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三次变革促第二课堂遍地开花 复合型人才培养从这里起飞

江门日报 2018-11-14 06:56

实验小学学生正在新六艺课程超市上选课。 景贤学校430课堂足球项目。

拉拉操、中国舞、机械人编程……近日,在农林双朗小第二课堂“双朗出彩课程超市”开张当天,一个个学生像欢喜的小麻雀,一路直奔心之所向的“超市”摊档,排成了一条龙。最终,所有孩子都心满意足地选到了自己心爱的课程。

近年来,教育部门大力提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除了学会基本知识外,学生更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此,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江门市已呈现出第二课堂“校校有开展,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如今的第二课堂,除了能让孩子们的兴趣特长不再“无处安放”外,更已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搭起了知识、文化与人格完善的桥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只是良好局面并非一蹴而就,从第二课堂诞生之初作为课程体系外的次要补充,再到后期以社团化模式运营,再到如今成为课程体系内的重要核心部分,当中历经多次重要变革。下面让我们逐一回顾一下江门市第二课堂一路走来的各个重要阶段。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吕中言

A

兴起: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第二课堂

在江门市,第二课堂何时诞生?记者采访了大量业内人士,以及上世纪50、60、70年代出生的市民了解到,上世纪60年代,第二课堂在江门市已逐步兴起。

李晓波先生是一名50后,1965年入读当时的爱文小学。他回忆道:“还记得那时项目较少,都是体育项目,开展的时间并不固定,也没有专业师资,学校会不定期组织我们放学后到当时的体委学习乒乓球、体操等几个项目。”

“当时的第二课堂有时一周开展一次,有时是三周,有时更久。我记得当时在工农兵小学,我选择了当中的木工项目,还把手指弄伤了。”回忆中,1962年出生的楚泽林先生说道。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第二课堂早在上世纪60年代兴起,但真正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的时间则是在2001年后,因为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改革目标提出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2001年起,不少学校提出,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幸福人生,为社会培育创新、应有、复合型人才,而不单是培养擅长考高分的学生,当常规课堂再不能满足教育需求时,第二课堂便开始被重视起来。”出身于江门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吕炳华说。

B

发展:第二课堂经历三个阶段变革

景贤学校校长戴旌指出,第二课堂从2001年发展至今,其实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

“2001年起到2006年,是第一阶段,属于全民参与阶段。在我校,所有老师除了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都必须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在每周一到两次的第二课堂中为学生授课,那时围棋、插花、剑术等众多项目相继开展。”戴旌说,“但渐渐地我们发现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是教师毕竟不是第二课堂的专业老师,也缺乏对应的培训资源,授课的专业度难以保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教师额外工作量的增加,一定程度影响了正常教学。”

为了解放教师,大约在2006年前后,江门市第二课堂逐步迈入社团化发展阶段,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逐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且具有特色的学生社团,如景贤学校的绿意社、江门一中的的星研社、培英高中的街舞社、培英小学的摄影社等等。

“2007年我正读高二,是学校街舞社的一员。社团的最大特点在于自主性强,所以当时的社团活动不仅局限于校内,学校与学校之间也经常会互动交流,我们也经常会到校外参与各类公益表演和比赛,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培英高中毕业生王兴俊说道。

“近年,不少学校开始发现,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式致使第二课堂和学校课程体系的结合度不够紧密。与此同时,学生毕竟属于未成年人,其自控能力难免偏弱,因此,大约在2014、2015年左右开始,不少学校开始探索,在原有基础上,让第二课堂进入社会化、课程化运作阶段,也是第三个变革阶段。”退休语文高级教师何宝光说。

例如,今年,景贤学校筹备已久的430课堂正式上线。该课堂开展的时间为每天下午的八九节课,项目多达30多个,分科技类、体育类、社科类、艺术类四大类,提供的学位超过800个。师资方面,该校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引进了沙漠洋葱培训中心,保证了每个项目都有专业教师任教。

分析人士认为,学校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与社会合作的方式引入专业师资,可以全面改善第二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保证了授课的专业性。同时,改善学校教学目标难以渗透进学生社团的困境,一举两得。景贤学校的430课堂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C

现状:校校有开展,校校有特色

书法班、木艺班、纸浆画班、魔术班.....不久前,在实验小学操场中央,随着校长宣布“新六艺课程超市”开始,校园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争先恐后地走向自己心仪的社团报名。不一会儿,各社团前就排起了长队。开学至今,拥有40多个项目的新六艺课程,已成为实验小学周五下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实验小学学生家长李小娟深度点赞:“过往,对于第二课堂的印象,都觉得有些"千篇一律",但如今学校除了在第二课堂项目方面开展得越来越多,更以个性差异为着眼点,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育和管理,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也增强了我们家长对孩子进行个性化发展的积极性。”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直、蓬江区江海区多所中小学发现,历经多年发展演变。目前,江门市第二课堂呈现出了集课程化、专业化、常态化、个性化的四位一体终极形态,形成了“校校有开展,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几乎所有学校都已把第二课堂列入了校本课程体系当中,且开展规模不断加大。据不完全统计,普遍学校开展项目达到15项以上,约30%的学校开展项目超过30项以上,约6%的学校达到了40项以上,如实验小学、农林双朗小学、五邑碧桂园中英文学校等,而开展周期方面,大部分学校开展周期为一周一到两次。每次两节课时间,而小部分学校的开展周期则达到每天一次,如景校学校、广外江门外校、江门广雅学校等。

“如今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已不仅仅是学生自我放松的空间。在第二课堂中,学生可以接收到大量社会前沿信息,如3D打印、无人机操作、机械人编程等等,开阔了眼界,增强了逻辑思维。孩子在学校当中不单学到了书本知识,核心素养的提高也得到了充分保证,长大后更容易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符合国家的教育趋势。”怡福中学学生家长徐子森说道。

D

方向: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核心兴趣

“机器语言仅有两个字符,0和1。用0和1不同的序列来表达不同的意思,比如说用0和1来表达数字100和1000,它们是什么样子呢?”景贤学校初二学生小胡文化科成绩并不理想,学习兴趣也并不浓厚,但每当他在430课堂进入到编程的世界时,便会充满激情和动力。文化科成绩的不理想,并没有使他对未来失去希望。他希望自己能通过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编程竞赛,取得好成绩,这样就能让好的高校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录取他。

谈及未来第二课堂的发展方向,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让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找到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核心兴趣是第二课堂日后的主要方向。

戴旌认为:“未来,学校要进一步将学生进行分层,通过第二课堂挖掘出学生,尤其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能让他终生发展,甚至是赖以生存的特长和兴趣。因为我们希望每一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发展之路,而不是活在一个固定的框架当中。这是第二课堂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

广外江门外校副校长陶俊同样认为:“学生是一颗种子,第二课堂则是成就他们幸福人生的土壤。未来,学校应尽力以第二课堂为契机,发掘出每位学生的终身兴趣,从而作针对性培养。让学生在未来的择校当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做出选择,而不单单是为了上名校而上名校。”

新闻推荐

爬铁管翻围墙 这个小偷专偷腊肠

江门日报讯(记者/董国庆通讯员/高园)近日,江海公安分局文昌沙派出所接到事主报警称,其位于礼乐新民村的腊味厂的腊肠被人盗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