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坚决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 全力推进潭江流域水环境治理
11月9日,双水镇对逾期未清拆的涉河违法建(构)筑物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双水宣摄
11月15日,2018年江门市第1号总河长令正式签发。名为《关于开展西江、潭江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作的动员》的这份河长令,要求即日起开展西江、潭江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干支流全流域同步治理,推动西江水质持续向好。其中一个硬性目标,是潭江国考牛湾断面2018年底达到Ⅲ类水质,2020年达到Ⅱ类水质目标。
潭江干流新会段全长63.7km,流经新会9个镇(街、区),在新会区全域共有10条支流、90个河段,潭江国考牛湾断面正是其中之一。从各方调研、评估、监测结果来看,潭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根源在岸上。新会提出,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狠抓目标攻坚,狠抓控源截污,坚决打赢潭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牛湾国考断面达标攻坚战。
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通讯员肖浩
狠抓控源截污?确保潭江水质按期达标
去年以来,新会区在潭江流域综合治理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未如理想。尤其是牛湾国考断面,水质指标不升反降,距离Ⅲ类水质考核目标有差距。
根据上级环境监测部门监测,2018年1月至8月,潭江牛湾国考断面均值水质为Ⅳ类轻度污染,其中3月至8月水质均未能达标。
10月10日,新会区召开区环境保护委员会2018年第三次全体会议暨潭江流域90天整治攻坚行动动员会,持续吹响环境保护攻坚战的号角。新会区委副书记、区长梁明建主持会议并强调,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破釜沉舟,以坚定的决心铁腕治污,确保潭江水质按期达标根本好转。会上印发了《潭江牛湾国考断面水质达标2018年新会区攻坚实施方案》。
方案印发以来,新会区为落实方案各项措施,有效改善罗坑镇、双水镇河湖水质,由该区副区长郑祖材多次带队,采用开会传达、走访企业、巡查和暗访等多种方式,先后对牛湾断面及其一级支流天湖水、三八河、水东河、龙门水库等开展一系列水质达标督导行动。
潭江水质不容乐观,原因是流域污染源未得到根本治理。新会围绕农业、工业、生活三方面污染源落实措施。其中,新会针对潭江最大的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中的生猪养殖污染,全面摸底、规范清理,推动养猪业逐步退出该区;对工业污染源,则坚持铁腕治污,聚焦“散乱污”企业,加大对潭江流域的村级工业整治力度,确保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对生活污染源,目前正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落实污水处理管网的配套完善。
同时,为确保潭江牛湾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新会区统一部署,按照“河长组织推进、各地党委政府具体实施、部门协调指导”的工作机制,对全区水质较差的14条重点河流进行系统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污染源底数和河流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开展综合整治,提升水环境质量,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标。
此外,新会区环境保护局、区水务局联合拟定了《新会区潭江牛湾断面控制流域环保巡查工作补助资金预算方案》,在潭江牛湾断面控制流域内组建镇级环保巡查队伍,补助资金121.5万元,分别安排给潭江牛湾断面控制流域内的司前、大泽、罗坑3个镇使用。
农业工业双管齐下?加快整治违法养殖和“散乱污”企业
小泽村、牛勒村、同和村、北洋村、潮透村……11月份开始,大泽镇各地都能看到镇村干部繁忙的身影,他们持续深入各个养殖场开展宣传发动和政策解释工作,加快辖区内的禽畜养殖整治工作。
“这次禽畜专项整治,我们各村工作组通过实地排查,做好备案登记工作,严格落实向违法养殖户告知整治要求。”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镇多部门联动,镇村同步,由镇政府向新增禁养区内的养殖户发关迁通知书,要求养殖户在10月底前清空栏舍,逾期不清的由镇政府组织强拆。
新会区规定新增禁养区内不得进行禽畜养殖,限期11月底前完成清栏清拆整治;新增禁养区外不得无证进行生猪养殖,违规养殖场限期12月底前完成清栏清拆整治。
“大泽镇将加大禽畜养殖整治工作力度,确保按时完成整治工作任务,努力打赢潭江流域水质达标攻坚战。”镇委书记刘洪斌现场指导禽畜整治工作时说。目前,全镇新增禁养区养殖场共174户,其中已清栏或拆除139户,其余35户已发出关闭搬迁通知书,要求10月底前自行清理,如不按时清理的,11月将采取强制措施。
禽畜养殖整治热火朝天,工业整治也正有条不紊进行。大泽镇“散乱污”企业有84家,其中列入关停取缔类10家,已完成6家,升级改造类74家,已完成25家,今年底前完成率至少达49%。
“截至10月底,我区已完成第三批"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类61家,完成率为100%;整治提升类15家,完成率为93.75%;加强监管类193家,完成率为100%。”记者从新会区环保局了解到,整个新会区层面,“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也正有序推进中。
“目前,共计排查出"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929家,其中关停取缔类219家,整合搬迁类10家,升级改造类700家。”根据《江门市“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要求,2018年底要完成整治清单任务的40%,截至目前,新会区完成整治的有329家(关停取缔类144家,整合搬迁类6家,升级改造类179家),完成率达35.41%。
强化考核督导?力促河长制工作落实
“截至10月,我区共计投入资金约6700万元,大力清理非法入河排污口、清理漂浮物河道垃圾,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清理违章构(建)筑和堆积物,整治畜禽养殖场”,记者从新会区河长制办公室了解到,通过各镇(街、区)和各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该区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
年底前,新会区将全力实现“无非法排污、无成片漂浮、无明显黑臭、无行洪阻碍、无违章建筑”目标,确保该区在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中走在全市前列。
力抓“五清”专项行动的同时,新会还以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为契机,推动水质持续改善。今年以来,新会区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摸底和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全面调查摸底,摸清底数,建立入河排污口台账,并制定《新会区入河排污口整改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封堵一批”、“规范一批”、“整治一批”要求进行分类整治。
抓好专项行动,必须落实责任到人。新会加强“互联网+河长制”建设,力促各河长履职。为推动河长制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和智慧化,该区积极实施“互联网+河长制”行动计划,率先在全市建成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把河湖资料、河长档案、巡河信息、管理制度等情况纳入信息化管理,全方位提升治河管河能力。
除了力促河长履职,新会还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河长制工作,形成“开门治水、人人参与”的局面。该区各级在全面推行河长制过程中,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如双水镇的“人大+河长制”模式、三江镇的“战友护河队”、崖门镇的“段长制”模式,引导热心人士积极参与管河护河,共同建设“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美丽家园。
力促河长制工作落实,监督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区第三方巡查考核机制受到市河长办的高度肯定,并在其他市(区)推广。”据介绍,新会区河长办创新工作机制,从8月起,委托第三方社会机构对各镇(街、区)河长制工作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并进行季度考核工作。“坚持每月通报巡查考核情况,曝光问题突出、工作成效差的河道,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倒逼问题整改落实。”
新闻推荐
新会区人民检察院 开展暖心司法救助 广西被害人收到了6万余元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奕维通讯员/蓝君妍)近日,新会区人民检察院坚持“应救尽救、应救即救”原则,采取主动、及时、最大限度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