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旻: 力争到2020年新建15个湿地公园
江门市已基本实现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让更多市民共享绿色成果。
江门市林业和园林局供图
“我们将全面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贯彻落实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工作,努力把森林城市打造成展示江门城乡绿化美化综合成效的重要窗口。”近日,江门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旻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市林业和园林局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接下来进一步推动国家森林城市、森林小镇和区域生态廊道等十大重点工程建设,为推动江门加快全面开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郑琦
通讯员高华峰
建设示范城市
对主城区绿化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南方日报:当前,江门正在努力建设成为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示范城市,结合工作实际,林业和园林局下一步将如何助力示范城市的建设?
陈旻: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是不断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为此,我们将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全面实施“创森”总体规划中远期建设和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任务,助推珠三角在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上实现率先突破;继续推进森林小镇建设,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向乡村延伸发展,努力把森林城市打造成展示江门城乡绿化美化综合成效的重要窗口。
另一方面,我们还将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林业计划,加强林业资源和项目投资整合,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同时,积极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产品供给体系,使国有林场成为木材战略储备地,提升林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培育森林休闲游憩康养新业态。
为确保江门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我们将加强征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管理,优先保障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及5大万亩园区、“交通大会战”建设项目需要,推进征占用林地项目审批全程提速。同时,加快沿海防护林建设,加强镇海湾红树林等湿地的恢复与保护,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绿色优美的生态环境。
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我们将对主城区绿化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通过三到五年全面提升江门城市品质。依托江门自然山体、湿地、森林和水体,继续加快各级各类公园建设,加快小鸟天堂、孔雀湖、镇海湾红树林等三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步伐。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绿地率从42.12%增至42.5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7.82平方米至18.50平方米。
提升绿化水平
190多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南方日报:江门市委提出,要坚决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让江门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优美。围绕“地更绿”这一目标,如何开展相关工作?今年在绿化提升方面有哪些重点计划?
陈旻:去年10月,江门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经过五年的努力,江门市域森林覆盖率达46.29%,城区绿化覆盖率44.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82平方米,初步建成具有侨乡特色的森林城市。
在此基础上,今年江门开展了新一轮绿化江门大行动,计划营造森林碳汇林1.51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3公里、建设88条乡村绿化美化点、完成森林抚育20.49万亩,目前已全部完成。
今年,我们还发动全社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目前,已有190多万人次参加,植树480多万株。目前江门市已完成造林3.74万亩,超额完成2018年省下达江门造林总任务3.72万亩的任务。
在城市绿化品质提升工作方面,我们结合公园城市建设,以江门自然山体、湿地、森林和水体为依托,建设和改造一批公园、一批景观路;依托城市高速出入口,提升高速出入口的绿化景观;通过城区绿化补种、换种完善提升城市绿化景观……今年,我们已重点对蓬江区万达广场—华侨广场、东湖公园、江门河一河两岸、江门大道、龙湾高速出入口、中心园林区等区域进行景观提升。
深化森林城市建设
全市新建3个森林公园
南方日报:江门正在推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请问目前全市深化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陈旻:今年以来,江门全市共新建、改造林荫停车位950个;通过封育管理、补种套种等方式,营造涵养水源功能强的乡土阔叶树种混交林,目前已完成3.9万亩;完成道路绿化99.3公里、森林绿道13.7公里、步行径411.5公里的建设任务;完成森林经营封山育林3.14万亩。7月,江门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率先通过省级验收。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相关项目的建设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中。新会区圭峰管委会(会城街道)、台山市北陡、开平市大沙和金鸡、鹤山市宅梧以及恩平市横陂6镇(街)已于8月中旬向省林业厅递交了森林小镇申报材料,其中新会区圭峰管委会(会城街道)、台山市北陡、开平市大沙、鹤山市宅梧以及恩平市横陂5个镇(街)于10月被成功获批为“广东省森林小镇”;新建湿地公园3个、湿地保护小区8个、森林公园3个,建设街心公园14个,新建自然生态文化教育场所20个;完成带状森林195亩、沿海纵深防护林带6750亩、绿道网完善提升39.3公里的建设任务等。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按照《江门市实施<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2016-2025年)>工作方案》,推进国家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绿色生态水网和区域生态廊道、森林进城围城、森林康养基地、沿海防护林以及自然教育基地、智慧森林城市等十大重点工程建设。
加快公园城市建设
全市已建成952个村居公园
南方日报:目前江门公园城市建设有哪些主要进展?下一步有哪些计划?
陈旻:今年以来,江门各级公园城市建设顺利推进。在龙头公园建设方面,圭峰山公园完成李翔书舍、白沙读书处主体工程建设;大雁山公园完成“山言茶语”和“雁鸣谷”小运动公园景点升级改造;白水带公园升级改造10座公厕,已完成大华山景观带升级工程,启动白水带体育公园及白水带桃花园景区规划设计工作,其它公园建设按进度推进。
森林公园建设方面,江门已完成多个省级森林公园的建设总规编制工作,镇街公园正持续推进建设。湿地公园方面,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5月已完成边界范围的界定和实地勘察;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已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初步编制,现正细化方案;开平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已完成可控性详细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会议评审;广东鹤山古劳水乡省级湿地公园已获省政府同意建立。
此外,城市综合性及特色田园风光公园、在公园标识标志完善等各项工作按计划开展。目前,全市已建成952个村居公园,其中,今年已完成128个村居公园建设任务,另有14个按计划推进。
下一步,江门将对标提质,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公园建设,结合今年城市提质工作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9个新公园的任务,依法依规用足用好省、市的各类专项奖补资金,助推项目顺利开展。
助力乡村振兴
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
南方日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林业和园林工作密切相连。请问市林业和园林局如何积极作为,助力乡村振兴?
陈旻:林业工作重点在农村,乡村是林业的主战场。我们将统筹山水林田湖海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实施兴林富民行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具体而言,我们首先将不断提升现有的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设碳汇林3.6万亩,改造林分4.9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256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6.84%,建设森林小镇29个。
其次,我们将加大公园城市建设力度,加快新会小鸟天堂、镇海湾红树林、开平孔雀湖等湿地公园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镇(街)公园、村(居)公园全覆盖,新建成15个湿地公园。
最后,我们将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持续推进生态景观林带、乡村绿化美化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及园林下乡工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产品,提升一批林业企业品牌、精炼一批林业产品品牌;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国有林场转型升级,鼓励发展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林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菅主体。
新闻推荐
江门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 对标“五最”打造全面深化改革示范标杆
12月14日上午,江门召开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