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医路前行
[摘要]首个“8·19”中国医师节走进阳江市中医医院
邹培源带教科室年轻医生。
内三科日常查房指导。
传统闪罐疗法。
郑光宪带教年轻医师。
黄干给患者诊疗。
导 语
医师,在人们眼中,是一个既神圣却又神秘的职业,2018年8月19日,是第一个中国医师节。在这个节日来临前,阳江市中医医院的心血管科、康复科、脑病科经省“十二五”重点专科验收合格,也是阳江市本次仅有的三个省级重点专科。为此,记者特意用一天的时间跟随了三位从医多年、经验丰富、医德优良的老医师,亲身体会他们的繁忙与无悔。
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邹培源:
医师的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都要过硬
在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是最早成立的“老牌”科室之一,新的患者一早从城乡来院求医,老的病号也回院复查,在市中医医院院区鼎沸的人声伴随下,心血管科亦迎来最忙碌的时段。“今年是我在市中医医院工作的第21个年头,我也是科室最老的成员了。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求业务能力过硬,心理素质、应急能力也必须强大。”在为病人开方治疗的间隙接受采访的邹培源,为了不影响患者求诊,只得在科室门诊旁找了一处安静地方接受记者采访。
抢治心肌梗塞,紧抓前60分钟
邹培源今年44岁,是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的主任。1997年,他从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就选择了阳江开启自己的行医之路。2012年10月,邹培源离开家里年幼的孩子,只身来到心血管病的行业翘楚北京协和医院,开始他长达两年时间的心脏介入治疗学习。从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回来后,邹培源马不停蹄,带领科室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这也是阳江地区首批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学科之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且多数是急重症,特别是心肌梗塞作为冠心病的一类重性疾病,病患者近年来趋向年轻化。”邹培源对记者说,由于现代生活水平改善,高血压、高血脂的肥胖人群增多,加上工作压力大,熬夜、抽烟等因素,导致一些人在40多岁就突发心肌梗塞。去年他们科室住院治疗病患达3000多人,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就有180多例。
“为心肌梗塞病人治疗,最重要的一环是在其发病早期充分持续开通血管。”2017年,邹培源带领心血管科,与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等科室医师共同创建胸痛中心,确保心肌梗塞病人从进入市中医医院大门起60分钟内打通病人血管,此举明显提高了医院对危急重性疾病的救治能力。他表示,在前60分钟内打通血管,心肌梗塞病人术后的心功能得以明显改善,心再绞痛、血管再狭窄的概率大大减少,一般7天就能出院。若是以前,不仅住院三四个星期,错过前60分钟最关键的治疗期,还可能留下后患。
身兼多职要务,科室走在前列
目前,心血管科拥有广东省名中医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高年资住院医师4名,科室医师总数14名,护士28名。这么庞大的一个科室,作为科主任,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才能管理好这个团队。而同时,作为一名心内科专家,又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因为邹培源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治和心肌梗塞介入治疗,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慕名而来。在科室的管理和患者的诊治中,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飞逝。21年时光匆匆,心血管科汇聚了邹培源最好的青春年华,这里曾接进各种各样的心血管病患,又送走了一批批大病痊愈、笑着挥手告别的男女老少,也让他见证了科室许多技术、人才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飞跃发展。“现在,我们科室医师的平均年龄在33岁左右,最年轻的医师仅20多岁,新老交替已经顺利完成,年轻的医生在名老中医的引领下,也已经堪当大任,在日常的诊疗活动中,中西医结合治疗产生了良好的协同作用,我们科室的心血管技术和省级的医院的差距也不大了,以前一有心血管重症就要跑去广州的情况,再也不可能出现了。”他自豪地说道。
市中医医院脑病内科主任黄干:
对病人要真诚以待不设“套路”
市中医医院脑病内科主任、脑病中心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医学领军人才、市管拔尖人才、市政协委员……在黄干的心中,医师才是他在这些称谓背后的真正身份。作为阳江市中医医院年轻一代的科室领头人,他始终坚持站在病患角度,满怀真诚之心行医治病。一位又一位患者的康复,给黄干带来的,是他一直追求的报酬——医者的价值。
中医世家出身,业务能力过硬
门诊时,黄干总能用一口流利的阳江话与病人交谈病情,乍听也不会想到原来他不是阳江人。“我是茂名化州人,爷爷、爸爸、叔叔都是中医医生,在当地还算是有名的医师。”他告诉记者,自己在中医世家长大,从小就深受中医医学的耳濡目染,梦想将来能当一名医师。由于向往学习西医先进医术,而且还能结合中医传统技术,取长补短,黄干大学期间在广东医科大学就读临床医学专业。2000年本科毕业后,他来到市中医医院工作,在阳江一呆就是18年。
2011年,市中医医院脑病内科正式成立。在科室主任黄干的带领下,脑病内科成立连续六年获得医院年终总结评比特等奖及最具进取精神科室奖。该科室共设床位90张,去年住院治疗病人超过4300名。除了刚验收合格获得的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称号,该科室还享有阳江市工人先锋号、阳江市青年文明号、党员示范岗、医院示范科室等多个荣誉称号。
