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护人员”刘育基 时刻待命为患者搭通生命通道
刘育基在巡查病房,检查患者身体情况。张泳渝摄
“刘医生,我今天醒来觉得头有点痛。”蓬江区荷塘镇卫生院79岁住院患者刘财贵躺在病床上,对前来巡查病房的刘育基说。只见刘育基熟练地将病人扶起,仔细询问他早上血压测量的情况,并嘱咐患有疱疹的刘老伯不要长时间保持侧睡的姿势,以免挤压患处。
刘育基是蓬江区荷塘镇卫生院内儿科住院部主任。每天上午,他都要巡查病房,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并根据相关检测报告分析病人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如遇危、急、重病患前来就诊,或危急情况需要出诊,他都要第一时间奔赴一线。今年,是他在蓬江区荷塘镇卫生院工作的第11个年头。尽管基层卫生院工作负荷很大,但他说“我只是在做好本职工作”。
随传随到:把家安在荷塘,方便及时回医院
“无论是放假、吃饭还是半夜睡觉,只要接到医院通知,我们都要马上赶回医院工作。”2007年,刘育基带着妻子从梅州来到了蓬江区荷塘镇。为了在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回到医院工作,他选择把家安在荷塘镇,而不是衣食住行更加方便的市中心。
荷塘是西江下游的江心岛,面积40平方公里。荷塘镇卫生院立足该岛民众需求开展服务,是一间年门诊量达54万人次的基层医院。截至今年11月12日,该院累计住院人数已达到1832人次。
“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随着救护车出诊。”刘育基介绍,由于荷塘镇与市中心有一定距离,且以外来务工人员和老人家居多,时常会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卫生院的救护车出动。“尽管我们只有一辆救护车,但今年前10月,已累计出动了1280次,其中有一半都是内科的紧急救护。”
从业多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成功挽救了一名危在旦夕的触电患者。5年前,荷塘镇某工地一名30多岁的建筑工人触电倒地,不省人事。刘育基接到出诊任务后马上随急救车出诊,3分钟后到达现场。据他描述,当时患者心肺功能极弱,心脏几乎停止跳动,心电图已显示为一条直线。可是他没有放弃,马上为患者做心肺复苏术,几分钟后患者恢复心跳。随后,患者被转送到江门市人民医院。
“这名患者恢复得很好,并没有出现后遗症。”刘育基略带自豪地说,作为急救车上的随车医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都需要现场进行把控。“如果是急而不重的病情,我们就会在当地急救,假如是较为严重的病情,我们就会马上转接上级医院进行处理。”
能力过硬:受患者信任,擅长主动学习
在刘育基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三面锦旗。其中一面,是74岁的患者黄汝美及其家人所赠。去年,患有高血压和高血糖的黄汝美,因高烧39摄氏度被家人送来荷塘镇卫生院。经检查,她患上了重症肺炎。
本以为她只是患了普通感冒的家人焦急万分,考虑到老人家年事已高且对很多药物过敏,家人计划将其送往上级医院就诊。但刘育基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当时已是傍晚6时,老人精神状态较差,不适宜立即转诊。在刘育基的劝说下,家人同意让老人在本地治疗,刘育基也迅即开展救治工作。经过两个星期的精心治疗,黄汝美痊愈出院。为了感谢刘育基,病人家属还专门送来了锦旗。
刘育基十分注重培养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信任关系。“这些患者除了自己会专门找我看病,家人或朋友病了,也会把我推荐给他们。”他说,“有时候遇到我调休,他们也会等到我上班再过来看病。这让我觉得能力受到认可,也更有动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除了对患者尽心尽责,他也在不断提升自己。医院内大大小小的学习培训,他都积极参加。如江门市人民医院在荷塘镇卫生院挂牌成立医联体后,经常组建学习班,刘育基都主动参加;每周周一到周四上午,市人民医院都有内科专家到卫生院住院部巡查病房,刘育基主动跟随学习;卫生院内定期组织高职称医师讲课,他也主动学习提升。
刘育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受到了同事的一致好评。“刘医生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即使在下班时间,他都会主动协调科室完成工作。他还经常带着我们年轻的医生查房,帮助我们成长,发现问题也及时和我们沟通解决。”荷塘镇卫生院内儿科住院部医生黄福昌这样评价刘育基,“他就是我们的带头人。”
采写张泳渝
新闻推荐
从今年起,蓬江区将逐步推广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你会分类各种垃圾吗?
□江门日报记者郭永乐日前,市住建局官网发布公告:蓬江区印发了《江门市蓬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这是继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