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退休教授、江门市鸣生亮武学研究院创办人李日星: 我愿为武术传承发挥余热
李日星,一位守护和传承国粹的老人。退休前,他是五邑大学的教授,向莘莘学子传播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退休后,他是传统太极拳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上海到北京,从武当到山东,跑遍祖国大江南北追随名师咀嚼英华,并用自己的积蓄成立了江门市鸣生亮武学研究院,研究与推广并举,招贤授徒,传艺育人。
李日星说:“太极拳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与养生智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继承和分享,只有这样,才能薪火相传,弘扬光大,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健康!”
A开门办学,矢志传播太极文化
日前,在江门市政府大院,一位风度翩翩的长者正在向机关人员传授太极拳。只见他一边讲解拳理,一边示范动作,严谨细致,语调平和。
这位长者就是李日星。经体育局推荐,他以一个党员自愿者身份进机关大院传授吴氏太极拳。
李日星原是五邑大学教授,退休后致力于传统武术的研究与推广。为了提高太极拳修养,他不仅到黑龙江、海南跟随赵幼斌先生学拳,到北京、上海参加傅声远、傅清泉先生的培训,到山东莱州向姜竣丰请教太极推手,而且拜在著名武术家张全亮大师的门下,进一步学习吴式太极拳和梁式八卦掌,深入探讨内家拳法的精髓。
“张全亮大师提倡八卦掌与太极拳兼容兼练,刚柔并济,得两者之所长,于技击和健身更有奇效。”李日星说。
学有所成,李日星便有了北拳南播的愿望。他告诉记者,医武结合的北派吴氏太极拳和梁式八卦掌奥妙无穷,长期习练北派吴氏太极拳和梁式八卦掌是科学健身的理想途径和方法。他希望把北派吴氏太极拳和梁式八卦掌推广到岭南,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气足神完而福祉永昌。
去年2月11日,李日星用自己的积蓄成立了江门市鸣生亮武学研究院,以研究、推广“鸣生亮”武学,以传承“鸣生”拳法,倡导科学健身,弘扬国粹。
“鸣生亮”意味着什么?李日星向记者介绍,“鸣生亮”从李子鸣、王培生、张全亮三位武术大家的名字各取一字,“鸣生亮”武学代表三人在梁式八卦掌和吴氏太极拳领域所建树的武学体系。
“我作为张全亮大师的入门弟子,得恩师之所传,虽万不及一,然已感受至深,受惠良多。我从习练杨式太极拳到吴式太极拳和梁式八卦掌,博采众长,互为参照,对于内家拳的拳理拳法有了更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理解体悟,对于鸣生亮拳法的研究与推广也更有一种文化的自信。”李日星说。
近年来,李日星在著名武术家张全亮大师的指导下,发表了许多研究“鸣生亮”武学的深度文章,11篇文章发表在《中华武术》《武当》《搏击》等重要刊物上,还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十几篇,在行内颇受尊崇。
B年轻时与太极拳结缘,一练就是45年
李日星一身正气和儒雅,他的一生完美诠释了“文武双全”,直教人心生敬佩。
李日星年轻时便接触了武术。1969年,他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49师警卫连战士。体能、射击、拼刺刀、格斗等是连队的常规训练。由于时常在雪地里爬滚,不久他便得了寒腿,上下楼梯都会疼,平地走路也不利索。
“那是1973年,我退伍回乡,进入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大)中文系读书。学校体育部开设武术课。在那里,我开始习练24式太极拳,非常受益。”习练之后,李日星觉得自己的膝盖不凉了。
1980年,李日星又学习了太极拳48式。自此,他每天晨练不辍。“从武汉大学进修,湘潭大学读研,到在北京师范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只要有人打太极拳,我就不放过请教的机会。”
学习太极拳,不拜名师难得真传。李日星南下五邑大学中文系任教后,不断遍访名师。“当时,有幸得到张稿伦、黄光荣两位拳家的引荐,先后结识了杨式太极拳著名传人傅声远和赵幼斌而得以从学进阶。赵幼斌先生住深圳期间,经常在中山沙溪、古镇等地教习杨式太极拳。那时,我常常晚上驱车来往于江门中山之间。在赵幼斌大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了杨式太极拳85式、37式、28式和刀法剑术,逐步体悟到传统太极拳的真意,也感受到太极拳给自己带来健康的愉悦。”
