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一流湾区 科创C位出道

南方都市报 2019-02-22 06:29

空间的力量

一个被注满创新创业动能的“中国硅谷”

科技水平是决定经济总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经济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更成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纲要》提出要“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分别从源头和应用上创新。源头创新、基础创新可能见效慢,但是能量是巨大、影响是革命性的,应该给予耐心支持。而应用创新虽然大湾区早有尝试,仍需鼓励更多科研院校、实验室等的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更有效匹配和保护机制,加强互动。科技引领经济时代,源头创新和应用创新,双管齐下,更有利于提升产业水平、经济质量。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产业特色各不相同,但都是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学习对方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基于自身产业的需求和优势,进行科技变革,产业与科技共振,产生更大的动能。

随着《纲要》的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要素将进一步集聚,流动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支撑作用愈加凸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影响的不只是大湾区经济总量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不断自我创新的思考模式。

要做国际一流湾区,科创需C位出道。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一个战略定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更排在重点建设任务的首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不仅顺应了当今城市、经济、科技融合发展的客观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大湾区瞄准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开放协同更好发挥港澳元素

开放和协同是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发展的必选题。“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过去我们的创新更多是内部驱动。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大,大湾区可以发挥香港、澳门两地元素,对接国际顶尖科学资源。”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汪云兴认为,大湾区城市群“9+2”的组成,是大湾区区别于国内其他经济群的一大特点,用好两地资源意义重大。

一直以来,香港扮演着“超级联系人”角色。过去40年,香港产业和资金进入内地,带动珠三角城市经济腾飞。如今到了科技创新引领的时代,拥有国际一流院校和科研成果的香港,再次担当重任。

因此,《纲要》中第四章———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整章节释放出的信号———更好发挥香港、澳门的作用,推动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科创要素自由流动,也就是开放与协同。

看到机遇的机构早已布局,投资机构方面如“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为创业家及年轻人设立10亿港元的基金,红杉资本设立“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另外中科院香港院属研究机构建设已正式启动。内地科研资金也实现“过河”支持港澳科研项目。香港高校到内地共建高校、毕业生到珠三角九市创业的案例就更多了,典型如大疆。

载体搭建让创新硬件丰富起来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的是高水平、具竞争力的基础技术。

当前湾区拥有全球第四台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深圳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站、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四大科学装置,未来还有望启动建设同步辐射光源、未来网络、南海科学观测网等3个装置。

一个个大科学装置相继出现在大湾区,“虹吸效应”吸引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等创新要素资源的集聚,有望组成大湾区科技创新“航空母舰群”,如同“黑洞”般吸引更多创新要素到来。

“大科学装置适度集中,科研活动适度集聚,相互间加强沟通,可以释放更大的动能。”汪云兴表示,在现有基础上再科学系统布局若干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大湾区科技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支撑。

除了有硬件设施,也需要有空间载体。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粵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四大园区作为重大创新载体被写入《纲要》。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分析,四大园区各有侧重点。其中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突出港深两地在产业、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中新广州知识城则突出新加坡元素在广州发展智慧城市和知识创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借此可以把“一带一路”元素融入到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进程中;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则强调南沙自贸试验区围绕广州作为国家创新城市的优势,结合珠三角民营企业和科技资源的优势所做的探索和努力;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重视的是澳门因素。

创新载体的建设是创新的重要抓手。“四大园区各有特色,在各自领域实现制度创新,一方面可以相互借鉴与合作,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竞争,在今后大湾区的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上预留了一定的空间。”林江表示。

创新机制让要素“动”起来

如果说,上述更多是创新要素数量的增加,那么《纲要》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则聚焦创新要素间的互动,让资源有效流动起来,寻找最佳匹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释放新动能。

2017年年中,香港创业者刘颖离开香港的一家研究院,到深圳创业,随后布局到东莞松山湖,公司专注智能机器视觉设备,如今每个工作日往返于香港和内地,单程2小时。不久的将来,这个车程有可能进一步缩短。《纲要》研究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

越来越便利的条件,确实让不少在香港、澳门的专业人士,主动到珠三角九市寻找发展的机会,典型的代表有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他在东莞建立了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孵化了一批机器人领域的企业。

“我们不少教授跃跃欲试,因为过去制度上有不方便,有想法但是落地比较难。如今李泽湘已进来,内地科研经费‘过河’支持香港项目,我相信会有很多人会过来。”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陈国华此前参加东莞座谈会时表示,便利条件让他也在考虑项目落地。

从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的便利化,再到探索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纲要》在优化区域创新中是要动真格。“仅仅提出实现区域创新目标是不够的,还要为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而相关的环境的营造,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也是我最关注的内容。”林江表示。

在优化区域创新环节,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也占用了一节。林江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要通过区域融合与合作推动国际科技创新,是打造中国版的“硅谷”,自然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果在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再加以提升,将有可能推动我国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领域再上一个新台阶。

大湾区要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蓝图已经绘好,后续需一步步落实,更丰富的科研合作模式、更多的科研合作载体建设、更大的科研合作自主权、更精准的高层次人才招引、更健全的科研项目信息库等将会出现,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发挥科技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有理由相信,2035年,大湾区将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看《纲要》

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研究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

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布局建设。

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粵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

建立大湾区知识产权信息交换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

新闻推荐

333名律师对接江门1316个村(社区)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100%全覆盖

近3年提供法律服务约7万次解读:近3年,广大村(社区)法律顾问积极主动深入基层,克服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等困难,为村(社区)组织和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