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提质构筑“绿色引擎” 江门构建“水美侨乡”,初步建成具有侨乡特色的森林城市
城央绿廊今年初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居民来此休闲和锻炼。杨兴乐摄
“爱鸟周”来啦!一起到新会小鸟天堂看鸟儿翱翔,扫码看美图
鹤山大雁山的禾雀花开了,周末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赏花拍照。
杨兴乐摄
碧水长风,堤岸榕林。阳春三月,江门市高新区(江海区)城央绿廊之上人流如织。在青葱绿意掩映中,老人漫步耍拳,年轻人骑车锻炼,小朋友则在家长的陪同下追逐嬉戏……如今,这样惬意的生活场景每天都在江门上演。
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江门将城市品质提升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出台了《江门市城市品质提升行动计划》,提出要用3—5年,使城市面貌、城市品质迈上新台阶。为此,去年江门深入推进河长制构建“水美侨乡”,以产城融合为抓手加快城市提质,初步建成具有侨乡特色的森林城市。
如今,一幅水清树绿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在侨乡大地上铺展开来。随着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江门正全力构筑“绿色引擎”,践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撰文郑琦张婧媛
绿色嬗变
去年新建3个森林公园14个街心公园
龙溪湖边,错落栽种的宫粉紫荆、紫花风铃木、凤凰木、桂花纷纷抽枝发芽;滨江大道江顺大桥底,绿地边上的细叶榄仁、落羽杉、矮蒲葵日渐茁壮……近日,记者回访往年“植树点”,早些年种下的花树乔木在工作人员的细心管护下,长势良好,成为城区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7年10月,江门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此后,该市以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开展国家森林城市、森林公园、森林小镇等重点工程建设。其中,江门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工作,每年义务植树数量均超过300万株。
为提升城市品质,江门加快了建设森林公园的步伐。去年,恩平响水龙潭、开平金山两个省级森林公园通过了评审,全市共新建3个森林公园、14个街心公园;开平金鸡镇白云石、三埠镇森林公园、龙胜镇森林公园及鹤山乌石台森林公园建设按计划推进。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森林公园80个,其中包含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
以响水龙潭森林公园为例,该园从2016年开始改建,如今已成为恩平当地小有名气的休闲好去处。顺着蜿蜒的盘山路一路向上,两边的山体上分片区种满了簕杜鹃、大叶紫薇、凤凰等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走到尽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数十米高的瀑布,这便是公园的最佳观景点。“这里很美,也很安静,所以我特意过来感受山水树林的魅力。”家住恩平市区的陈小姐说。
建设更多森林小镇同样是江门打造绿色城市的重要抓手。据江门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新会区会城街道、台山市北陡镇、开平市大沙镇、鹤山市宅梧镇、恩平市横陂镇等5个镇成功入围2018年广东省森林小镇认定名单。
如今,江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进一步巩固,初步建成具有侨乡特色的森林城市。据统计,目前江门市域森林覆盖率达46.29%,城区绿化覆盖率44.88%;生态公益林扩面17万亩,完成7个市属、4个县属国有林场改革并通过省级验收。
在此基础上,未来江门有望涌现更多森林小镇。上述负责人表示,去年9月,该市共有10个小镇的《森林小镇建设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其中包括蓬江区杜阮镇、新会区睦州镇、恩平市牛江镇等。“今年,我们计划组织新会区双水镇、台山市深井、广海镇等9个镇开展森林小镇建设规划工作,力争到2020年完成29个森林小镇的建设任务。”
留住绿水
全市6条黑臭水体水质明显改善
天沙河岸,绿树成荫,花红似火,鱼儿在水中欢快畅游,市民沿河漫步,休憩闲聊,好不惬意。得益于黑臭水体整治和河长制的实施,天沙河重新泛起碧波,从市民捂鼻过到河边健步走,水质转变令人惊叹。
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将河长约谈制写入地方法规,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制,创新设立“三个清单”制度,引入科技手段探索“智慧河长”……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江门通过在立法、组织、机制、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形成了全民治河的强大合力,全市河流的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2018年,全市扎实开展“五清”专项行动、污染源治理、重点河流综合整治等工作,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修复等任务,全力推动“见行动”“见成效”。在各级、各地“河长”的努力下,水网“颜值”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12月,江门市河长制水质考核断面监测数据显示:劣Ⅴ类水体比例从38.8%下降到18.7%,达标水体比例从47.5%上升到67.3%,优良水体比例从44.6%上升到63.3%;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西江干流水质全面稳定达标;全市6条黑臭水体水质有较大改善,天沙河等5条河流公众评议满意度超过90%,达到“初见成效”阶段目标,龙溪河消除重度黑臭。