退休后,李日星更专注于习练吴氏太极拳和梁氏八卦掌。现在,再多的词语也不能全然表达李日星对其喜爱之情。“太极拳是哲学拳。它以易理为拳理,熔铸阴阳哲学的整体性、辩证性思维,在阴阳虚实的变化中,运化气血,调节平衡,培植内功,开发技击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太极拳是智慧拳。它以上善若水的思维,化解暴力,以柔克刚,使人启智开悟;太极拳是文化拳。它把古老的哲学、中医学、经络学、养生学与武术融为一体,承载着深厚的东方智慧和传统文化;太极拳也是艺术拳。它足以开掘人体运动系统机能,使身体最大限度地展示符合自然运动规律的天人合一的体能体型,培养从容优雅的气质……”李日星滔滔不绝。
C以校园为阵地,让年轻人爱上太极文化
练拳的人最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无论春夏与秋冬,李日星总是早起晨练,成了五邑大学校园里的“太极老人”。逐渐地,校内外一些太极拳爱好者开始跟他习练太极拳。
李惠庆便是其中一位,她从大二便开始跟随李日星习练太极拳,至今已有6年。习练过程中,李惠庆在收获健康之余,还获得了人生启示。“在五邑大学上大二时,偶然发现李教授在教学楼附近的空地教学,我觉得很有趣,就跟李教授练太极拳。刚开始学习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不想浪费早上时光,锻炼身体。后来,我发现讲究平衡的太极拳,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教我平和、平衡地处理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太极拳不是老人的运动,其中蕴含的哲理值得所有年轻人去研究、学习。”
“太极是宇宙生成、万物变化的母体。它所蕴含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思维,是中华民族古老哲学的内核和东方智慧的结晶。中国历代治国安邦的谋略根植于此,中医理论源于此,太极拳的理论根据也在此。太极拳的拳理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亦即万物运行变化的法则。《易经》的阴阳哲学孕育了太极拳,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易经》哲学的了解和太极拳的习练,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培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提升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的人生境界。”李日星说。
为了让学生们更了解太极文化,传授太极拳之外,李日星任教时还开设了《太极文化修养》等全校选修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传统太极拳文化。这门课程的容量155人,每次开课都爆满,受益学生众多。
李日星还先后在五邑大学创立“传统太极拳俱乐部”(教职工)和“传统太极拳学社”(学生)。李日星说:“其实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比较感兴趣,但要有人去传承、推广,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其魅力。”
多年来,李日星先后六次招贤纳徒,目前已收有弟子60多人。他的团队在省、市各种武术大赛中获得集体项目金、银、铜牌等众多荣誉,广东省武术精英大赛的金牌得主达28人。
前一阵,“国庆假日八卦掌培训班”刚结束,李日星又马不停蹄地组织传统太极拳学社的学生集训,迎接香港五邑总会举办的“乡·港连心——侨乡武术大汇演”等各项活动。
“推广太极拳,是全民运动、科学健身的社会需要,是国家关于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和武术"六进"方针的实际行动。为此,我愿竭尽所能。”李日星说。
评价
江门市太极拳协会会长吴泽明:
李日星教授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他武艺高强,武德高尚,为弘扬武术,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五邑大学古代文学教授,他熟悉我国古代哲学经典,深谙中华武术瑰宝内家拳的拳理拳法,对鸣生拳法的研究积累了丰硕成果,在传统武术的推广上也成效显著,培养了众多人才。
李日星可谓博采众长而大器晚成,在国内外都获得过不少荣誉。同时,像李教授这样文武兼备、矢志不渝,以推广传统武术、培养年轻一代为己任的退休老人,自然是受人尊敬与爱戴的。这是他被江门市太极拳协会聘请为顾问的主要源因。我相信,他所创办的江门市鸣生亮武学研究院一定会在江门五邑侨乡武术文化建设上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文/陈倩婷
图/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朱磊磊通讯员/陈浩棋)在全国第33个“110宣传日”到来之际,珠海边检总站江门边检站的民警来到辖区的各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