身处一线为人治病,黄干仍不忘研究与管理,曾主持和参与科研立项国家级二项、省级一项、市级五项,他个人曾获得阳江市十大杰出青年、阳江市振兴发展好青年、阳江市首届最美医生,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最具管理能力科主任、对学科建设杰出贡献人物、业务标兵、廉洁诚信好医生等多项荣誉称号。
抢救中风患者,紧盯前6小时
建科7年来,脑病内科坚持走“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道路,诊疗范围包括脑血管疾病和癫痫、帕金森、脑炎、痴呆等多种疑难病症,是粤西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脑病中心。该科室重视神经亚专科建设及相关人才培养,设有神经电生理中心,成功诊治大量神经系统疑难疾病,重视绿色通道建设,广泛开展脑血管病介入造影治疗。自2015年开始,该科正式开展脑血管介入造影技术,目前进展速度良好,至今脑血管造影共约400余例,介入治疗100余例。
脑血管疾病多种多样,而我国死亡率、致残率排名首位的疾病就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并发症多的特点。黄干带领的脑病内科就是面对中风患者的一线科室。他介绍,脑卒中发病前期往往会出现一些预兆,比如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或是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的情况;或是患者突感眩晕,摇晃不稳。
“这些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发现。”他指出,如果脑卒中患者能够在6小时内得到及时救治,大脑受损的概率就会降低,可有效减少残疾及死亡的发生。反之,拖延救治时间会对大脑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增加死亡风险。
黄干带领科室医务人员遵循“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的原则,为患者争夺救治时间,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积极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并筹备打造脑卒中急救溶栓地图,整合全市具有综合救治急性脑卒中能力的医院,打造覆盖全市的脑卒中“6小时黄金急救圈”,缩短脑卒中发病救治时间,使脑卒中病人在最短时间内被送到有溶栓能力的定点医院进行规范化救治,同时帮助患者及家属快速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
真诚对待病患,敢于担当克难
作为脑病内科的主任,黄干的医术声名远扬,许多来自化州、高州、电白、恩平的病患者慕名来看病,一些中山、外省的脑病患者也专程赶来。“这一点跟我们科室的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之前很少有外地人来看病,今年感觉多了很多。”他认为,行医除了要求医术精湛,业务能力过硬之外,最重要的是真诚对待病患,问诊、号脉、开药,每个环节都不额外思量其他利益,不给病人设“套路”,而是以他们的身体健康为根本。
真诚,是黄干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研修一年的珍贵收获。“协和精神就是对病人保持真诚,我感受到这种精神,也带领着科室的医师学习、践行这种真诚态度。”黄干对记者说,他们科室从来不主动提出因病情难而将病人送至广州或其他医院进行治疗,一是他敢于带领科室医师攻坚克难,千方百计地通过业务知识、专家疑难症讨论等为病人积极治疗,年轻的医生借此机会看到治疗全程,能够快速成长;二是大城市花销大,如此一来也减少了病人家里的经济负担。
另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黄干还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中医传承的重视。从北京学习回来后,他就开始请省名老中医林英基每周带着年轻医生查房巡诊,借此传承中医精髓。
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郑光宪:
让每个病人康复是我们的追求
周一的一大早,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郑光宪的门诊室内已经挤满了前来找他就诊的患者,而郑光宪正熟练地帮一个失眠患者扎银针,听着患者说最近失眠问题改善了不少,郑光宪的脸上展出了由衷的微笑。“我当年选择从医就是想救死扶伤,医病治人,看着这些病人能在我手中康复,就是我开心的时候。” 郑光宪告诉记者,也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作为康复科带头人的他,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多年来兢兢业业,将康复科建设成为了粤西地区规模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运用中医传统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多功能学科,而最近,康复科还评上了广东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
注重自身学习,热心言传身教
从业二十多年的郑光宪现在已经是阳江市名中医,他还记得自己从广州中医院大学针灸专业毕业后回到市中医院的情况:“那时候,康复科还只是一个门诊科室,医生护士加起来才四个人。科室缺人、缺设备也缺技术,没办法,我就经常和同事们讨论病例,抓紧业余时间看书学习,争取一切可以外出学习的机会来提高业务水平。” 郑光宪回忆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郑光宪很快成为了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后来当上了科室主任。这期间,除了多次在省里进修外,郑光宪还曾到北京医科大学中法疼痛治疗中心进修,跟随广东省中医医院符文彬教授师承学习。
