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江海区)十二项三年行动计划》系列解读之环境保护篇: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用铁的手腕换天蓝地绿水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大气、水、土壤等各类污染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渐渐让“环保”这个词成为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增加了一个词“美丽”,“美丽”如何实现?污染防治就是最重要的抓手。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高新区(江海区)作为江门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污染防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常态工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曾反复强调,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努力推动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稳步改善,让高新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高新区(江海区)打好环保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高新区(江海区)将在三年内抓紧抢占污染防治攻坚战制高点,集中优势力量,打好几场标志性战役,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质量取得标志性改善,初步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格局。同时,长期持续深化污染防治,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实现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文/傅雅蓉
A
工业、生活“两手抓”打赢蓝天保卫战
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在高新区(江海区)从未停止,今年,该区更是打出“组合拳”,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2018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环境质量已总体好转,各类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1—6月该区在十一中的大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空气达标率91%,与2017年相比上升5.4%,六项污染物指标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市排名第3。今年以来,该区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综合整治,扬尘治理得到加强,扬尘精细化管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目标: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PM2.5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开启迈向空气质量改善第二阶段目标(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PM2.5低于25微克/立方米)。
解读: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而引起公害的人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型工矿企业。所以接下来三年,高新区(江海区)一方面将压减燃煤,扩大清洁能源利用规模,完成集中供热项目主体工程,推进全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和天然气管道建设,另一方面,还将治理工业锅炉,停止新、改、扩建燃煤等高污染燃料锅炉,开展生物质锅炉的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完成22家涉挥发性有机物县级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整治任务。
除了实施工业环保改造之外,高新区(江海区)还将以“绿色出行”“绿色生活”为抓手,加快推广纯电动公交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实现公交电动化,新增或更新的出租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治理柴油货车污染,强化施工工地管理和运输扬尘管理,督促工地落实“六个100%”等扬尘管控措施,制定车辆密闭技术规范,完成水泥制品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露天焚烧。
B
建立长效机制水污染防治实现常态化
黑臭水体整治、河道禽畜养殖整治、河道“五清”行动……今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下足了功夫,更利用河长制打通了水污染治理的各个环节。据了解,高新区(江海区)共有大小河流79条,设置河长95名,其中区级河长7名、街道级河长29名、村级河长58名。目前,该区已全面建立区、街、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实现全区河流河长全覆盖。
今年以来,该区全面开展河长制“五清”(清违、清障、清淤、清漂、清污)专项行动,这是落实河长制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五清”专项行动,到今年6月底,清障、清淤、清漂、清污已见成效,年底全区将基本实现“无非法排污、无成片漂浮、无明显黑臭、无行洪阻碍、无违章建筑”。
目标:优良水体比例明显提升,确保潭江流域水质稳定达标。2018年城区麻园河、龙溪河黑臭水体全面消灭黑臭现象,到2020年,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建立完善入河排污口管理系统。建立健全黑臭水体整治长效机制,省、市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
解读:面对水体污染,要治理也要预防。如何保护已拥有的优良水体?该区计划通过水陆统筹,强化源头控制,突出上下游、干支流水污染联防联治,分流域、分区域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同时,西江流域持续抓好水质保持提升工作,禁止新建排污口。全区还将组织开展湖泊污染专项治理,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此外,在规范排污方面,该区将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并对非法设置或经过整治后仍无法达标排放的入河排污口,依法依规予以清理整治,推进城市建成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到2020年实现旱季生活污水无直排。
潭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和黑臭水体治理一直是全区乃至全市的重点工作。接下来三年,在潭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方面,高新区(江海区)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格落实养殖总量控制和减量措施,2018年养殖总量控制指标于9月底前落实到各相关街道;2020年养殖总量控制指标应于2019年底前落实到各相关街道。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强化流域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方面,该区将综合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清理整治黑臭水体沿岸排污口及沿岸垃圾、水面漂浮物、河床底泥。2018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主体整治工程并开展初见成效评估。到2020年,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建立健全黑臭水体整治长效机制,实现水污染防治常态化。
C
严格管控土地多措并举清除固体废物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是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之一,高新区(江海区)作为江门工业发展核心区域,在土壤污染防治上将考虑该区自身的特殊情况,把治理重点放在农用地分类管理保护和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方面。
对于固体废物的管理,高新区(江海区)将在接下来三年加大力度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行为和开展危险废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资源重新整合利用,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和分类回收。
目标:土壤污染方面,基本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有效防控土壤环境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及人居环境安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固体废物管理方面,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高发态势,到2020年,全区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100%,全区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村庄保洁覆盖面和行政村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解读:全面治理,首先要全面排查。接下来,高新区(江海区)将围绕已发现的重点土壤污染区域、污染源影响区域和问题突出区域,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并协同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调查。以电镀、制革等12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区内22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及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同时,对中轻度污染耕地实施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对重度受污染耕地实施严格管控。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
