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栏港区:台风次日主干道全线畅通 52支抢险队伍近2700人投入灾后复产工作
9月18日,位于高栏港区的中海福路重工有限公司已恢复生产。关铭荣摄
16日,台风“山竹”登陆江门台山,高栏港区是珠海距离台风“风眼”最近的区域,遭受了长达6小时的12级台风,最大风速达48米/秒。
尽管已经做出了充足的前期准备,持续的台风还是对高栏港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19个村居社区中的10个供电中断,近万棵树木被吹倒伏,两处水利设施受损,养殖和特色园艺受损严重……
当晚风势稍小后,高栏港区各级各部门迅速开展灾后复产工作。52支抢险队伍近2700人的救援力量迅速到位,马不停蹄投入到抢修抢险工作中,并将工作重点放在供电线路抢修和道路清障上。
经过一天的奋战,全区主干道实现全线畅通,供水正常,10个台风中供电中断的村居也全部恢复了供电。截至18日中午,全区已实现生产生活全面恢复。
临海企业台风次日恢复生产
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恢复通畅的厂区道路,整洁如新的办公楼。“山竹”过后,仅仅经过一天的修整,中海福路重工有限公司就恢复了基本的生产运营。
这并不是世纪风王“山竹”对其格外温柔。对这家临海屹立的生产企业来说,恰恰是周密的部署和充分的保障措施,让其安然挺过了台风的肆虐。
据了解,中海福路重工有限公司主要是生产组装各类海上作业平台,这些平台块头大、架构复杂,若不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不仅会带来损失,甚至可能出现安全问题。
“"天鸽"掀翻了好几个车间的房顶,这次面对台风我们有了更充足的准备。”中海福路重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提前对各办公楼、生产车间、库房、总装场地、码头、滑道等区域的设备、设施、材料进行了防风、防雨、防潮等加固保护,并对车间棚顶进行了特殊加固处理。
台风来临前的天气变得异常潮湿闷热,仿佛凝滞般的空气产生一种平静的假象。早在台风来临前一周,中海福路重工有限公司就已开始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开展防台风工作,尽最大努力降低台风带来的危害。
在总装场地等露天区域,场地内所有箱变变压器都用帆布进行了防雨、防潮处理,并系上了专用绑带用于固定。对于一些大型设备,为减少其受风面积,场地内的所有起吊等设备均将其扒杆放倒或收起;叉车、SPMT、液压平板车等车辆均存放到车间内部。
此外,为保障人员安全,公司还对临时生活设施中的人员进行转移,将160余名临险人员安排到附近酒店入住,仅预留约15人在岗应急值守,并使用场地监控系统随时掌握场地情况。
防御台风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某车间33米宽、15米高的卷帘门。这么大的受风面积下,不用太大的风力就能使其产生剧烈的震动,这种震动会损坏其内部的钢结构,进而导致受力不均摧毁整个卷帘门乃至危及整个车间。经研讨后,工作人员找来铁片和大柱子,在厂房内部顶住卷帘门,有效地减少了台风带来的危害。
为在台风过后尽快恢复生产,该公司在工作人员值班期间就制定好了复产计划,包括检查电力设施等。台风过后的第二天一早,工人就开始陆续上工,当天下午电力设施全部恢复完毕,所有车间全面恢复生产。
事实上,作为珠海市石化生产的特殊区域,高栏港区在台风来临前就多方着手筑牢安全防线。从15日18时起实施停产停运,危化品产储运百分之百停止,库区禁止运输车辆进入。同时,重点针对库区储油罐、连接管线等外露设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整治。得益于这些前期扎实细致的台风防御工作,截至18日,全区工业企业已全部复产。
新设备有效减少台风损失
相较于基建稳固的重工企业,水产养殖业在台风面前显得更为弱小。在位于大虎社区的永保水产合作社养殖大棚里,总经理杨正亮一脸苦笑地向记者介绍受灾情况,“估计损失有七、八十万。”
即使提前做好了加固工作,台风还是摧毁了所有的顶棚。永保水产合作社30多亩的全覆盖养殖大棚现如今抬头就能看见天空,只剩几绺残缺不堪的破布挂在钢骨架上。养殖池旁的空地上堆叠着从顶棚撤下来的废布,那些曾经花费不菲的材料现在变成了急需清理的垃圾。
但最让杨正亮心疼的是精心培育的虾苗,34个环保材料制成的育苗池里,已经有4个育苗池空空如也。“一个池子里的虾苗就值两万多块。”杨正亮一边提起虾网检查虾苗一边介绍说,其他的育苗池业也在观察中,检查病害情况和存活率。
幸运的是,合作社此前专门请来了曾留学德国的专家,更新了众多设备,把传统的“土塘”变成了环保材料制成的育苗池。这些设备可以在增加养殖量的同时使虾苗的存活率达九成以上,有效减少了台风带来的损失。
更为关键的是,在台风来临前,杨正亮主动带领工人们撤离了养殖场,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尽管遭受严重天灾,杨正亮仍然对合作社保持信心。据介绍,永保水产合作社的350多家农户社员——以大虎社区为支撑点,辐射周边2万亩的地区,几乎整个平沙镇都是从这里进苗。“幸亏人没事儿,大概半个月这里就能完全恢复生产。”谈及重建复产工作,杨正亮释然地说。
见习记者王韶江记者董谦君
■特写
怀抱百岁老人转移
前西社区书记劝200多农户
转移至安全地带
今年是高栏港区前西社区书记叶煜华来到社区工作的第8个年头。这个身高一米八、体重180多斤的状汉,最近因台风天的事迹,被传至网上而变成名人。
然而,在叶煜华看来,比起转移百岁老人时身体的劳累,劝说和组织涉险人员转移更困难一些。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的前西社区是平沙镇最大的社区,总面积47平方公里。此次台风“山竹”登陆,正因其地理面积大、人员分散的特点,给人员转移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200多个农户分散在田间地头,很难集中起来。”谈起台风来临前的人员转移工作,叶煜华显得有些为难。在外农户临时搭建的房子很难抗住台风的侵袭,但农户们担心台风使自己投资血本无归,纷纷不肯离开,他只好去一遍一遍地劝说。
早在15日,前西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对居住在老旧房、种养殖管养房的居民和临海人员派发台风《紧急通知》,提醒他们做好防台风措施,并转移撤离到就近的避护所。
为了保证每一名临险人员都被转移,辖区内705名临险人员的转移任务被具体分配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一方面对不愿意转移的涉险群众进行劝说;另一方面加强排查,防止临险人员回流,最终在台风来临前完成了人员转移。台风过境后,为最大程度上挽回养殖户、种植户的损失,社区工作人员又连夜清理倒伏在路中的大树,开辟出一条临时安全通道。
前西社区基层工作者的行动是整个高栏港区防台风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高栏港区“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的真实写照。在整个防御台风的过程中,共转移人员11528人,近1200艘各类渔业作业船舶全部回港避风。截止16日15时台风来临前,共开放34个应急避护点,共安置群众5785人,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新闻推荐
东莞时报讯台风“山竹”过境后,长安镇城管系统各部门全力做好各种险情排除,并积极做好台风后的市容保障工作。9月16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