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证合一”到“开办企业1天实现”,江门商改持续深化 朝“国际最好最优最先进”迈进

江门日报 2019-03-27 11:46

“"1天开办"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不仅节约时间,也减少了跑腿。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能清楚地知道办理流程,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都会耐心地解释,省时省心省力。”昨日,在完成了商事登记、刻公章、银行便捷开户以及税务业务后,仅仅用了2小时41分,江门市东启家具有限公司员工余美欣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并不断点赞。而这一切得益于昨日正式启动的“江门市开办企业1天办结示范点”工作。

今年,按照市委书记林应武“对标国际最好最优最先进标准”的要求,聚焦薄弱环节,以企业群众办事体验为标准,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自我加压,分别在市级、蓬江区开平市设立“开办企业1天办结示范点”,进一步压缩各环节办理时限,实现服务效率再提升。从“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工作深入推进,到“开办企业1天实现”,江门正向“国际最好最优最先进”目标不断迈进。

文/江门日报记者陈敏锐

力争年底前全市实现1天开办企业

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是江门市近年来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的重点工作之一,而优化开办企业流程更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记者了解到,一般性经营企业开办须通过商事登记、刻章、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等四个必要环节后,才能进入市场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随着“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开办企业流程持续优化工作的不断推进,目前在江门开办企业的流程和环节已从原来5个程序7个环节压减至4个程序5个环节,企业开办时间也从13.9天压缩至3.39天,2018年共为1.4万家新开办企业带来便利,开办企业便利度位列全省第五,为企业营造了更优的营商环境。

为了对标“国际最好最优最先进标准”,江门市“再次出击”,印发《开办企业压缩至一个工作日示范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根据《方案》,今年3月底前,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蓬江区法人一门式、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将被打造为“开办企业1天办结示范点”;6月底前,各市(区)开办企业时间统一压缩至3天内,上线商事主体全程电子化智能化登记审批系统并全面推广应用;12月底前,各市(区)开办企业时间原则上压缩至1天内。

而昨日下午,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蓬江区法人一门式、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等3个“开办企业1天办结示范点”正式启动,率先进入企业开办1天办结时代。申请人完成新商事主体设立登记后,可同时办理印章刻制、预约银行开户、税务涉税事项等事宜。减流程,申请一次受理;减材料,资料一次采集;减成本,线上一网通办;减时间,全程一日办结等“四减”特色更是让企业赞不绝口。

除了可在线下申请开办企业外,江门还力推商事登记全程网上办的“零见面”服务模式。去年9月,江门获批成为开展“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试点城市,截至目前各项相关配套工作均在有序开展。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共办理无纸化业务7697宗,为企业开办申请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今年这一模式继续优化,到今年6月底前,江门市将对标最“短”企业开办时间,开发江门市商事主体全程电子化智能化登记审批系统,让申请人可足不出户,直接在网上完成企业商事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和领取发票申请,真正实现商事登记“免预约”“零见面”“全天候”“无纸化”“秒批”办理。

同时,还将深化银政直通车服务,率先实施通过银行智慧柜员机办理企业登记自主申报,推行“智慧柜员机自主申报+智能审批+自助打印”办理模式,有效突破传统银政直通车服务仍需报送市场监管部门审批的瓶颈,实现企业登记、银行开户一站式办理。

江门的答卷成为商改范本

实际上,江门商事制度改革一直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第一个便是“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而商事制度改革,本质上是一种体制机制改革。

回望过去,江门商改成绩单着实亮眼。在“走在前列”的全省统考中,江门的答卷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异常耀眼,完全能成为商改的范本!

继2016年8月在全国率先实施“九证合一”改革,2017年2月,江门再度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十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五证整合”改革,结合江门市实际聚焦整合外资外贸领域证照,构建完整的市场准入链条,“多证合一”改革持续领跑全国,并给全国及其他地区推广“多证合一”提供可复制样本。

2016年8月,江门市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市县两级通用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构建起“一个系统全市通用、一套制度规范落实、一个结果联合惩戒、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的现代化市场监管模式,做法全国领先。

2017年5月,江门市获批为全省第二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城市,并成为珠三角地区唯一改革试点地级市,是全国率先实施改革的地级市。

去年6月起,江门全面实行“二十八证合一”改革,共发出“多证合一”营业执照超36.5万个,开办企业全流程时间从13.9天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商事登记实现“同城通办、境外可办、网上能办”,共办结“同城通办”业务8.8万多宗,发出“离岸受理”营业执照50张,办理全程电子化业务1.2万宗。

“二十八证合一”简化审批程序,“证照分离”落实事后监管,江门的市场准入准营便利营商格局逐步形成,市场活力被充分激发。据统计,去年全市新发展市场主体19.29万户,同比增长200.2%,增幅居全省首位;总量达47.5万,跃居全省第六位。

立足侨乡优势,江门还不断提升外商投资的便利度。继“银政直通车”后,江门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激励授权,成为全省唯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的地区。

聚焦当前,江门正不懈努力,通过商事制度改革等方式,谋求更大的发展。

“一个窗口、一套资料,2个小时可拿到营业执照”的“1天开办企业”正是江门市近年来不断深化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又一重要体现。

江门正不断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未来,江门商事制度改革也将继续奋力前行!

相关新闻

江门市3个“开办企业1天办结示范点”启动

今年内实现全市全覆盖

昨日,“江门市开办企业1天办结示范点”启动仪式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蓬江区法人一门式、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同时举行。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副市长蔡德威为企业现场颁发营业执照与公章。

一般性经营企业开办须通过商事登记、刻章、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等四个必要环节后,才能进入市场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本次在市级、蓬江区、开平市设立“开办企业1天办结示范点”,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打通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信息系统之间的共享通道,优化审批流程,业务同步办理,将开办企业涉及的商事登记、银行预约开户、印章刻制和申领发票各环节业务整合到综合窗口统一受理,进一步压缩了各环节办理时限,实现服务效率再提升。

蔡德威表示,近年来,江门不断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模式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本次启动“开办企业1天办结示范点”,通过减流程、减材料、减成本、减时间等“四减”,让开办企业更便利、更快捷。根据计划,今年6月底前,江门将上线商事主体全程电子化智能化登记审批系统,并全面推广应用;12月底前,全市开办企业时间原则上将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

(陈敏锐)

新闻推荐

全市专武干部集训

江门日报讯(记者/谌磊通讯员/卓琳)为进一步提高江门市专职武装干部的业务能力,根据年度工作安排,江门军分区于近日组织了201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