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层党组织实现“五好”目标,培育党员成为“五带头”党员 开平“先锋”带路夯实基层执政根基
大沙镇实施“茶乡先锋”工程带动新农村建设。开平市委组织部供图
龙胜镇组织后备干部清理水浮莲,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开平市委组织部供图
“民警村官”深入一线了解农业生产情况。
开平市委组织部供图
创新“直联+”模式与房屋征收工作结合,实现“赤坎速度”。开平市委组织部供图
每天早上,开平市塘口派出所民警、潭溪村党支部副书记冯春雄都会先回到派出所报到。如果当天没有重要任务安排,他就会到村里走走,协助村两委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有时帮忙调解邻里之间的纠纷,有时和村民聊聊家常,看看他们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冯春雄说。
试点开展“民警村官”工作,是开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在此基础上,开平市大力实施“开平先锋”工程,围绕“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主题,通过党建促脱贫攻坚、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促生态文明建设、“头雁”培育、党组织达标创优、先锋模范示范带动、特色党建品牌创建、基层基础保障、新兴领域党建扩面提质和村级干部队伍优化提升十大专项行动,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
《中共开平市委实施“开平先锋”工程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开平将通过2018—2020年三年的努力,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实现“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目标,党员成为“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党员。
●撰文郑琦
先锋示范
擦亮“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
作为“民警村官”,冯春雄是塘口镇潭溪村不少群众眼中的“贴心人”。自从到该村挂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里有什么治安问题,村民都会直接联系他。“近年来村里的治安越来越好,这都少不了冯警官的功劳。”塘口镇潭溪村党支部书记谢卓宜说。
近年来,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推进,开平不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搭建党群联系的“桥梁”,越来越多的党员发挥先锋示范作用。
以龙胜镇为例,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维护社区稳定、参与志愿服务方面作出表率。“从2014年10月开始,每逢周二,我们的驻点干部都要下乡,进村入户,深入基层,收集群众意见。在持续推行"直联"工作"一篮子"工程的基础上,打造"总有党员在身边"的金字招牌。”龙胜镇党委副书记黄巧娜说。
该镇还以桥新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为突破口,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并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全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桥新村民小组党支部共有党员23人,真正实现“党组织引领村民小组、党员带动群众”,畅通村民诉求表达通道,营造邻里互帮、村民互助的友好睦邻氛围,实现村民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成为龙胜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村与排头兵。
而在赤坎古镇,该镇全体干部通过“直联+”,开展定点接待、走访恳亲、座谈听证等活动,听取群众意见,有力地推动了赤坎古镇保护开发、征收补偿安置等方面的工作进度。同时,赤坎古镇新区的规划建设也通过“直联+”吸纳了不少群众意见。“针对赤坎镇内老年人较多的现状,第一期部分安置房内的设计将增添扶手等设施,同时在卫生间内设置椅子,方便老人洗澡,满足群众的诉求。”赤坎镇党委副书记杨雄彪说。
为了进一步擦亮“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开平将实施先锋模范示范带动专项行动,严把党员发展准入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其中,该市计划推行党员到社区报到,带动开展“党员报到、关爱送到”志愿服务。同时,探索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不断拓宽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载体和平台。
项目带动
深化基层党建“一镇一品”项目
每天下午6时,广东嘉士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党群活动中心都会迎来不少员工。有的员工选择打乒乓球,有的员工选择打台球,还有的员工会找个安静的角落读书……“这里既是党群活动中心,也是我们的职工之家。”该公司党委书记余国雄说。
在开平,如今类似嘉士利这样的党群互动载体越来越多。作为该市实施“一镇一品”党建项目的重要内容,各个镇(街)纷纷出台措施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建立党建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党群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为了推动每个镇街的党建工作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开平在各镇街中选定了15个能代表基层党建工作主要方向、涵盖领域广且推广应用性强的项目作为建设目标。这15个项目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并明确了各自的工作方向。
例如,赤坎镇推进“创新"直联+"模式,实现古镇征收"赤坎速度"”项目,发动党员干部登门入户走访,助力古镇征收开发工作;大沙镇开展“双培双带”,实施“茶乡先锋”工程,通过把党员培养成种茶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实现党建与茶乡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双赢局面……
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个镇(街)的党建品牌项目都探索了不少颇具特色的创新做法。例如,月山镇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有的干部每周轮班一日、值班日到岗一小时”,服务群众不及时、不积极的现象,出台了《月山镇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考核奖励办法》,构建“考、奖、罚”三位一体的考核制度体系,规定“正常工作日村干部要集中办公,节假日要安排全日制值班”。此举有力地解决了基层治理的难点,村(社区)纪律性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执行力明显强化。
在此基础上,开平将大力实施特色党建品牌创建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基层党建“一镇一品”项目。2018—2020年,该市计划每年组织镇(街)申报一次基层党建“一镇一品”项目,并进行考核评比,对优质项目进行总结推广,打造一批有本土特色的党建品牌。同时,按照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6个领域,分领域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党建示范点,树立行业领域党建标杆。
