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楼台烟雨中(下) 围合布局聚乡情 砖瓦凝固旧城忆
凤岗排屋楼一般是碉楼和居住排屋连成一体。
村堡只有一个入口,宽度仅容二人走过。
肖俏摄
年逾八旬的郑国强是村堡居民加管理员,对村堡的研究已有三十余年。麦炜源摄
村堡四周,是高6米、厚0.6米的青砖构筑的护墙。
由于地形的限制,凤岗的客家人因地制宜选择了排屋的建筑制式。
村堡四面环水,龟首为正北楼。
据记载,旧时岭南地区多匪患,各民族、民系之间经常会发生摩擦冲突。聚族而居不仅仅是一种聚居模式,同时也是对内防御以自保的现实需要。为了保证宗族的生命财产安全,各民族、民系都修建自己的村落防御体系,并形成独特的村落景观。
在东莞,传统村落多为岭南建筑风格,因地制宜、造型轻巧淡素,既有海洋文化特色,也有崇山峻岭之文化特色。
与城市的发展布局有别,传统的乡村在漫长的时日里看似野蛮生长,但暗藏机理,有其章节。其中,有两处与众不同的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藏身于莞邑大地,它们就是虎门逆水流龟村堡、凤岗排屋楼建筑群。在村落建制上,都突出了一个“围”字。
为何选用围合式的布局?这样的布局有怎样的特点?
于此,本文的笔触不会细究村落中的每一件古物,只想以一个远景,试着呈现自然聚落中井井有条的布局景观。
文/图:麦炜源(除署名外)
跋山
排屋楼连接客侨情
“我以前做过导游,在开平见到的碉楼是独栋的,而到了凤岗之后,这里排屋加碉楼的独特组合引起了我的兴趣。”凤岗文联秘书长韩萃萃在了解过一两座排屋楼的历史之后,对凤岗的传统村落越发感兴趣,曾以此为题做过专业的研究。如今,工作之余,她还会牵着孩子到排屋楼参观。
那么,为何这样的建筑被称为“排屋楼”呢?
据韩萃萃介绍,排屋其实是客家建筑继土楼、围屋之后的展现出的另外一种建筑形态,而凤岗排屋楼则是加入了碉楼元素,一般是和居住排屋连成一体。
说起传统建筑的“与众不同”,总要说说这片地域的历史,那些藏在族谱的宗族源流,那些刻在石碑上的春秋,以及人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凤岗,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背景。
据考证,客家人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大规模的迁徙。对安全感的渴望亦投影到生活之中,建造起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围屋,围起了合家安详,血脉延续带来的踏实。《凤岗镇志》载,凤岗的客家人大多是明末清初由中原迁入,由于地形的限制,客家人无法建造起大型的围屋,因地制宜选择了排屋的建筑制式。而排屋其实也延续了“围”的观念。
“依照辈分次序,以始祖建造的房屋为中心,依次向左右伸展,后辈村民则按此规则向后依序建房,像一个大大的"非"字,向两边排开,形似一个正方形。”韩萃萃拿出了一张凤岗江屋排屋楼建筑群的全景图,一边比划一边讲解,“排屋整齐划一,每间的内部制式基本相同。一般人家的居室都是三进,整体呈"日"字状,第一进是厨房和卫生间,分列大门两边,第二进是大厅,第三进是主人房”。
此外,凤岗也是一座著名的侨乡。据凤岗狮石厦《黄氏族谱》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黄氏祖先黄振鹏外出南洋谋生,开了凤岗地区向外移民的先例。如今,凤岗全镇户籍人口只有2万多,海外乡亲却有3万多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
客家人到海外谋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海外文化的熏陶,不知不觉将客家文化和海外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客侨文化。而排屋楼正是这一独特文化的有力例证。
沿着沥青道路七拐八拐,山峦叠翠与高楼交错现于眼前。此行的目的地是入选广东省第三批古村落名录的黄洞村。目前该村共有15座保存完好的排屋楼,并有迴龙庵、观合楼、田心围排屋群以及古树保护等建筑与人文遗迹,蕴含的客侨文化源远流长。
在凤岗文物股工作人员张飞雁的带领下,笔者来到黄洞村的中心位置——观合楼及排屋。据《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册·凤岗篇》记载,观合楼于1927年由华侨蔡官合所建。由一座碉楼和二栋排屋构成,三合土夯筑结构。该建筑是目前凤岗最具有代表性,保存最完整的碉楼。
经过修缮之后,人们可以进入碉楼参观。迈进门后可见,一楼悬挂着数十张展板,凤岗排屋楼的介绍跃然纸上。张飞雁介绍道:“一楼被设为陈列馆,让到访的人们能从文字中了解下排屋楼的历史。”拾级而上,每一层的墙壁都设有枪眼,墙面宽12米,每上升一层递减8厘米。
“凤岗碉楼的建筑风格明显受到了国外建筑风格影响,比如有大量的浮雕图案、英文名字。而碉楼的塔顶,则是既有中国式屋顶建筑造型,也有西方庭院式阳台屋造型。”韩萃萃笑着说道,凤岗碉楼建筑模式还被称作“上身穿西装,下身穿唐装”。
斑驳褪色的夯土墙壁,岁月砥砺的石板小径,隐现着昔日的殷实和如今的冷清。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碉楼及其排屋由于无人居住已尽显衰败。为保护碉楼,有关部门给每座碉楼装上了防雷措施,并悬挂“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的标识,以防人为破坏。但由于排屋楼分布较散,不利于成片开发为旅游资源,排屋楼的未来仍在摸索阶段。
涉水
仿龟而建水围村堡
被誉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的历史文化名镇虎门,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寻幽探古、旅游观光。销烟池旧址,古木参天,碧水悠悠,映照着历史的沧桑;虎门炮台雄踞珠江口,青山碧水,山势巍巍,珠水浩荡。而在离威远炮台约20里开外的白沙村,一座仿龟而建的村堡,已被纳入东莞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研究虎门历史文化的“活标本”。
