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电力四十载 我们一起走过
抗洪抢修。
专题
1932年,恩平旅墨西哥华侨张培作先生投资白银5万元创办恩城光明电灯公司。1954年,恩平县政府成立恩平县人民电厂。1978年12月,恩平县人民电厂改称为恩平县供电公司。改革开放以来,40年筚路蓝缕,40年风雨兼程,恩平供电人用汗水书写了恩平的电力史,参与和见证了恩平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一、电力振兴
1979年,恩平县供电公司开始将10千伏“两线一地”制线路改为三线运行并更换大导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批批中外合资企业的崛起,供电需求急剧增长,恩平电力部门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1979至1995年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数量亦实现了从原来1座到7座的飞跃。
二、技术革新
1987年3月,开沙输电线路施工,线路从开平县梁金山变电站出线至恩平县110千伏沙湖变电站,开沙输电线路施工吸取外地的先进技术,首先使用“地面划印”技术,仅用了1个月时间,开沙输电线路就建成投运,效率比“高空划印”提高了一倍多。“地面划印”技术亦随之成为其后一段时间线路施工广泛应用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电力建设的效率。
三、抗洪抢修
1998年6月25日,恩平市遭受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全市大部分乡镇村庄、农田不同程度受水淹,供电设施遭受到严重破坏。灾情过后,恩平市电力工业局积极开展灾后抢修工作。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日夜奋战,仅用七天时间就完成了重灾区大田、朗底两镇的抢修复电工作,比地方政府要求的复电时间提前了三天,及时把光明送到灾区。
四、农网改造
从1998年到2004年,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恩平市电力工业局按照国务院“两改一同价”政策,开展大规模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恩平市电力工业局借这股东风,投入大量的资金,对恩平的农村电网进行彻底的整改,并把农村电价降低到一元以下,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五、村村通电
2007年12月29日,大田镇大山深处的岑洞人民终于实现了几代人的愿望与梦想,第一次用上了光明电、舒心电,从此告别了“煤油灯时代”,结束了无电的历史。
岑洞村坐落于恩平市西北部,距离恩平市区50公里,是广东省革命老区、贫困村,也是江门地区最后一条无电村。恩平供电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实施“岑洞通电”工程,共建设10千伏线路32.165千米,低压线路6.95千米,从大山外直接延伸到岑洞每一村每一户。
六、智能升级
为全力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落实“十三五”期间国家建设智能电网要求,恩平供电局在近几年为全市24万客户免费升级更换智能电表,实现智能电表全覆盖、低压集抄全覆盖。另外,全面开展配网自动化改造,10千伏线路实现了遥信、遥测、遥控功能,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目前,10千伏馈线自动化覆盖率达到65.8%,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100%。
通过电网智能升级,提高了供电服务的质量,奠定了智能家居、智能电网的坚实基础,助力恩平打造“智慧城市”。
七、乡村振兴
2018年10月31日,大田镇炉塘村委接入了第一条联网10千伏线路,实现了炉塘村民们多年来用上“舒心电”的梦想。
炉塘村委所在的原始林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及各种历史原因影响,炉塘村委的用电长久以来只能依靠附近的水电站供应。水电站的电质量很差,稍微遇到大一点的风雨就会停电,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恩平供电局投入200多万元为炉塘接入第一条联网线路,为山区人民带来了“舒心电”。
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当中,恩平供电局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完成了10千伏炉塘线、侨园线等线路的农网改造工作。
文/罗忠明朱新强
图片来源:恩平供电局
制版:丁贝邓诗君丰卫平
新闻推荐
商家、市民纷纷在“诚信签名墙”上签名。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胡伟杰)近日,由恩平市委宣传部主办,恩平市市场监管局承办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