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乡间的“交响民乐”

江门日报 2019-03-24 21:47

徐贵照

20世纪50年代以前,几乎每到东方泛白,朝阳初升,沉静一夜的五邑乡间村落便渐渐地喧闹起来,叫卖声、各种吆喝声四起,犹似跟随乡民生产生活需求、节奏而起的“交响民乐”,经久不息地响彻四方。

第一乐章,庞大的管弦乐组一齐演奏,由弱到强——卖猪牛肉的把盛满鲜肉的箩筐在固定地点撂下,跟着“呜呜”地吹响螺号招揽顾客;肩挑着数十板豆腐的小贩呼叫“有豆腐卖!”卖早餐的,或在巷里行走或停在地塘一旁不停叫唤“热辣辣的豆腐角糍!足料猪肠粉!”……各行各业手工艺者也同时登场:东边叫喊“修耙修锄铧!”西边呼唤“修家具!箍桶箍镬盖!”巷头响起“补镬!”“阉鸡!”“打磨!”巷尾叫着“修洋遮!整女人镜妆!”“刨铰剪刨刀!”“染衫染线!”横巷不时传出“铃铃”声后又叫唤“收买猪骨鸡毛鹅毛!鸭毛鹅毛换火柴!”听到叫唤声,家家户户大人们纷纷走出门来,按自家需求,或买东西或交代所需要的服务……

第二乐章,敲击乐组发音,铿锵有力——在村里的灯寮,一片热气腾腾。左边是铁匠邹师傅和徒弟在熊熊炉火旁“叮叮当当”修理铁器。邹师傅拿着小锤击在哪儿,徒弟就抡起大锤击在哪儿,这就是通常所说“师傅打哪徒弟就打哪”。右边是木匠周师傅起劲地劈、锯、凿、钻、刨几轮工艺出齐,为潮伯家抢修濑粉槽(制作濑粉的器具)。

第三乐章,锣鼓钹雷鸣,精彩武艺上演——旭日渐升,常有武档在村里地塘或球场一角开档。那里,竖起武档牌旗,摆设着各式武术器具,武档师徒不停敲锣击鼓,乡民从四面八方涌来围拢观看。武档师徒时而声色皆备地起劲表演武艺,时而推销跌打丸药;围观乡民不断鼓掌喝彩,有的掏钱买药,还有的向师傅求医奇难杂症,场面热闹非常。

第四乐章,琴声悠扬,木鱼唱响——在村里较宽的巷道一旁,常有“盲公”为个别乡民算命占卦后,又应一伙乡民要求进行木鱼弹唱。乐韵虽单调,阿公阿叔、阿婆阿婶却觉得娓娓动听,津津乐道。木鱼唱罢,听者纷纷乐于给“盲公”赠上一升、半升大白米。通常所说的“哪有想听木鱼又不愿意量米之理?!”就是来源于此。

少年时,我曾听过发生在我们家乡横屋村的两个真实故事:

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个中秋节前,村里阿潮伯家附近五六户人制作濑粉的濑粉槽坏了,不能使用,幸得邻村木匠周师傅上村来服务,在农历八月十四日帮助抢修好了。他们非常高兴,除了付给周师傅报酬外,还在制出濑粉后,首先派人送几斤濑粉到周师傅家去表示酬谢。

另一个故事也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天,恩平著名民间老艺人梁海山武档在村里地塘开档时,村里一妇人携着右脚患无名肿毒的女儿向梁师傅求医。梁师傅见该女子脚患严重,若不及时治愈势必成为残废,于是乐于帮助医治,连续数日暂宿于村中祠堂,每天都为她上药治疗。经梁师傅精心医治,女子脚患明显好转,很快康复,妇人非常感动,但她寡妇带女,家贫如洗,不知如何报答梁师傅。正在为难之际,梁师傅体察她的家境,理解她的心思,生发怜悯之情,毅然表示免费为她女儿医治。妇人含着激动的热泪对梁师傅说:“梁师傅您是我们的大恩人,可我拿不出钱报答。请问您家人是否喜欢吃番薯?我们挖有两三担,若喜欢吃,我挑一两担送到你家去好吗?”梁师傅为了顺妇人的心思和好意,欣然表示接受,但声明只要三几十斤,并自己肩挑回去……此后双方结下了纯洁深厚的情谊。为维系情谊,征得梁师傅同意,妇人还让女儿认梁师傅为干爹。直到如今,双方的后人还经常来往,互相关心帮助。

回味乡间往昔经久不息的“交响民乐”及其引发的感人故事,让我深深领悟到:当今精神文明建设中倡导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群众基础的,符合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趋向,值得永恒地弘扬发展下来。

新闻推荐

恩平市华侨中学举行快闪活动 用歌声传递爱国情感

江门日报讯(记者/周晓营)“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一首悠扬的《我和我的祖国》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