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组合作 提升学生素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切合新的教学形势的一种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育人中,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新会区大泽中学郑银珍
数学科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的科目,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对学生的信心、责任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是一种学习形式上的改变,更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小组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利用小组交流平台
提升学生自信心
小组合作,不但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在心理、思维、品格等方面的成长,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强大的教育与教学功能。在教学中,总发现一个怪现状,大部分学生越到高年级,越不喜欢回答问题,更难有自主意见的提问,老师讲得越多,学生越是不出声,出现这种怪象,除了有性格上的原因,更是因为学生缺乏信心。如果把面对全班同学改成面对小组的几个成员,学生的思想负担则会轻松多了,讨论交流的机会也更多,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我们班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依据学习基础,每组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形成小组学习“121”模式,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每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舞台,在小组中展示自我,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
强化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当代的学生中绝大数是独生子女,缺乏团结协作等精神,适应能力较差,对学生未来适应社会产生不利影响。而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课堂上,我以每一个小组为学习单位,评价学生优秀与否,不是看某一个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是否积极发言。而是看整个学习小组的知识有否过关,整个学习小组有没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每一堂课都评选一到两个星级小组,每一周表彰获“星”最多的小组。由于评价体制的变化,学生的思想也随之从狭隘的个体意识转变成群体意识,为得到好评,成绩好的学生会主动帮助组员,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也不想拖小组的后腿,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大家在相互帮助中迸发思想的火花,重新估量自己的价值,激发学习热情。
实行组长轮换制度
加强学生组织能力
带好一个学习小组,小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于每一个小组长,我都充分支持和信任,在学习上、纪律上,小组长都是整个小组的领头羊。为了提高小组长的积极性,我除了对他们进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外,还进行知识的前置,在上新课前让小组长的基础知识过关,这样,可以让小组长在组员面前保持知识上的成就感,也让小组长感受到老师重视的荣誉感,从而形成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能当上小组长为荣的氛围。另外,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学习动力,在班中进行组长轮换制度,通过小组长的培养与轮换,学生组织能力明显增强。把班级分成小集体管理,每一个小组管好了,整个班集体就更好了,每一个小组长的能力提高了,班集体的能人就更多了。
通过小组探索讨论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会在新知识生成的地方,把知识设计成小组讨论的题目,然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索讨论,并且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在组内发言,这样做,表面上比传统中直接给出答案要费时,但其效果有天渊之别。在小组的互相探索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各方面的质疑,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会产生深入研究的需要,那么,在长久的小组合作中,小组成员会养成深入探究知识的学习习惯。学生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他表达想法的能力也会提高,学生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都会相应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切合新的教学形势的一种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育人中,都有着极大的作用,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也只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服务。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成人成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
新闻推荐
广东省红十字水上救援江门大队队员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讲解防溺水知识,并现场演示怎样施救落水人员。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