党建引领
促进新农村建设
沿着曲折的山路进入大沙镇,这一笼罩在朦胧细雨里的红色革命老区,恍若一片世外桃源。该镇地处天露山脉,处处云雾缭绕,漫山遍野的茶园如油画一般,将村庄点缀一新,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为破解乡村振兴难题,大沙镇以基层党建为抓手,通过打造“茶乡先锋”——培育岗坪村党员带头从事茶叶种植,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引领全镇茶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如今,该镇茶叶种植面积从以往的100亩增加到6000多亩,并带动涉茶从业人员3000多人。
大沙镇的转变,是近年来开平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通过党建引领,该市在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赤水镇位于开平市西南部,距离市区比较偏远,共有贫困户71户共251人,脱贫任务非常艰巨。近年来,赤水镇积极探索创新“党建+”扶贫模式,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目前,该镇71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增长70%,圆满完成精准脱贫任务。
通过党建引领,制定长效“造血”型项目方案,推动每个村(社区)建立产业帮扶项目,是赤水镇推动脱贫攻坚的一大“秘诀”。该镇通过积极推进2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沙洲羊路村田园综合体、松南村番薯种植基地、冲口村黄金岛旅游开发项目等帮扶项目,实现从过去的救济式帮扶到开发式帮扶的转变。
在生态文明方面,开平则涌现了不少“颜值”高、有活力的乡村。在龙胜镇,桥新村民小组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榜样力量,通过支部牵头、乡贤参与捐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如今,该村成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流水潺潺、花香四溢;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户户农家小院清新美丽……
为加强党建引领作用,接下来开平将实施党建促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探索竞争性选配驻村“第一书记”的模式,建强村级党组织这一脱贫攻坚“桥头堡”。同时,大力实施“党建引领+”系列乡村振兴工程,推广塘口镇开展“两带一包”(党组织带动群众组织、党员带动群众,百名党员包百村)助力“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工作经验;实施党建促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让侨乡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数读
◎新建镇(街)党校15个
2018年,全市新建镇(街)党校15个,新增党建专项经费1000万元。高标准建成269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完成48个不达标村级办公和活动场所整改,实现100%达标。按照每个镇(街)不少于5名的标准,选优配强镇(街)组织员队伍。
◎新成立“两新”党组织11个
今年,开平市实施“红色引擎”党建工程,进一步推动“两新”党组织“扩面提质”。今年共新成立“两新”党组织11个,发展两新组织党员86名,两新组织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党组织覆盖率进一步提升。
◎投入200万打造特色党员教育“精品线路”
投入200多万元,对万隆客栈革命纪念馆、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谢创故居等党员教育基地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具有开平特色的党员教育“精品线路”。
一线实践
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
一条乡村的
高质量发展之路
走进塘口镇强亚村,自力村碉楼群、圣母庙、驸马方公祠、油菜花景观和广陵水乡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让人叹为观止。
塘口镇强亚村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华侨、港澳台同胞4万多人,分布在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下辖庙边村、岐岭村、祖宅村、自力村等7个自然村。今年,该村被列为开平市美丽乡村示范点(片),新农村规划总面积达到313公顷。
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的堡垒作用、农村党员的带头作用以及党员干部的帮带作用,强亚村通过争取上级奖补资金、村民筹资等,拟对辖区内7条自然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建设,包括村道及潮人径改造,村巷、村场、村塘的改造,村容村貌及绿化景观的整治,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建筑外立面翻新等工程。
其中,庙边村建立了村民小组党支部,并通过党建引领,结合乡贤理事会发挥“1+1大于2”作用,发动乡贤捐款,为建设美丽新农村争取更多资金。近两年来,该村先后新建村场、修建塘基及栏杆,新建公共厕所以及修建文化楼等,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环境更卫生整洁了,公共场地更多了。庙边村村民方锐强说,“村里安装了路灯后,我们出入灯火通明,安全又方便。”
在升级改造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庙边村还注重保护村里的文化财产。在庙边村内,保存有不少碉楼、居庐,还有一座有700多年历史的圣母庙和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驸马方公祠。目前,庙边村已投入了112万元,修复圣母庙、新建文化室,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为村民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公共活动空间,维系村民感情。
驸马方公祠是一座广府式古祠堂,因年久失修,驸马方公祠的外观稍显破败。庙边村村民小组长方松亮透露,村里已经委托了专业公司制定详细的修缮方案,预计工程造价达300多万元,“我们已经得到了不少华侨的资金支持,修葺完毕的公祠将成为开平碉楼旅游的一大看点”。
强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焯健表示,强亚村将紧抓打造开平市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为发展乡村旅游蓄势。接下来,该村将重点发展以碉楼与村落为主要元素的乡村游,充分利用农田,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产业;活化利用村内建筑,打造特色民宿,发展体验式旅游项目,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改变村民以打工、耕种为主的单一谋生方式。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梁佳欣通讯员/龚伟强)为深刻吸取河北省张家口市“11·28”重大燃爆事故等近期省内外事故教训,持续深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