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加强深度对接合作 加速“软联通” 共建活力城市群

江门日报 2019-02-20 06:22

江门市全面深化商事改革,全力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的政策洼地。图为市行政服务中心。周华东 摄 截至去年底,江门市列入“三二一”工程的17所学校全部建成,为江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参与大湾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图为紫茶中学。 周华东 摄 2018年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期间,来自香港的团队和项目大放异彩。 周华东 摄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依托粤港澳良好合作基础,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规划纲要》还提出: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设人才高地——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鉴港澳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经验和做法,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引进人才环境,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确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要加强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更要推动机制的“软联通”。江门作为与港澳有深厚历史渊源的城市,当前正在以参与大湾区建设为引领,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与大湾区城市的深度对接合作,不断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江门居住、学习、创业、就业等配套政策,营造珠三角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良好营商环境,携手大湾区兄弟城市,合力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人才新高地

总投资约380亿元建设江门人才岛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江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筑体制强机制、建载体搭平台、优体系强培育、聚资源促合作,不断加大引才聚才育才力度,使江门人才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层次不断提升,逐步把江门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人才高地。

比如,自去年7月28日起,港澳人员到江门就业创业,已不再需要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在江门求职、就业的港澳人员,可使用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办理人社各项业务。港澳人员在江门就业的,还可以通过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平台进行就业备案和失业登记,可享受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开业指导、创业孵化等各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依法享有各项劳动保障权益。

除了更加便利的服务,江门市还出台了一系列适用于在江门创业就业港澳人员的优惠扶持政策,希望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能够吸引更多港澳同胞来江门发展。

江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1+N”新政体系,颁布实施了《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意见》以及15个配套政策,涵盖了拓宽高层次人才范围、调整创新平台资助标准、构建全球引资引智网络、创新创业团队给予100万元至1000万元资助等“干货”内容。

人才既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江门积极创新人才服务形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引入社工机构,选配专业社工作为“人才管家”,为江门市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个性化服务。江门还实施了高层次人才“绿卡”制度,为人才办理认定调动、津补贴申领、快捷政务等业务,构建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人才综合服务体系。

人才留住了,更需要为人才提供好的发展平台。目前,江门开发建设的江门人才岛,规划建设范围为蓬江区潮连岛全岛,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80亿元,先期开发投资280亿元,将被打造成为珠江西岸人才培养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平台、“一带一路”人才合作创新岛,成为立足江门、服务湾区、面向世界的国际人才云基地,成为实实在在的大湾区新的人才高地。

日前,经市委同意,今年市政府“一号文”——《关于进一步集聚新时代人才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正式发布。该政策围绕人才引进、培育、发展、评价、激励和服务等方面提出了40条“干货”。这是江门市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人才政策。

以人才集聚带动提升产业发展、打造优势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搭建人才引育服务平台……“一号文”出台落地,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为促进江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城市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商事改革

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营商环境

去年,江门市作为全省首批开通粤港澳商事登记“银政直通车”服务试点,50家港澳资企业通过离岸代办取得工商登记营业执照。这是江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的一个小特写。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初印发出台《江门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后,江门就在商事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创造出不少宝贵经验,获得全省、全国推广

2015年起,江门市成为全省唯一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的政策洼地。2016年8月在全国率先实施“九证合一”改革。2017年2月,再度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十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五证整合”改革。2017年5月,江门获批为全省“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城市,并成为珠三角地区唯一改革试点地级市。

去年,江门持续深化清单制、承诺制、委托制改革,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前期工作平均提速1—2个月。“证照分离”改革全域推进134项涉企后置审批分类改革,业务量占全省5个试点区域业务总量超八成,“多证合一”改革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实现“同城通办、境外可办、网上能办”,开办企业从13.9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全省第5。成为全国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试点市、全省首批实施社会信用联合奖惩试点。在全省率先建成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率先完成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集成服务改革,“数字政府”综合改革列入全省试点。

