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镇大力开展小城镇建设 公益埠活化后将重现昔日繁华
75岁的梁宇扬是土生土长的公益人,他的家就在公益埠的旧骑楼里。最近,他欣喜地发现,自己生活多年的旧骑楼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大江镇大力推进的小城镇建设。
在大江镇北部的潭江边,有一个叫公益的古商埠。据说,曾经有不少台山华侨从这里飘洋过海,远赴海外谋生,当年归来的“金山伯”也大都在这里登岸荣归故里。那时候,公益埠建起了一座座美丽的侨楼,络绎不绝的“金山伯”让小小的公益埠变得繁华。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台山经济重心的转移,公益埠的美丽骑楼在历经多年风霜后变得斑驳,有的已人去楼空,年久失修。
去年,大江镇按照台山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公益商埠就是其中的一个活化改造的重点项目。如今,首期改造开展得如火如荼。日前,记者来到改造现场进行探访,古埠即将重现昔日繁华。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陈素敏
以传统工艺修复骑楼
日前,记者来到了公益埠看到,上海街和沿江路的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沿路的骑楼外立面正在进行修复,它们被粉刷得古色古香,部分路面也进行了沥青铺设。据了解,上海街改造总长1.46公里,对交通、绿化、路灯、管线、排水等进行优化,新增停车位300个。沿江路改造全长0.564公里,铺设花岗岩路面,砌筑沿河石栏杆,完善绿化、照明,改造休闲广场和周边建筑外立面。
记者了解到,去年,大江镇委镇政府提出“两园一埠一商圈”发展思路,启动公益圩活化提质项目建设。该镇将在今年继续推进古埠活化工作,统筹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
该镇聘请了专业公司编制《台山市大江镇公益圩改造规划》,计划通过“以点带线、以线覆面”,分阶段、分轻重逐步辐射全区。整个改造工作分两期开展,一期总投资2040万元,改造4个节点和3条示范街,包括越华中学节点、龙舟作坊节点、码头节点和公园节点,上海街、新上海街、沿江路、上环街(东西向)及海傍街。
罗志鹏是大江镇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自去年项目启动以来,他便与其他5人组成专项工作小组,长期驻点施工现场,督导工程建设。“整个项目的工期非常紧。春节后,工人在大年初八便开工了。目前,每天有超过100名工人在现场施工。”他表示,整个活化工程,最难的工作就是骑楼外立面的修复,很多有特色的装饰、窗花等都因年久失修破损不堪。“为了恢复其古色古香的味道,很多工序都是特意聘请工匠,用传统工艺进行修复的。”罗志鹏说道。
公益埠占地0.33平方公里,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当时,新宁铁路公司投资20多万元,建设公益铁路分局大楼、机器厂、停车场、电灯厂、码头、长堤等项目,吸引了大批华侨和外地富绅落户投资,取当时纽约建筑图式的精华,将公益街道建筑布局定为正方笔直的“井字形”,建立起大量美丽夺目的骑楼。仅在三年内,便将这里建设成为当时新宁县最大、最繁华的圩镇。
75岁的梁宇扬说:“小时候,来这里做生意、做买卖的人特别多,很是兴旺。”去年,镇委镇政府着手启动活化改造后,记忆中繁华景象好像又逐渐重现了。“特别是改造后的沿江街,干净整洁。居民群众经常去散步聊天,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老人说。
群众期待重温昔日风采
“越华中学是公益埠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经过修复清洗,主楼建筑逐带有西洋设计特色的外观将逐渐重现。中学另一侧的江边小广场即将完工,届时,市民和游客可在这里一边观赏潭江美景,还能感受百年老校的风采。”公益圩第二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达华告诉记者。
所谓万事开头难,为了推进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大江镇便开始启动前期工作。一方面,当地镇委镇政府着手搬迁过去在旧骑楼中经营的小型加工坊、工作坊,进行统一管理,杜绝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入户做工作,陆续清理了相关路段的违章建筑。“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居民擅自搭建违章建筑,既不安全也有碍美观。部分群众对工程有不理解的,工作人员便上门进行耐心的解释和沟通。”刘达华说道。根据统计,仅上海街清拆违章建筑面积便超过9000平方米。
黄女士是公益圩一家河鲜餐厅的负责人。她对改造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虽然改造期间对生意造成一定影响,但改造完成后,整条街道变美、变靓了很多。很多人特意到潭江边散步,然后到餐厅就餐,大家都赞周边环境好。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她表示,就餐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外地来的,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设置更多停车位,方便前来的市民、游客。
记者了解到,此次古埠活化工程首期设计了4个公共节点,分别为越华中学节点、码头节点、龙舟作坊节点以及小公园节点。这些节点不仅增添了古埠的美感,还将为群众和游客提供更多休闲游玩空间,提升公益埠的生活舒适度、便利度。
新闻推荐
谢先莉文/图微风轻轻吹过树梢,溪水浅吟低唱。空谷无人,正好可以独立枝头,陪那朵一见钟情的花,和她互诉衷肠。蝴蝶吻过的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