“我们将进一步抢抓时间,坚决打赢清违攻坚战,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深化"五清"专项行动,确保年底实现"五无"目标。同时,坚持把"清四乱"和"五清"专项行动有机统一起来,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河湖水环境持续改善。”江门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让五邑河更美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出台,江门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全市河湖打造成畅通的行洪通道、安全的供水河道、健康的生态廊道,两岸建设成秀美的休闲绿道、独特的文化驿道,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
与此同时,江门市将开展碧道示范建设,加强水岸连通性和可达性,打造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一体化,建设滨水慢行空间,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未来两年内,各市(区)至少建成1—2个水岸公园,共同构建“绿色江门、水美侨乡”。
产城融合
“没想到工业园区也能建设得这么漂亮”
宽阔大气的城市道路、整洁有序的背街小巷、花树掩映的景观绿化……如今,走在江门市区街头,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座城市的颜值越来越高。
过去一年,江门大力实施城市提质,全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为增强城区主干道的绿化,江门在城市主干道两侧的护栏上花了不少心思。其中,蓬江区今年就开始尝试在道路护栏上“见缝插绿”挂设花篮。在龙湾路,中间绿化带通过换种紫花风铃木,删减中层,地被选用色彩艳丽的开花灌木,打造出一条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交通枢纽道路。
目前,蓬江区对发展大道、东华路、丰乐路、港口一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绿化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为城市增添色彩。“现在道路的改造明显让环境变得更好了,特别是路边花篮的摆放让道路颜值更高了。”住在幸福新村的市民陈美芬说,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变得越来越美的城市道路,心情都会好很多。
与蓬江区相比,江门高新区此前的发展定位为工业区,长期缺乏优质的学校、商业、医院等配套。为此,该区提出打造宜业宜居的珠西现代科创产业新城,去年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交通方面,随着胜利南路延长线、五邑路扩建、广中江高速等重要交通设施的建成通车,高新区与江门核心城区的融合更加深入,并加快融入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在商业配套方面,江海广场、骏达广场、明泰商业城等一批城市生活综合体正在兴建;在人居生态环境方面,高新区不断提升生态人居环境,打造了釜山公园、龙溪湖公园、沿江城央绿廊等一批绿化工程。
蓝天白云,处处春暖花开;环湖绿道,处处欢声笑语。在龙溪湖公园,这样的惬意休闲已经成为市民的日常。“和我们想象中的大不一样。”市民王女士带着女儿在龙溪湖公园溜达后感慨道:“没想到工业园区也能建设得这么漂亮。”
加大绿化升级力度的同时,江门去年还铁腕推进主城区内化工、玻璃、制革、造纸、陶瓷等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搬迁改造。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该市完成了117家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淘汰及搬迁工作。
随着铁腕治污的力度逐渐加大,江门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好转。数据显示,2018年,该市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9.3%,改善幅度全省第二,6项污染物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PM2.5平均浓度改善幅度全省最大,这是自2013年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该指标首次优于珠三角平均水平。
高颜值城央绿廊成“网红打卡点”
“1、2、3……”市民张小姐咔嚓一下按动快门,女儿手指黄花风铃木花朵的画面就被定格下来。“我们每天都要逛城央绿廊,虽然以前也有花花草草,但改造后完全大变样,环境很棒,女儿特别喜欢!”张小姐笑道。
城央绿廊是江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重点工程,目前启动段已完成全要素的提升改造。沿着江门河,江南路绿道、步行道、跑步道、自行车道“四道”蜿蜒而上,釜山公园无障碍贯通,视线所及之处景色开阔,让市民充分感受到江门河南岸蜕变后的美。
多部门联动确保“四道贯通”
这条全长4公里的景观绿道,从开工到交付使用用时三个月,改造速度之快,离不开因地制宜的设计方式和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配合。
“因为江南路老旧,道路不能扩建,如何在确保路况畅通的同时,又实施"四道贯通",这是当时面临的一大难题。”江门江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科科长黎国江介绍,在设计这段绿廊时,相关部门曾提出将双向车道改成纯人行道,这个想法很快被推翻了。“当时我们和交警部门做了详细的测试方案,按照方案在不同时段进行了交通测试后,发现双向车道仍要保留。”
把河边改造成“四道贯通”,原来的停车带放哪?黎国江表示,设计之前,他们去了很多地方学习取经。回来后根据实地测试,多次修改设计稿,最终决定将原来靠近河边的停车带改为自行车道,商铺前通道退让两米,路边划成新的停车带。“这样一来,既保有了路边车位的数量,又能实施河边绿道改造,两全其美。”黎国江说。
除沿线“四道贯通”外,江边废置许久的五号码头被改造成了景观平台,活力路附近凸出的河岸线也摇身一变成了亲水平台。许多垂钓爱好者相约来江南路钓鱼,周边居民也能下到观景平台欣赏景色。
江门河南岸的升级改造并不止于路面景观的美化。冯先生是江南路的老居民,他介绍,原来街边有很多大排档,前来就餐的市民不少,路面环境不太理想,夜晚休息也很吵。“现在早上醒来能听到小鸟唱歌,拉开窗帘看见不少街坊在河边健步,每天的心情都很好!”