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方面,该区将深化“清废除患2018”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各类固体废物及非法堆存倾倒点的排查和整治,重拳打击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违法犯罪。同时,深化危险废物排查整治,全面排查工业园区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充分利用水泥窑、工业窑炉等设施消纳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构建以水泥、建材等行业为核心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体系,提升工业“三废”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组织开展快递业产生的废物减量化行动,减少白色污染。
D
重拳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快推进“厕所革命”
畜禽养殖污染一直是农业污染治理的一道难题。早在2016年,高新区(江海区)就开始进行了重拳整治,印发了《江海区畜禽禁养及整治工作行动方案》,明确了整治内容、目标和责任,建立倒逼机制落实任务,完成了许多黑臭水体流域附近畜禽养殖场的关闭、搬迁工作。
去年来,全国范围内开启了新一轮“厕所革命”,高新区(江海区)紧跟步伐,对全区公共厕所进行新建、升级、改造。目前,该区已新建或改造公共厕所26座。农村公厕的升级改造与城区正在同步进行。
目标: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2018年达到66%以上,2019年达到70%以上,2020年达到75%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2018年达到72%以上,2019年达到82%以上,2020年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到2020年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全面普及乡村旅游区等公共厕所。
解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该区将实行畜禽养殖总量与区域双控制,严格执行禁养区环境监管,逐步扩大禁养区范围。推行现代化高效规模养殖场,减少散养户数量。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执法监管,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实施在线智能化防控并纳入农业和环保部门监管平台。
同时,加快推进“厕所革命”,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粪污治理,全面普及乡村旅游区等公共厕所。建立健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有效衔接生活污水处理,推进厕所污水和粪便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此外,该区将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快高效缓释肥料、液体肥料、水溶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的应用,开展化肥深耕、机械施肥试点,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进病虫疫情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环境友好型种植业,实现种植业生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
E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助力环保攻坚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城市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年,市长刘毅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江门要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狠抓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产品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加快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了,污染减少了,环保自然成功。近年来,江门市深化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出台鼓励自主创新政策,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提质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等方式构建起以江门国家高新区为核心,统筹创新活跃区域的“1+6+N”自主创新格局。接下来,高新区(江海区)如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助力环保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给出了答案。
目标:依法依规淘汰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和企业。2019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区“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工作。全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解读:该区计划从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和企业着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现有化工、玻璃、制革生产企业实行搬迁改造。到2018年12月底前,对区内所有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大及人口密集区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玻璃、制革生产企业,开展新厂区建设或关停退出。
同时,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通过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对各类“散乱污”工业企业实施分类处置。
工业绿色化循环化升级改造也将同步进行,以传统工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深入推进高耗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和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制造业高效清洁循环低碳发展。
展望
补齐短板实现环境持续改善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役之一,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打好环保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四减四增”,要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潭江水质攻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高污染高排放行业企业淘汰、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六场标志性战役,加快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大幅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性改善。
到2020年,完成上级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PM2.5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城区2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现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
“不管对企业还是老百姓来说,环境保护都至关重要。”江门广悦电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康原彬对《高新区(江海区)打好环保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赞不绝口。他表示,虽然对于企业来说,环保的标准严格了,短期内进行升级改造会有一定的支出,但改造后能源消耗量降低了,成本也就降低了,长远来看,是非常有利的。
新闻推荐
彭章瑞率队督导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时要求: 按时按质推进 巩固整治成果
江门日报讯(记者/李雨溪)7月10日上午,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率队针对辖区黑臭水体征地拆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