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伶仃洋的创业梦
罗伟特与梁立锋正将菜苗植入气雾栽培的棚架里,新系统建成那天恰逢港珠澳大桥开通,他们兴奋地在棚架写下字样为之纪念。
和以前一样,三人各有分工。由于如今谭慧敏已有身孕,罗伟特前来帮忙给鱼称重量。
不同剂量的鱼池水培育出的菜苗。
谭慧敏正对鱼池水进行每日例行检测。
去年的强台风“天鸽”和今年的台风“山竹”给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带来严重的影响,许多蔬菜大棚未能修复。
当巴士经过“中国结”塔桥时,罗伟特和谭慧敏兴奋地拿起相机拍照。
数辆巴士穿行过港珠澳大桥的风帆塔桥处。
上午9点半左右,三人在珠海公路口岸会合,这是他们第一次从港珠澳大桥返港。
扫描二维码
看香港青年内地创业记
编者按
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本报报道了三个香港青年来到内地进行鱼菜共生创业的故事(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如今,一年时间过去,广深港高铁开通,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三名青年境况如何?期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本报记者再次回访,记录他们这一年的成长与变化。
“当穿梭巴士驶上港珠澳大桥那一刻,真的很感动,建造难度这么高的桥,从没人尝试过,没人能告诉你经验,只能靠自己摸索和坚持,很像我们的创业经历,很受鼓舞……”罗伟特激动地说。11月2日,他与梁立锋、谭慧敏第一次从通车不久的港珠澳大桥返回香港。
时间回到一年前,创业初期渐有起色,资金陆续到位,粤港两地的媒体陆续对三人的事迹进行报道,罗伟特、梁立锋和谭慧敏对未来充满了遐想。可没过多久,进入七八月,天气格外炎热,大棚内的温度持续超过40℃,鱼菜共生水培出来的蔬菜长势不佳,而如果使用降温设备,成本又会居高不下,一筹莫展的他们四处请教专家和本地菜农。
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威力巨大。2017年8月23日,强台风“天鸽”肆虐珠三角地区,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也遭到重创,罗伟特、梁立锋和谭慧敏亲眼目睹自己的蔬菜大棚夷为平地,所有实验设备和成果付诸东流,一切归零。三人足足一星期都没缓过神,当面不忘相互鼓励安慰,背地里都曾独自流过泪。
台风过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缮,基地重新给了三名香港青年2个各200平方的玻璃智能实验大棚,而从挫折中走出来罗伟特、梁立锋和谭慧敏也决定趁此机会重新设计鱼菜共生的水循环系统,种植方式也从水培改为气雾栽培,香港方面的投资方也给予他们坚定的支持,决定推迟量产的计划。
漫长的实验等待,气雾栽培出来的蔬菜成功抵御了今年的酷暑天气,三人随即对栽培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新系统建成那天恰逢港珠澳大桥开通,他们兴奋地在棚架写下字样为之纪念。大桥的建成通车大大方便了他们回家,以前从开平坐车经深圳口岸到香港需要5个半小时,如今从珠海经港珠澳大桥则只需要3小时多些,三人开始憧憬,未来,自己生产的蔬菜将通过港珠澳大桥运往香港销售,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日益成熟也将带来许多商机。
“2010年大桥开始建设时,我们在香岛中学念中六,学校举行晚会,我们班表演了一个与港珠澳大桥有关的话剧,我和伟特扮演笨拙的"白海豚",如今这座超级工程已呈现世人眼前,梦想经过不懈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梁立锋感慨地说。
过去一年里,谭慧敏与来自江门新会的男友结了婚,这也是她的祖籍地,他们的孩子也将很快出世。她期望自己在事业上努力的同时,也有一个美满的生活。
两年零七个月,跨越伶仃洋,三名香港年轻人在内地继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主创:张由琼沈文金万稳龙
实习生徐杰
统筹:秦文纲
新闻推荐
“文明餐桌”示范单位 候选名单进行公示 营造勤俭节约 文明用餐氛围
江门日报讯(记者/邓少军通讯员/开宣)近日,开平市创文办、食药监局就评选结果、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开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