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地名管理办法》6月起实施 设置“江门侨乡历史地名保护”一章留住侨乡地名留住乡愁
江门一些老街和地名饱含着华侨的记忆。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建广
日前,出生于马来西亚、定居新加坡的70多岁的江门籍华侨陈老先生到江门市蓬江区寻亲。然而,因为这一带曾拆迁重建,即使有门牌号,也找不到对应的居民楼了。所幸,后来在当地派出所、居委会等帮助下,他终于找到在国内居住的亲人。
近年来,像陈老先生一样,从海外回到江门寻亲的华侨不少。记者了解到,在江门市政府常务会议日前审议并原则通过、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江门市地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专门设置了“江门侨乡历史地名保护”一章,侨乡历史地名保护将让海外侨胞在江门有一个“留得住乡愁”的地方。
江门33墟街记载华侨奋斗史
在江门市蓬江区的老城区,隐藏着一个宁静的旧墟,当年一条从江边通往圩顶街的石级数为33级,人们习惯称它为“33墟街”。这里不仅仅是个地名,更是江门籍华侨奋斗史的记载。
黄慧萍婆婆是“33墟街”江兴里的老住户。她的家是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青砖大屋,大屋是她的父亲在1934年建造而成。黄婆婆的父亲是江门籍的新西兰华侨,当年,他在海外省吃俭用多年才存够了建房子的钱。在“33墟街”,像黄婆婆的祖屋一样,不少大屋是由当年的海外侨胞回乡兴建。每一间大屋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江门华侨在异乡奋斗的故事。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在江兴里,仅剩十多间这样的青砖大屋。
记者了解到,在江门启动的“33墟街”建设中,江兴里被纳入规划当中。黄婆婆希望,在“33墟街”建设中,那些见证华侨历史的青砖大屋能被保留,“让后人知道华侨当年的历史,记住他们,也能让海外的乡亲回来时,能找到他们祖辈留下的东西。”
地名消失导致寻亲难
“江门是著名的侨乡,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超过400万人,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江门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科科长房江骅说,“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些侨胞在江门修建祖屋,捐建学校、医院、桥梁等,留下了大量的华侨建筑,也留下丰富的历史地名。很多地名也因此和华侨有了关联,具有浓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也是现在和未来侨胞寻根问祖的寄托。”
“随着城市乡村的发展,很多地方改造、新建、拆迁,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地名消失了。”房江骅说,“旧的地名消失后,如果没有记载,侨胞回来寻根,就很难找到地方。”
专设一章保护侨乡历史地名
江门拥有大量的华侨建筑,随之产生了很多侨乡特色的历史地名。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历史地名?
记者从江门市民政局了解到,在江门市政府常务会议日前审议并原则通过,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办法》中,专门设置了“江门侨乡历史地名保护”一章,将使江门市的历史地名能够得到充分保护、使用和传承。
根据《办法》,江门市将成立历史地名保护机制。机制包括列入江门侨乡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且仍在使用的地名不得更名。列入江门侨乡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但尚未使用的地名,按照地域就近优先启用,未被启用的,采取挂牌、立碑等措施加以保护。房江骅告诉记者,具体实施细则目前正在研究制定。
新闻推荐
建设写生基地探索乡村“流量变现” 礼乐街道东红村另辟蹊径发展乡村经济
江门日报讯(记者/李雨溪)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于工业基础薄弱的礼乐街道东红村来说是个挑战。直到今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