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读者 冯活源 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上世纪90年代,冯活源与刚出生的外孙合影。 受访者供图
我叫冯活源,我们村——水口镇龙腾村坐落于开平市潭江支流的西溪河畔。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村子发生了变化。村子里,新楼房一幢接一幢地建起来,如雨后春笋。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作者冯活源
整理梁佳欣
我们村——水口镇龙腾村坐落于开平市潭江支流的西溪河畔,周围是平畴沃野,没有一座山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亲们以种植水稻为生,终年劳累,也挣不了几个钱。那时候,不仅肚子吃不饱,连煮饭的柴草也缺,令人头疼。早晚两造收割后,生产队分配的稻草只够烧四五个月,每年都有一半日子缺乏燃料。
为了割草,每年农历四五月和七八月,村里的青壮年都会趁着农闲,去远离村庄20多公里的皂幕山安营扎寨,餐风宿露。年纪大的老爷爷、老婆婆,则在村前村后或田基、菜园边铲草,晒干后作为燃料。那时的田基、围堤终年光秃秃的,连耕牛见了也发出“哞哞”的叹息声。
后来,皂幕山的草也被割光了,青壮年们就到毗邻的鹤山县(现鹤山市)址山镇割草。半夜摸黑上路,晚上披星戴月回家。为了柴草,村民们都把时光消磨在了山上。一年之中,仅仅为了柴、米两字,就够大伙儿累了。贫困一直伴随着我们。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村子发生了变化。乡亲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经商当老板,有的成了种菜专业户。村子里,新楼房一幢接一幢地建起来,如雨后春笋。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休假回家乡,一踏上那条乡道,远远就瞧见村里冒出的缕缕炊烟。近几年回家,我却发现村里的炊烟越来越少。去年,袅袅上升的炊烟竟消失了。我向乡亲们打听,才知道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液化石油气。这真是令人意料不到的变化!
月前,我回到村里,挨家逐户看了看,确实,全村40多户人家都用上了液化石油气。乡亲们告诉我,现在,再也不用半夜三更上山割草,可以舒心舒意地边煮饭边看电视。村里的六叔说:“如今用上了石油气,稻草都回田沤肥料,改良了土壤,水稻的产量"芝麻开花节节高",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我这个八十岁的老人,想起那些年跨县过镇去割草的情景,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新闻推荐
在第六届江门市农业博览会上,中共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左二)邀请市民共同品尝鹤山红茶。南方农村报讯“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