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 最大华侨义冢杂草丛生 未来将建华侨主题公园
金牛山义冢内,部分低矮的坟头快被荒草覆盖
▲黄坑海槐义冢,整洁的水泥地上还留下民众义祭的祭品
金牛山义冢外,一堆垃圾分外刺眼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谭耀广 肖浩
清明节将至,江门的各个墓园早已人声鼎沸。但有两处墓地,长眠着上千具魂断异乡、无人认领的华侨遗骸,却依旧沉寂。这便是位于的金牛山华侨义冢以及黄坑海槐华侨义冢。
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周边市民对这两大义冢所知甚少,而且由于保护设施未完善,金牛山华侨义冢周边环境较差。多年来,本地不少热心人士一直呼吁对华侨义冢加以保护,在他们的热心奔走下,金牛山义冢及黄坑海槐义冢有望申报省级文保单位,其中金牛山义冢还将建设成华侨主题纪念公园。
1. 金牛山义冢环境堪忧
根据已经去世的新会华侨义冢研究人士欧济霖的研究,江门五邑先民出洋谋生历史逾百年,当中无数人因病或意外魂断异乡。为求落叶归根,不少海外同乡会将其遗骸带回五邑,等待亲友领回。当中不少无主遗骸,则由慈善组织择地集中埋葬,由此形成华侨义冢,被誉为华侨史的“兵马俑”。
据悉,新会曾发现四处华侨义冢,共2500多穴,但目前保存较为完整且地址确认的,仅余金牛山及黄坑海槐两处。
日前,记者来到新会区圭峰会城街道的金沙路、尚景路、紫华路一带寻找金牛山义冢。在金沙路附近,记者看到马路一侧是新楼盘、居民区和商铺,另一侧却是大片存放木材的露天木厂、用铁皮搭起的修车洗车店以及几辆随意停放的汽车,却丝毫不见义冢身影。在一位环卫工人的指点下,记者发现,被汽车挡住的围栏上,挂着一块牌子:“华侨义冢周边严禁倒垃圾……”而就在牌子旁边不到5米处,大片废渣土垃圾堆格外刺眼。
记者拉开被铁链捆住的大门入内,看到了文保单位的界碑,才确认这就是金牛山华侨义冢。沿着几级石阶往上走,数个土坡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半圆形坟头。根据介绍,金牛山义冢是民国时期由仁安医院建设,现清理出1373穴坟头,是新会现存最大的义冢群。葬在这里的先人以女性居多,除了祖籍新会等五邑地区外,还有一些来自肇庆及湖南、广西等地。由于无人认领,大部分先人的真实姓名无人得知,墓碑上也只能用“亚好姑”“双喜”这样的称呼标注。
据了解,每年清明,新会当地都有人前来金牛山进行公祭,但其他时间都无人打理,任由杂草蔓延,部分较矮的坟头已被野草覆盖,显得十分荒凉。
2. 企业自发维护海槐义冢
相比之下,黄坑海槐华侨义冢的境况就好得多。记者了解到,该处义冢于1992年被发现,2000年,新会二轻机械厂在旁边建厂。“华侨义冢埋在后山,上山的路很陡很难走。”新会二轻机械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巢锦华回忆。当年新会二轻机械厂出资3万元添置了上山的水泥阶梯和华侨义冢周边的排水渠,并加上了铁门。
记者前往新会二轻机械厂采访,在征得该厂领导同意后,记者终于在门卫引导下得见义冢。门卫表示,自从该厂搬来这里后,义冢都是由厂里自发维护,平日铁门加锁,防止外人入内破坏。
在半山腰一处水泥平台上,380多座墓碑有序排列,周边竹林环绕,地面整洁,还摆着一些祭品。文物界碑显示,该义冢葬于清光绪19年,由民间慈善机构仁育堂建设,安葬的均为五邑本地先人,且男性居多。
3. 建公园 申文保同步推进
作为承载百年华侨历史的重要载体,华侨义冢的历史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不少热心人士呼吁必须对其加强保护、充分利用。
江门市人大代表傅健就曾提出《关于华侨义冢申报省和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建议》,建议将金牛山、黄坑海槐等义冢捆绑,以江门市华侨义冢之名,申报为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华侨义冢申报省和国家文保单位,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华侨义冢的重要意义。”
记者从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部门获悉,《新会区金牛山华侨义冢规划方案设计》已获江门市规划局批准,下一步将争取各级支持,建设成为集多种功能的华侨主题纪念公园。同时,金牛山华侨义冢正在申报第九批省级文保单位,江门市将加大与省文物局的沟通力度。
本版制图潘刚
新闻推荐
江门市开展悬挂光荣牌工作 营造尊重退役军人、尊崇军人职业氛围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华炽)昨日上午,蒙蒙细雨下,江门市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仪式暨蓬江区悬挂光荣牌仪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