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凤来看凤凰 古迹传奇话沧桑
凤凰山 马文荣 摄
凤来村全貌 梁文栋 摄
五马连峰山 马文荣 摄
■ 梁 媛 传说远古年代,潭水众山是凤凰飞翔、凤凰栖息的地方。神奇的仙女洞里,至今仍回旋着仙女的歌声。阳春潭水凤来村,相传是凤凰朝阳的吉祥之地,辖内的凤凰山、旗鼓岭,是传说中的朝阳凤凰地形。这些美丽传说,让我对人们眼中的这块风水宝地充满了想象。初秋的一天,我跟随市文联采风团,到这里采风,感受当地独特的山水风光,挖掘人文历史内涵,用笔触和镜头来捕捉古村的“高颜值”。
凤凰传说
车在山道上匀速行驶,车窗外,是碧绿的山,碧绿的水。山顶上,水雾蒸腾,如同仙境。山脚下,散落的农家房屋,深的绿浅的绿的田野,给人世外桃源之感。
来到凤来村,凤来村籍的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谢圣略先生为我们当起了义务讲解员。他指着墙上的大幅宣传专栏,向我们简单介绍凤来村的前世今生:古村坐落于阳春潭水镇凤凰山旁,因山得名,村里的“凤凰朝阳风光”,是阳春八景之一。“凤来”为古地名,取“有凤来仪”之意。相传明朝时已存在,民国时为凤翔乡,建国后,名为凤来大队,延用至今……
为了让我们对古村的山势地貌有更直观的了解,他领我们走上高处,指着对面的山峰对我们说:“你们看,前面就是凤凰山,低一点的山峰是凤头,对称的山峰是凤凰翅膀,后面的山峰凤凰尾巴……”
凤凰山流传着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在凤凰朝阳风光北边的云雾岭有一个鸾凤殿,居住着一对凤凰母女——“凤凰姆”和美丽的小凤凰。小凤凰体型不大,娇小玲珑,其出生地云雾大山是当地的最高山峰,山以高为贵,小凤凰是高贵的凤凰。长大后,小凤凰一直在凤来一带自由自在地飞翔。
后来,从西边飞来一只体型硕大的凤凰——冲霄凤。因倾慕小凤凰的美丽和高贵。每当太阳升起时,小凤凰朝阳飞翔,大凤凰也迎着朝霞飞翔,形成了凤凰朝阳的美丽景象。凤凰朝阳的地方,叫五朵莲花地,是由观音莲座边上的五朵莲花变成,莲花四季盛开。五朵莲花地是双凤朝阳必经之地,为观赏莲花,双凤在朝阳时常常慢飞盘旋在五朵莲花上空。因此,站在五朵莲花地上,迎接凤凰朝阳的传说,一直在潭水大地上流传,成了今天的凤凰朝阳风光。
远古年代,真的有两只凤凰在潭水一带朝阳飞翔吗?美丽的传说引领我们陷入美丽的遐想中。而眼前高低起伏、云雾缭绕的山峰,似乎也幻化成两只腾云驾雾的凤凰,惟妙惟肖。
古老的山上建筑
观赏完凤凰山,我们发现村庄里连片成群的“石寨和石屋”掩映在半山腰上。谢先生说,阳春地处边远山区,匪患甚烈,新中国成立前,几乎每隔10年左右,就有一次较大的匪患。地处喀斯特地貌的凤来村,经常有土匪侵袭村民。为避匪患,村民走进山中,构建石屋和石寨集体自保,形成了以洞为“屋 ”,以山为“寨”的临时住所。新中国成立后,村民过上没有匪患的安定生活,这些“石屋”“石寨”就渐渐荒废了,但大规模的“石屋”“石寨”遗址群,成为古村落独特的风景线。
