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召开,主动作为牢牢把握“台山机遇” 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南方日报 2018-08-02 16:29

台山提出,要建设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其中,工业新城作为产业核心载体,将加快聚集更多优质创新要素,在今年创建成为省级高新区。图为工业新城配套区。工业新城供图

近年来,台山围绕“兴业惠民、治吏减证”的有关要求,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农业生产、全域旅游、城乡建设、民生事业等方面的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7亿元,增长10%;旅游收入增长24%;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超100%;建成一批“悦读馆”、自助图书馆、基屋文化综合务中心……

7月31日,中国共产党台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台山市委书记李惠文代表台山市委常委会作讲话。会议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台山市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把握“台山机遇”,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戴惠甜

创新驱动

年内专利申请量要超1000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原动力,产业园区是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台山提出,要建设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其中,工业新城作为产业核心载体,将加快聚集更多优质创新要素,在今年创建成为省级高新区。同时,台山还扶持双创示范基地,加快工业新城、工匠文化创意两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充足发展动力。

持续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基础。对此,台山力争年内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28家,市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增至1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达到55%以上。此外,台山还要继续实施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年内专利申请量力争超1000件,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

创新驱动的背后是人才驱动。为培育适应本土产业发展的人才,台山将打造职教之城,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广东省社区教育试验区加快培英职校新校区(市职教中心)建设,完善新宁学院旅游人才、培英职校现代制造、厨艺学校国际厨点三大培训基地,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筹建高等院校,推动设立海洋工程产业学院。

深化改革

打造项目审批“高速公路”

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台山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发力,行政审批更加规范,商事制度改革效果显著,激发了市场和企业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接下来,台山还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其中,在审批方面将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并联审批,推动土地取得、规划建设、综合服务等事项集成办理、联合验收,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联合审图制,打造项目审批“高速公路”。

同时,台山要规范操作标准,持续优化“1+3+N”清单动态管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实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清理取消无法律法规规定的“奇葩”证明,持续简化各类办事手续。完善中介服务,建立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着力解决中介服务资源不均、地方保护个别垄断等问题,打通群众办事“中梗阻”。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将引导和推动台山经济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台山将探索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和评价体系,在共性指标的基础上,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起点差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进行考核。北部产城融合中心侧重考核工业发展、科技创新、土地产出、对外开放、环境治理等指标;东南部战略湾区中心侧重考核经济增长、单位能耗、城镇水平等指标;西南部生态旅游集散中心侧重考核环境质量、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全域旅游、农业发展等指标。

实体经济

今年技改投资达到37亿元

实体经济是台山发展的筋骨,也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晴雨表。会议指出,台山要坚定不移发展工业,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着力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台山明确,要培育汽车配件、智能制造、清洁能源、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其中,以富华重工为龙头,形成分工协作、抱团发展的汽车配件产业集群;以中信重工为龙头,打造新的支柱性产业集群;以台山核电为龙头,打造清洁能源生产和配套基地;以特一制药为龙头,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做大做强;力促正威制造、喜德盛镁合金项目尽快开工,打造华南新材料产业基地。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对此,台山将以智能工厂、机器人应用、“互联网+”为重点,推动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确保全年实施5个以上超亿元技改项目,力促实施技改企业达到71家,技改投资达37亿元。同时发展数字经济,积极促进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到2022年,推动1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扩大开放

参与粤港澳世界级港口群建设

江门提出,要推动都市核心区、大广海湾区、生态发展区“三区并进”。其中,广海湾是台山实现腾飞、争先进位的机遇所在、希望所在。因此台山上下必须凝聚共识率先作为、高位推动、竭尽所能,将其打造成为粵港澳大湾区新增长极。

打通对接要道,是台山打造粵港澳大湾区新增长极的重要手段。以“三纵三横”交通网络为骨架,台山打造集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于一体的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全方位对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和珠三角干线机场。同时完善高速铁路网;打造快速公路网,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一小时通达网”;优化干线公路网,构建联结市内的“半小时生活圈”;建设空港物流网,参与粤港澳世界级港口群建设。

谋划对接项目将为台山发展提供支撑。台山探索推进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开发模式,实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谋划具体项目,依托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加强与港澳在现代农业、冷链物流等领域的合作,打造面向港澳的绿色食品供应地;加强与港澳旅游业界对接,共建高端滨海旅游与广佛肇、珠中江联合推出“一程多站”旅游线路,争取在川山群岛建设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和邮轮母港;引进港澳医疗养生保健资源,培育粤港澳健康服务基地;加快园区开发,着力发展清洁能源、精细化工、新能源汽车、滨海旅游等临港产业,用大项目来推动大发展。

乡村振兴

筹建珠西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台山将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确保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要夯实产业基础。台山将建设现代园区,加快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PPP实施进程,筹建珠西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推动省级鳗鱼现代产业园建设;实施品牌战略,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契机,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鼓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等共同营销,加快推广“订单农业+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佣+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台山还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提升工作,深入实施“七强八改九提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三年建设行动,分梯队、分类型创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

