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 活水来
??徐贵照
1960年初至1999年底整整40年,我一直在恩平从事广播电视工作,见证了恩平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开放前的状况与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甚为深刻。
恩平处于珠三角末端,文化建设有些方面尚速度欠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恩平人尚未能看到电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虽然建立了电视差转台,但也只有城镇和部分乡村能收到黑白电视节目,且收看频道甚少,节目很单调。
20世纪8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遍了恩州大地。为让恩平人民尽快实现荧屏梦,1984年5月,恩平县广播电视局成立,继而安装了彩色电视发射设备,电视差转台升格为电视台。随后,又设立微波站,确保高质量收转中央和省台电视讯号。1986年,还架设了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实行无线与有线接力,提高传播质量,增加节目套数。跟着,全面完善、更新设备,壮大采编播队伍。至今,广播电视已全面覆盖恩平城乡,恩平干部群众可收看到图像清晰、伴音宏亮的100多套彩色电视节目,其中包括有丰富多彩的恩平台自办节目。
2007年12月,又在恩城东隅锦江河畔建成了恩平广播电视中心。中心大楼建筑面积10890平方米,12层,总高56米,楼顶有个硕大的湛蓝色圆球,人们称之为“锦江明珠”。昼昼夜夜,这里不停地发射出的无线电波,承载着无限的温暖和欢乐,传遍锦江两岸千家万户。广播电视中心大楼拔地矗立而起,标志着恩平的广播电视事业走上了新的台阶,硬件建设成为五邑县级台的佼佼者。
工作环境和条件改善和优化了,恩平广电人受到极大鼓舞,信心更足,工作热情更高,不断创出佳绩。2009年,恩平台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县(市)级先进电视台,2011年,又荣获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县(市)级10佳电视台殊荣。
再讲到自己家庭生活,改革开放前后同样是天渊之别。参加工作初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工资福利待遇低微,衣食住行条件甚差。当年,能住上恩平的第一批公房(人们称之为恩平的七十二家房客)算是有幸,但我们夫妻和两个小孩共4口蜗居仅29平方米住房,起初几年自来水尚未有,供电又不正常,非常不便。工资收入少,若女儿和小儿均留在身边,经济上实在难以支撑,无奈之下,只好将小儿送回乡下,辛苦父母两老养育,每到周末回去看看。县城回乡下近18公里,当年未有公路,没通客车,我与弟弟共同出钱买了辆红棉牌自行车,周末多半是我回乡使用。县城回乡下唯有一条崎岖小路,我骑着80多斤重的自行车,载着妻子和女儿,还挂有大袋小袋物品,实在很吃力,只好尽力踩踏。小路十分难行,摇晃颠簸,随时有车翻人倒之危,我在前面骑得汗流浃背,妻子和女儿在后面则惊出冷汗……那个时期,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是踏踏实实地完成工作任务换取微薄的工资,解决全家人的基本生活,精神不很振作,只求平稳无差错。
改革开放后,随着事业发展,工资收入逐步增加,至今,比20世纪70年代末翻了100多倍,虽然物价指数也与工资成正比例提升,但收入总比支出大多了,同时儿女也走上工作岗位,家庭生活有着较好的条件了。在恩平有近100平方米的房改住房,在江门有160平方米的小区住房,住得宽敞舒适;一日3餐,不单是填饱肚子,还适当讲究科学膳食和营养均衡了;出行不坐公交,可随时以私家小车代步;家庭设施可算齐备和现代化了,厅房装有电视、电脑,还设有钢琴、电子琴房,为丰富文化娱乐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
最近,在众多媒体对改革开放40年进行有力度有深度宣传的触动下,往事一幕幕又在脑际重现,令我感慨万分。不禁想起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名句,“为有源头活水来”和“万紫千红总是春”。正是有了改革开放这个源头活水,所以我们的各项事业“万紫千红总是春”。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为了更好推动恩平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倡导讲文明树新风的理念,营造文明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