周边居民为绿廊改造出谋划策
釜山公园里,一条新铺的柏油上坡路引人注意。“这是整个公园施工改造中最难的地方。”黎国江介绍,这里原来是一座小山,河堤边无法通行,山上都是杂乱的树丛,时间长了就走出了一些上下坡小径。现在,小山靠河堤岸边的部分被削去,实现了绿廊一路贯通到演艺中心。沿着上坡路旁边的台阶上去,市民可以在观景平台驻足欣赏,整条河岸美景一目了然。“在每一层台阶边上,我们还安装了LED灯,夜晚看起十分漂亮!”黎国江说。
他还透露,周边居民也为这条绿廊的改造出谋划策。“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周边居民经常前来询问工程的计划和进度,也为我们提了不少实用的建议。”他介绍,其中有一位老奶奶曾经拉着他的手聊了四十多分钟。“我认为,改造后不仅仅是用来看的,还要是老百姓喜欢的、愿意来的,我们就是要做这样的精品工程。”
如今,这条景观绿廊的启用,让江南路面貌焕然一新。市民在这里或健走、或骑行、或散步、或垂钓,沿途欣赏两岸建筑,亲身感受江门日新月异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绿道旁安装多一些长椅和石凳,供市民来这里休闲娱乐。”黎国江说。
■相关
小鸟天堂“爱鸟周”拉开帷幕
3月15日上午,新会小鸟天堂第五届全国“爱鸟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届爱鸟周活动将持续至3月24日,期间将举行绘画、摄影、涂鸦等一系列活动。
“现在正是百鸟繁殖的季节,保护好小鸟天堂的生态资源和鸟类资源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爱鸟周"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将再次掀起爱鸟护鸟的热潮。”新会区圭峰会城党工委副书记张仲坚说。
据了解,本届爱鸟周活动以“守护百年古榕、共建千亩湿地”为主题,将通过举办亚太森博“心中的小鸟天堂”百人现场绘画活动、影像·鸟的天堂新会旅游摄影大赛作品展览、缤纷涂鸦、创意剪纸、轻黏土互动、3D折纸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普及爱护鸟类知识。
多年来,新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大小鸟天堂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建设湿地,扩大生态保护区域,取得显著成效。近期又开展河道清淤、古榕培土等工作,加强对古榕树的保护。小鸟天堂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给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鸟类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经过升级改造的小鸟天堂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鹭鸟孵化基地之一,每年从小鸟天堂孵化的鹭鸟有3万多只。
■五邑新论
全面构建江门生态核心竞争力
生态文明,千年大计。近年来,江门努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保卫蓝天”“全面"河长"”“森林城市”“全民植绿”,出实招谋大计,着力以治理水平的提升来修复、保护生态环境。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森林公园、森林小镇星罗棋布,“绿动”江门、“律动”城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生态环境,有如生命。江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既来自“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把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作为绿色发展重要支撑”的高位推动,也来自“营造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植绿护绿”的生态惠民。江门已有基础构建新时代生态安全新格局,推动形成生态城市高端形态,赋予全新的城市生命力。
生态动能,绿色战略。首先要坚定信心。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先进理念,以大格局、高标准,为江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其次是空间优化。做好海陆一体、节约集约、源头治理等超前管控规划,厚植江门“生态本底”。再次是优势转化。启动“江门绿色品牌战略”,带动资源要素整合和产业链绿色优化。激活绿色产业优势、激发绿色消费优势,存量做绿色调整、增量谋绿色优先。万亩园区要有千亿追求,重大平台凸显绿色承载。注重与大湾区城市协同、与港澳深度联动,以绿色无烟工业、资源生态环境前沿技术攻关为主导。最后,认知涵化。加强舆论引导,提升绿色素养,出台有侨乡特色的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等绿色生活行为指引,推动“求温饱”到“爱环保”的思维定势之变、内涵特质之变。
生态担当,门户未来。江门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与生态核心竞争力构建,促进全民共建共享绿色福利。期待江门全面构建生态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的美丽湾区,持续输入江门绿色新动能,体现“江海门户”应有的新高度与新力度。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詹雨鑫)
新闻推荐
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破解重大项目招商融资难题抢抓大湾区先机,争取每个市(区)今年有2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力争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