乡村振兴,需要延伸发展的内涵。台山提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年底,打造出端芬南粤古驿道“海口埠—梅家大院”民国风情和斗山镇“陈宜禧纪念广场陈宜禧故居—浮月洋楼”华侨文化两条美丽乡村精品路线。

区域协调

突破行政区划局限构筑“三中心”

缩小城乡、镇(街)之间发展差距是台山当前的紧迫任务。因此,台山明确,要突破行政区划局限,依据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来谋划具体定位,让每个区块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由原来单一发展模式的“跟随者”转变为各自功能的“引领者”。

其中,北部建设产城融合中心,按照“一轴两带、一城多园”的空间布局,推动台城、大江、水步、三合、冲蒌、四九、白沙与工业新城实现资源统筹、优势互补、产业同兴、民生共享,打造450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现代新城。

东南部谋划战略湾区中心,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大广海湾区的战略布局,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华侨华人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业高地和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

西南部则构建旅游集散中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岛岸联动、精品串连”为抓手,突出建好“一核两廊三片区”。“一核”,即突出川岛的旅游龙头地位,“两廊”,即打造“汀江华侨文化走廊”“海上丝路文化走廊”两大文化旅游品牌;“三片区”,即打造“滨海风光、田园生态、温泉养生”三大精品片区。

改善民生

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台山提出,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市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为政贵在行,民生重在实。台山每年要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台山要保障劳有所业,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民有所居;构筑环城快线,打通城市外环,谋划城区环线快速交通系统;修复文化老街,争取明年完成全市历史老街修复改造;培育新型城镇,持续每年推动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新型城镇。

同时,台山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点提升精神文明。其中,要完善公共文化,重点建好公益“悦读馆”和自助图书馆,铺开基层文化站以及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实现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而在创新基层治理方面,台山将推动便捷化服务,大力推行农村“农事村办”,实施社区“网格服务”,形成“市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实现群众办事“开门可服务、事务不出村(居)”,推动多元化共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深化镇(街)领导千部驻点直联制度,深入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推动“三官一师下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此外,台山还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打好防范风险攻坚战。面对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台山将守护好碧水,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打偷排现象,推进空气质量实现好转;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分类清单。

力争超额完成

百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今年以来,台山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台山上半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分别增长7.9%、13.6%、11.1%、12.1%,增幅均超过台山自定目标和江门市下达计划目标。

随着江湛铁路正式通车,粤港澳大桥即将通车,中开高速加快推进,深中通道动工建设,台山迎来“高铁时代”“大桥时代”“湾区时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接下来,台山将通过稳增长、促投资、暖企业、破瓶颈、保平安等方式,巩固好、发展好当前台山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良好态势。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稳定增长。对此,台山要在发展城市经济和旅游经济上下苦功夫,推动消费市场发展社大。台山要加快恒大名都、保利公馆等商住综合体,以及三合御山居、汶村星级酒店等主题酒店建设;加速发展站场经济;积极谋划珠西农产品交易中心,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加紧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丰富旅游产品,抓住旅游旺季,积极举办参与6场以上旅游推介活动,并开展鳗鱼节、温泉旅游文化节等活动,积聚人气,提升消费活力。

有效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促进投资。台山将突出抓好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台山将落实好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制度,力争超额完成104.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带动全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其次,台山还力促签约项目落地,落实招商引资联席工作会议确定的进度安排。此外,台山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分配和激励机制,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委托招商、活动招商、以离招商,力求在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上求突破。

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暖企业就是稳增长、促发展。台山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已经实施半年。接下来,台山要梳理出帮扶措施和工作目标的落实情况,深化“一企一策”工作,一步一个台阶,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服务企业工作不仅要关注技改投资、高企申报、创新平台、发明专利、科技型小微企业等硬性指标任务,更要聚焦企业的核心需求,集中力量协调解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推行“村推镇选市考察”

培养选拔制度

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台山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台山明确,要坚守政治忠诚,严肃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提高政治觉悟。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台山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认真落实广东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提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台山将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全市村居、村小组党支部书记进行摸底排查、集中培训。建立健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推行“村推镇选市考察”培养选拔制度,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复员退役军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教师医生返乡高校学生等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台山还从多方面吸收有文化、有能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参与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

为留住人才,台山将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待遇逐年增长机制,逐步提升村“两委”干部、村(居)民小组长、村务监督员的人均待遇。同时,台山将由组织部门研究制定基层党组织书记管理考核办法,适时选拔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镇(街)领导班子、公务员队伍或优先招聘为镇(街)事业编制人员。

此外,为全面推进作风建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台山将突出政治标准,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导向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堪当重任的优秀执政骨干队伍。激励担当作为,台山将为好干部撑腰鼓劲,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有舞台、受褒奖,建立健全党内外奖励激励机制和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不断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加强实践历练,台山鼓励年轻干部多到吃劲岗位磨练,建立完善储备、锻炼、培训、使用年轻干部的机制。

新闻推荐

鸿商巨贾隐聚龙

绿荫笼罩下的古村,昔日卧虎藏龙。大屋多为青砖两层楼房。内部布局楼底很高,令空间更加通爽。这棵古树盘根错节,是著名的景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