出虎门火车站(地铁站),沿莞太路—白沙大路北—白沙中心北路前行,只需8分钟的车程就能找到导航定位的“逆水流龟村堡”,可是道路两旁齐刷刷的平房,丝毫不见村堡的身影,等到指示牌的出现才寻得村堡的入口,颇有“云深不知处”之感。
来到入口,豁然开朗,环绕村堡的是18米宽的“护城河”,一潭碧绿如玉的溪水,将村堡与外界隔开,故又名“水围村”。村堡四周,是高6米、厚0.6米的青砖构筑的护墙。村堡只有一个入口,宽度仅容二人行过。走进正巷可见,巷道笔直,从南至北横贯东西4条巷。据《东莞风情录》记载,“逆水流龟村堡布局取行如龟,祈求长寿永久”。堡内巷道、房屋和水渠分布均依龟腹甲的形制而建成,成“丰”字状。
年逾八旬的郑国强是村堡居民加管理员,退休后回到村堡的他,对村堡的研究已有三十余年。谈及村堡的布局,郑国强拿起自己养的乌龟,以此为型讲解:“龟首为正北楼,更为具象的是北墙外墙青砖墙面上镶嵌三块呈三角状分布的竖向长方形红砂岩石,代表龟之双眼及鼻。龟的后足明显,是向南凸出的东南炮楼和西南炮楼。龟的前足则是正东楼、正西楼,很形象地表达灵龟逆水而上时龟足伸出龟体的姿势。龟尾则是南面入村的小桥。”
缘何会建造这样一座村堡?
据《白沙志》记载,该村堡由郑瑜创建。郑瑜,白沙人,因御敌有功,擢升为户部主事,累晋为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后任江南太平府知府,太仆寺少卿。《虎门镇志》有云:“崇祯末年,据传郑瑜解银上京,途中遇贼劫,他寻机毁船沉银,劫后捞起,闻崇祯帝自缢,遂回家乡白沙,因恐世乱祸延乡里,在村外大兴土木……营造城堡村廊。”
村堡内共有72间大小统一的青砖瓦房,寓意龟的鳞甲。“每一里都有三户民居,民居相连,之间没有隔开,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普通百姓,房子都是紧挨着的,体现了村堡村民团结一致的精神。”郑国强说道。
随着虎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少村民开始走出村堡,村堡的居住功能开始淡化。2016年,东莞开始投入资金对逆水流龟村堡进行整体的修缮,修复效果已初见成效。郑国强介绍,修缮工作预计今年年底便可完成,村堡往后将作为景区对外免费开放。
在此之前,这座藏在都市的村堡已经吸引了不少游客、团队自发前往“探秘”。莞邑风采文化保育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之初,就以弘扬东莞优良传统文和服务群众为宗旨,组织行走、导赏、讲座、展览等活动。该服务队队长祁凯俊本身对逆水流龟村堡独特的建筑手法就很有兴趣,在研究之余,他还计划组织一场“行逆水流龟”的活动。他介绍道:“村堡的建筑保存得很好,在行走过程中会穿插讲解村堡的历史及建筑风格,让大众了解东莞的传统文化。”
手记
“活态保护”
为乡土重聚人气
一个半月,8个镇街,8处古建筑与村落,一路走下来,感触颇多。像我这样一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人,对莞邑的乡愁还不甚理解。但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聆听了他们的故事,至少我感觉到他们对于自己的家乡和文化是由衷地热爱。所谓乡愁,不外如是。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一书中提到,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这里留下了各自的记忆:建筑、院落、街道、社区及相关环境。因此,城市既是经济成果,更是文化结晶。保存住城市的记忆,才能保留住城市的“根”。
事实上,传统村落的巨大价值正日渐被人们知晓和重视。古建修缮、原址重建等保护性措施,让蒙尘多年的景观渐渐恢复光彩。中堂黎氏大祠堂历经7次维修,基本维持原貌,保留了明、清、民国时期的风格特点;原址重建后的厚街鳌台书院,在文献草图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建和扩充,肩负起多元的文化功用。
“在我心里,乡里间和睦、融洽的情感是村落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南社村民的一席话道出了村落发展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一面。南社古村里,不仅有游客,还有村民当起了景区的工作人员,古建筑被活化为民俗、工作室、陈列馆等,人的参与成了活化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形体只是传统村落的外在,如何让古建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让村落重新找回“人气”?应是古建筑、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课题。
通过此次实地走访,不难发现传承保护并没有通用模式可寻,不同村落的保护都有各自的特点。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普通民众,都在脚踏实地去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或许会有另一番景象。
新闻推荐
执法人员对服装商品进行质量抽查检验。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敖转优通讯员/黄艳平)为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服装类商品质量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