲力亲为。”新会区救助管理站管理员容亮峰对他作出这样的评价。
面对形形色色的流浪人员,李志强总有“自己的一套”,这是在多年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才有的经验。在调任新会区救助管理站站长前,他是新会区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站的站长,尽管都是从事公益类的工作,工作内容却大不相同,以前是面对热心帮助他人的市民,现在是面对需要帮助的群体。在调任后的一整年时间里,他重新学习收容、遣送、巡街等各类救助政策,主动值夜班学习,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6个小时。
他认为做好救助工作,最重要的是根据对象的实际需求提供有用的帮助。有一次,公安部门在街上发现一名流浪的老人,把她送到救助站。这位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家的具体位置,更不理解工作人员的帮助。
“当时她一直说要离开,以为我们不想带她回家。但是我们知道,如果让她离开,她只能继续流浪,无法解决食宿安全问题,家属就更难找到她。”李志强笑着说,“所以我们只好变着法子哄她,给她吃零食,轮流跟着她,用尽各种借口,拖了半个月她的儿子才找到我们。”
工作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受助人员对工作的不理解。在新会会城街道,救助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名年轻人,出现癫痫症状,平均每5分钟发作一次。工作人员带他来到救助管理站门口,他却迟迟不肯进门。
“大约傍晚7时,我接到电话紧急赶回救助站。当时看到这名年轻人情绪十分激动,病情反复,我们报警后,同时拨打120。”陈志强回忆,救护车来到后,年轻人却拒绝上车,猛地往马路方向跑去,瞬间晕倒在斑马线上,“当时实在太惊险!由于天色已晚,路上泥头车、货车飞驰而过,稍有不慎定会出现车祸。”
李志强和几名工作人员把这位年轻人围起来,阻挡过往车辆,想把他带到救护车上。在这过程中,年轻人醒来挣脱后就离开了。直到晚上9时,他又回到救助站门口,主动告诉工作人员他身体不舒服,工作人员拨打120把他送进医院。
事后,年轻人回来感谢救助站,他当时受到很大刺激,出现了自杀的念头,才会拒绝救助。“他很感谢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能帮助到他,我们也很感动。”李志强说。
为滞留人员搭起“避风港”
2017年,新会区与江门市社会福利院开展站外托养合作关系,将8名长期滞留站内的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托养于江门市社会福利院。为切实做好滞留流浪乞讨人员的安置工作,李志强严格落实安置政策。在托养前对每名受托对象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托养机构提供24小时专人监护,在衣、食、住、医等方面为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全方位照料。
“李站长和同事每个月都会过来和受助人员聊天,在聊天过程中发现任何蛛丝马迹都不会放过。他们根据一个一个微小的线索逐步排查,已成功为4名托养的受助人员寻找到家人。”江门市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
但是,很多时候都是“鸡同鸭讲”,因为受助人员有的患有老人痴呆症,有的患精神障碍,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交流,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和过去的经历。
近年来,新会区无法查找到身份信息的长期滞留人员,每年累积下来超50人,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占比86%,智力低下和老人痴呆共占比14%,有些甚至滞留时间长达10年。为了让滞留人员享有更完善的福利待遇,2018年年初,李志强主动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沟通,为长期无法查找到身份信息的43名无户口滞留人员统一办理落户手续、及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由于绝大多数滞留人员已经忘记了自己原来的名字,为了方便落户,救助工作人员为他们取了名字。其中,有1/4的姓“新”,代表的是新会区救助管理站主动发现的滞留人员,有的姓“冈”,代表是小冈派出所送来的滞留人员。
这些滞留人员有着不同的姓名,但他们在救助站有着同样的“家人”。尽管在凌晨,只要接到医院的紧急通知,李志强都会第一时间赶往医院,了解滞留人员的最新病情,彻夜守候在手术室前,签下病危通知书,一遍又一遍要求医生延长抢救时间。他说:“在找到他们的家人之前,我就是他们的家人。”
从事救助工作多年,也难免会遇到遗憾的事。李志强回忆,曾经有一位在司前镇工作的陈大叔,当时他身患肿瘤,只想回到家中与家人团圆。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名字,也提供了在肇庆的家庭详细地址。救助人员调查发现,陈大叔提供的地址确实存在,但该住址的人却表示不认识陈大叔。
“事实的真相如何我们并不清楚。后来,陈大叔病情恶化,肿瘤全身转移。”说到这里,李志强哽咽道,“他最后的愿望,是希望和家人见上一面。很遗憾,我们未能帮他与家人团圆。”
为流浪人员回家“引路”
“感谢新会救助站,感谢你们这几年来对我们小孩的关心和爱护,是你们救了我孩子的命。”在蓬江区杜阮镇松园市场旁门的一间出租屋门前,湖南籍的何以文紧紧地握住李志强的双手激动地说道。
去年8月,苦寻儿子7年的何以文夫妇终于与儿子小龙相认。“当时在江门市公安局,小龙的爸爸抱着小龙痛哭,我们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为之动容。”直到现在,李志强还记得他们亲人团聚的场景。
7年前,只有14岁的小龙在新会汽车总站迷了路,因为患有自闭症伴发精神障碍,无法提供个人身份信息,辖区派出所将其送至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救治。新会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通过多次走访,利用全国救助寻亲网、登报等多渠道方式开展寻亲,均无法找到小龙的个人信息。于是,李志强将其纳入救助对象,并报请公安机关为其采集生物DNA上传全国失踪人口数据库进行比对。
“只有小龙和他的父母都采集血样,DNA比对才能成功。”李志强解释。近两年,人脸识别和采集生物DNA数据技术才逐步应用到寻亲领域。因此,尽管小龙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仅相隔15公里,却在过去长达7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对方的消息。
小龙的父母尽管7年来从未听到儿子的音讯,却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他们坚持住在杜阮镇,多年来只搬过一次家,旧家和新家之间仅相距一条马路。“我们从湖南来到江门务工,刚来两个月儿子就不见了。这些年,最怕的是遇到下雨的晚上,怕小龙会淋雨生病,怕他无家可归。”小龙的母亲回忆。
直到2018年7月,何以文夫妇再次求助江门公安部门。公安部门为其采集血样,并上传全国失踪人口数据库。一个月以后,DNA比对成功,小龙回到父母身边。这一年,小龙已经22岁,在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治下,小龙的病情得到了好转。回归家庭的小龙,性格也变得开朗,经常在家里写字、画画,也能承担一些家务,如做饭、洗衣服等。
“我和所有从事救助工作的同事一样,以帮助更多的困难人员为目标,帮助他们脱困,让他们能与家人团圆。”李志强坚定地说。
目前,江门市共有救助管理站6家,分别为江门市救助管理站、新会区救助管理站、鹤山市救助管理站、台山市救助管理站、开平市救助管理站和恩平市救助管理站。像李志强一样,在一线从事救助工作的工作人员有81名。据统计,近三年,江门市6家救助站共救助的困难群众11869人次,成功为690名困难群众寻亲。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叶田)新会“黄金十条”有了升级版。日前,《新会区促进招商引资支持经济转型发展办法(2018年修订版)》发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