石寨的前身多半是古城堡。据说冼夫人在潭水生活13年,俚人居住在山上,并在山上建军事建筑——古城堡,防战避乱。古堡依山而建,四壁牢固,多配有碉楼。相传凤来村的正中石古堡,为冼夫人时代的军事城堡,我们随谢先生来到正中石古堡。古堡位处龙头山南边山脚,据说当年,每到夜间巡逻报更,更鸣四野,村民称为“更楼”。至明朝,为吴氏家族所用,在城堡的基础上建成石寨,占地约6600平方米。山顶有一草坪,建有私学,供吴家子弟在匪患严重时上学。后来,石寨被土匪攻破,吴氏惨遭灭族之灾,至清朝曾被广西狼兵用作兵营。清末民初,正中石古堡被石头塘自然村利用修建成石寨,防匪避乱。如今的古城堡,只剩下长方形的古老围墙和炮楼,墙内房屋已经没有踪影,野草丛生,满地的瓦砾、青砖和陶瓷碎片等遗物,见证了数百年的沧桑历史,也记载了多变的世态民情。
集防御、居住和生活于一体的石屋、石寨和古城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防匪避贼建筑,与开平的“碉楼”、客家的“围屋”齐名,被誉为广东省三大防匪避贼的典型建筑。
神奇的仙女洞
从古城堡遗址走出来,我们继续在村庄四周游览观光,行到一片草地,被一棵葱茏劲秀、盘根错节的古树吸引,大家纷纷与古树合影,有的甚至爬上树杈,摆出各种姿态拍照取乐。听说石咀自然村的东北角有一个仙女洞,我们又兴致勃勃前往。仙女洞位于半山腰,我们沿着杂草丛生的山路攀爬,绕过挡道的大大小小杂石,来到仙女洞前。仙女洞是一个岩洞,洞前崖壁怪石嶙峋,长满青苔。有一深潭,潭水碧绿。洞内幽深、蓄水,钟乳突起,形态奇特,不时有水滴滑落,叮叮咚咚。季节虽是秋,但天气依然炎热,不过站在洞前,却让人感觉清凉无比,心旷神怡。
相传此洞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会有仙女在此唱歌,故名仙女洞。洞内有一个仙女房,为仙女常年居住的地方。仙女房前有三个小水池,常年有水,水体清澈透明,仙女以水为镜,大池被称为仙女镜池,小池为仙女洗脸盆。洞口有一块石浮出水面,刚好能站一个人,是仙女洗头的地方,村民称为仙女梳洗台。相传仙女常邀请天上的神仙到仙女洞聚会,高兴时仙女就站在梳洗台为神仙们唱歌助兴。当时洞口并没有桥,仙人们为便于观看仙女唱歌,建议在洞口搭一座桥。其中一个仙人口吹仙气,用仙气把山上的一块大石搬来,此石不大不小,刚好镶在两石头之间。于是,仙人们站在桥上把酒言欢,欣赏仙女美妙的歌声,此桥后来被称为“仙人桥”。
村民说,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都听过洞里的仙女唱歌,大胆的村民还进去看到仙女的美丽身影,看见仙女站在梳洗台上唱歌,但不惊扰她。仙女也不怕人,假装没看见,歌照唱。又说,至今走进洞里,还能隐约听到洞里回旋着仙女的歌声。
这美丽的传说,为仙女洞蒙上了神奇的色彩。我们在洞前流连,山中景色优美,绿树婆娑,洞穴风光奇特,摄影家们不失时机地用“长枪短炮”将周围美景收进镜头。美术家们支起了画架现场写生。作家们则在山水间徜徉,寻找创作灵感。
从仙女洞下山来,巧遇一户农家新居进伙,邀我们共尝酒席。于是我们一群人,在锣鼓声中,喜庆舞狮的热闹里,饱餐了一顿农家喜宴,才高兴地踏上归途。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翁丹萍)8月17日,开平市首家“劳动者港湾”在建设银行开平支行举行揭牌仪式,正式对外开放,向社会公众提供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