作为康复科科室学术带头人,郑光宪医理论功底深厚,熟读中医古籍,从中吸取精华,在理论研究、诊疗技术等方面有独特见解。尤其擅长运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特别是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脊柱相关疾病、眩晕症、失眠症、焦虑症、面瘫、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等疾患的诊断和治疗。他主持的广东省中医药局“热敏灸干预围绝经期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科研成果还获得了阳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除了自身学习外,郑光宪作为专科带头人还力行言传身教,指导科内年轻医生,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科内医生,积极推动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人才梯队的建设。同时,作为专科带头人每年到下级医院指导开展专科建设10次。近三年有多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开展的针灸方法治疗失眠症技术、龙氏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技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获得患者好评。
积极招揽人才,加强队伍建设
近年来,医院康复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特别是2011年,市中医医院迁至现在的新址后,科室建设和发展有了一个质的飞越。医院对康复科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场地。
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入手,郑光宪说:“我们是落后地区,招揽人才不易”。医院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事业留人”,这些新来的医生过来后,科室会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科室发展计划,结合不同人才的发展特点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实施,科室根据业务开展的情况设立现代康复治疗组、传统中医治疗组。除了必须要参加的三年医师培训,医院还每年让医生护士去上级医疗单位进修学习。除了医生,科室还对护理人员开展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系统接受培训的比例达80%以上。除了系统学习,郑光宪也非常注重从日常工作中学习和积累经验,每周都开展大查房,每周四开展业务学习会,在科室中开展病例交流学习。
正是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郑光宪的带头努力下,康复科打造了一支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科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扩大医疗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过几年重点专科的建设,康复科人才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日趋合理。康复科现有医务人员15人,护理人员13人,当中4名为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7人。形成了以名医、高徒及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保证了建设重点专科后继有人。
努力钻研技术,提升服务质量
“我们作为医生,一生执着的就是救死扶伤。而努力钻研技术,提升自身水平,最根本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 郑光宪表示。 科室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狠抓医疗质量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致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经过几年的重点专科建设,康复科硬件条件不断提升,床位现有60张,近1700平方米的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区及住院病区,满足临床需求。
而在技术方面,康复科发展成为以中医传统疗法为基础,广泛开展针灸、龙氏正骨、雷火灸、小针刀、腹针、中药薰药、穴位埋线、火针、刺络放血等特色疗法,同时结合运用现代康复诊疗手段如功能评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认知训练、吞咽治疗等,在中风病、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头痛、失眠症、焦虑症、面瘫、眩晕症及脊椎相关疾病如颈椎病、腰腿痛、骨关节病等诊断治疗、康复上独具特色,并在地区保持领先水平。其中,针灸整合方法治疗失眠症技术、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技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取得患者好评。经统计,近三年专科住院及门诊专科病种中医治疗率达96%。
■ 策划统筹/许倩 ■ 文字/许倩 张敏 ■ 图片/市中医医院提供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谭锦波)近日来,恩平市普降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累积雨量大,而未来仍有持续强降水,防汛形势严峻。为进一步做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