记者了解到,今年江门市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系统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坚持“人人皆为环境”理念,推动各职能部门联动破解企业发展和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形成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合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开展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试点工作,推行商事登记智能审批,确保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力争开办企业便利度进入全省最前列;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深化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加快基准承诺标准的编制进度,争取走在全国前列,全年承诺制管理的投资项目突破100个,力争投资5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实行承诺制。上半年基本建成全市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加快推进联合审图等配套措施。落实企业投资项目分类管理和落地便利化改革,实现开工前政府审批时间民用建筑项目不超过41个工作日、工业项目不超过45个工作日。

教育合作

江门与港澳结对姊妹学校达50对

粤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人员交流来往频繁,加强教育领域合作,十分必要,也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近年来,江门地区各学校就加强与港澳学校的合作,携手提高办学水平,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去年12月,继江门市蓬江区农林双朗小学与香港福荣街官立小学、鹤山市沙坪街道第六小学与香港乐善堂刘德学校、江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与香港匡智松岭第二校缔结姊妹学校后,江门市紫茶小学又与香港凤溪创新小学缔结成姊妹学校,并开展了交流活动。自此,江门市与港澳结对姊妹学校已达50对。

据介绍,新缔结的姊妹学校将会在教学研究、学校管理、课程研发、师生互访等方面学习互鉴,提升江港两地的教育水平。下一步,江门市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江港澳姊妹学校工作机制,在粤港澳姊妹学校框架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及师生交流活动,推进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的进一步交流合作。

在高校层面,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与港澳高校的合作更是全面开花、逐渐深入。

在相关社团和乡亲的帮助下,五邑大学与港澳联合培养、联合研究等动作频频。例如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了共建“教育部粤港联合实验”协议,协同中山大学达成与香港城市大学等3所香港高校在江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博士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意向,计划每年招收100名博士生。

近日,五邑大学与澳门管理学院签署《设施管理专业模块人才培养专项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江澳两地合力共推的公共设施管理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项目启动。据了解,此次合作采取立足专业建设的新模式,将澳门的设施管理专业以专业模块形式嵌入五邑大学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去年,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也与澳门旅游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携手共建江澳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根据合作协议,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与澳门旅游学院将发挥两地高校优势,深化江澳两地旅游教育和人才培训领域的合作及交流,以人才培训的互补促进行业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双方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旅游酒店等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行业资格标准,并在大湾区相关院校和旅游行业推广,以及探索成立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联盟,开展各种交流合作活动。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大湾区“9+2”城市群间人员流动加速,解决好孩子们的读书问题,才能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由此,增加优质学位不仅是江门持续完善社会服务的迫切需求,也是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

2018年12月,随着新会圭峰小学东校区、新会实验小学文华校区、鹤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学峻廷湾校区等3所学校的竣工验收,江门市列入“三二一”工程的17所学校已经全部建成。18亿元的大手笔投入,2.7万个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为江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参与大湾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链接

江门成为港澳青年创业创新的新热土

江门是侨务大市,400多万五邑籍乡亲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丰富独特的侨务资源是江门市深度参与全球化、对接“一带一路”的特殊纽带。一直以来,江门的发展也确实与“侨”密不可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华侨爱国爱乡,通过捐助公益、投资兴业等方式帮助家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外商企业近7000家,其中侨资企业超过4000家。

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更多的侨务资源被激活,为江门全方位深化江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去年9月底举行的2018年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上,来自香港的团队和项目大放异彩,彰显出江门在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依托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集聚区、澳葡青年创业园、珠西创谷、粤港澳大湾区海外青年创业基地以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等平台,以及设立侨创基金,江门正在为港澳青年提供技术创新、创业孵化、企业融资、创业培训等服务,让江门成为港澳青年创业创新的新热土,共享大湾区发展的机遇。

此外,江门近年来与港澳在产业、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合作务实推进,粤港澳合作电镀产业升级示范区、广东银葵医院、江澳航天农业创业创新基地等一批项目加紧建设。在金融合作方面更是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首个与澳门签订金融合作协议的地级市。

统筹:肖开刚

撰文:唐达娄丹傅雅蓉

新闻推荐

江门市认真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 近3万户企业搭上减税降费“快车”

江门日报讯(记者/赵可义通讯员/江税宣)近日,《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在江门市安臣五金配件厂财务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