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聚焦 检察公益诉讼 人大“搭台” 检察“唱戏”
昨日召开的江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首次听取审议了市检察院关于江门市检察机关全面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并予以充分肯定。
检察公益诉讼是党中央实现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对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检察院关于江门市检察机关全面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入今年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计划。
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共发现公益案件线索564件,其中已立案368件,发出检察建议324件,到期已回复236件,到期采纳234件,采纳率达99.15%。通过公益诉讼,共督促恢复被污染、破坏的耕地、林地等351.61亩,督促清理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27432.7吨,公益诉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冯玩钦表示,根据目前江门的情况,要更好地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工作,需全市行政机关积极配合,“建议检察机关积极与行政机关对接沟通,帮助行政机关提高对公益诉讼制度的认识。同时,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宣传,争取群众对公益诉讼制度的了解和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保工委主任宋强则认为,由于公益诉讼工作所需的证据标准高,收集困难,比如涉及环境生态污染严重程度的鉴定和评估问题,检察机关大多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能力,“行政机关应积极发挥在公益诉讼中的作用,提供相关依据,协助举证。检察机关也要努力向有关社会组织靠拢,建立起共享机制,助推公益诉讼工作开展”。
为进一步推动江门市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会议建议:检察机关要树立办案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理念,行政机关要认识到公益诉讼有利于倒逼行政机关依法正确履职,社会层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公益诉讼的宣传力度;建立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相衔接机制,将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纳入人大监督范围,建立健全公益诉讼案件审判机制,加强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的衔接配合;精耕细作协同发力,强化领导职责,构建协作机构,建立完善机制;全面提升办案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探索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工作,不断提高办案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郭玉表示,下一步市检察机关将继续在观念认识、机制建设、重点领域和队伍建设上发力,加强宣传和调研,不断完善,推动公益诉讼工作创新发展。
(傅雅蓉赵可义杨小燕)
新闻推荐
枢纽门户 品质之城 本报今起推出2018年交通与城市建设成果系列报道
随着广珠铁路、江湛铁路、江门大道建成通车,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加快建设,一座枢纽新城正在侨乡大地上拔地而起。江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