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旅融合如何做到“1+1>2”?

南方日报 2018-07-12 08:28

每周六晚上,潮州牌坊街上都有文化巡游节目。图为潮州大锣鼓表演。南方日报记者苏仕日摄

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

“全域游广东”南方号

关键词:旅游+

调研地点:珠海斗门、江门开平、河源、韶关仁化、肇庆、潮州

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后,文旅融合也加快了步伐。包括文旅融合在内,农旅、体旅等一系列产旅融合作为全域旅游中的核心要素,正在广东各地市展开具体的实践,在“旅游+”“+旅游”上做文章。如何通过产旅融合,做到“1+1>2”,是广东旅游高质量发展道路中绕不开的课题。

旅游+农业??

打造田园综合体

促产业融合发展

在珠海斗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的办公地点,一名从外地来的客人正向陈瑞东请教田园综合体的有关问题。自成功获选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后,半年以来,陈瑞东接待过众多前来学习的业界人士。

田园综合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平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陈瑞东是现任珠海市岭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在他看来,田园综合体关乎“三农”问题,将开启一二三产业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大产业,前景广阔。

总投资约27亿元的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目前正处于一期施工阶段。记者在现场看到,以休闲农业、文科科技体验、生态教育、养生度假为主的综合发展区“花田喜地”,其主体框架已经基本完成,预计年底开业。南药养生产业文化园也开始进入施工阶段,这里将带动当地村民种植有机中药材。

这一农旅结合的项目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斗门区石龙村党支部书记李悦强说,该村村民除了获得每亩2100元的土地租金收入外,还能获得房屋出租收入、部分土地作价流转收入、就业性收入、门票分红收入、农特产品纪念品餐饮经营性收入以及资产增值收入等,每户年收入超10万元。

除了珠海,河源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筹建中。酷派手机创始人郭德英的二次创业放在了总投资200亿元的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针对目前广东省文化水镇领域的市场空白,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依托老炉下水库、径背水库总计超过1400万立方米的供港一级水源以及埔前河和水镇内交错纵横的水系,通过官舫夜游、养生温泉、水上民宿、山水实景演出等一系列水上设计,打造亲水体验。该项目文化旅游和怡养社区板块拟年内动工,预计2020年开始营业。

旅游+体育??

办体育赛事

为城市形象加分

前不久,仁化的“丹马”获得不少点赞。“这是我跑过的最美的、极具特色的马拉松赛道。”仁化籍马拉松选手李红菊对家乡的马拉松赛道如是称赞。在各大旅游城市掀起马拉松赛事热潮的当下,仁化的“丹马”穿越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丹霞山,更具吸引力。首届“丹马”报名第一天,就有800多人报名;短短数天,报名人数超过3000人。

近年来,仁化在“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上展开探索。2017年以来,仁化先后承办或主办省级重大赛事4项、市级重大赛事3项、县级大型赛事4项,成功举办了2017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韶关·仁化站)赛事、广东省第四届自行车绿道联赛等。随着体育赛事的举办,仁化的知名度明显提升,旅游热度持续升温。2017年,仁化接待游客总人数951.28万人次,同比增长11.61%;旅游收入54.82亿元,同比增长11.70%。

今年3月起,肇庆将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定为“肇庆徒步日”,每场活动均吸引了5000多名市民及外地游客参与。徒步者从肇庆星湖牌坊广场出发,途经环星湖绿道、伴月湖公园、波海公园、七星岩景区等。肇庆市旅游局局长张丽文表示,自活动启动以来,肇庆市旅游热度也稳步上升。2018年“五一”3天假期,该市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亿元。

旅游+文化??

项目驱动

让岭南文化活起来

潮州是广东最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目前,在地文化体验已成为潮州古城中最精彩的环节。茶是潮州人本地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古城内外,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仅在门口稍作停留,主人便会热情邀请一同品茶。在步行街上,由潮州松发陶瓷开设的“生活体验馆”陈列了当地的特色瓷器,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参观购买。

古城能够活起来,与近期古城社区实施的提升整治项目微更新有关。潮州市政府专门成立古城街区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古城联席办”),负责协调推进古城项目,由各个街道作为其辖区内的微更新项目建设的业主单位,按程序实施建设,古城联席办组织相关专家全程参与,协同解决相关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区别于大规模的调整,微更新是在小规模、小尺度的空间下进行的改造。主要针对城市中一些相对破败陈旧的、消极的空间,通过小手段调整为积极的空间。这种更新尊重原有的城市肌理,并且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特质。

与小投入的微更新相比,江门开平的赤坎古镇项目堪称旅游业界文旅融合的“大手笔”,备受瞩目。2016年,开平市作为广东7个市(县)之一,进入262个首批公布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随后,以大项目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布局正式铺开。2017年3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60亿元的赤坎古镇国际旅游综合度假区项目建设启动。截至目前,该项目处于房屋征收收尾阶段。

赤坎镇是著名的侨乡,2007年5月该镇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至今,赤坎保留了大量中西合璧的华侨建筑,是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如何打好这张文化牌?“品牌在碉楼,功夫在赤坎古镇。”开平市市长邝积康表示,文旅融合是该市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之一,开平碉楼以保护为主,赤坎古镇是开平推动旅游全域化、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项目。

■短板

联动不足,产旅融合程度还需提升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多地都有着厚重的文化气息,且拥有多处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旅游产品的结构仍较为单一,景区体验项目较少,游客往往以“走马观花”的方式逛完景点,难以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价值。

在一些地方,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还未能做到“相互辉映”,还未打造出重点文化旅游品牌。当前,广东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对文化内涵较深、地域特色较强的宗教文化旅游、文物古迹旅游、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重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整合提升。近年来,潮州已意识到文化旅游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在旅游规划编制上注意到了文化、旅游二者的融合发展问题。

记者在珠海斗门的调研中发现,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对全域旅游认识不到位,亦成为当地“旅游+”融合发展的阻碍。

事实上,产旅融合程度不深、规模不大的现象并不鲜见。当前,不少市县在旅游业的综合管理、综合执法和综合协调等方面能力有待加强,部分涉旅企事业单位、县区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够,与人民群众对旅游业的需求与期盼不相适应,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这些问题都成为产旅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策论

需建全域旅游

组织领导机制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提出,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创新产业观。事实上,全域旅游中的产业不仅仅局限于旅游业的“六要素”,需要强调旅游化融合和旅游化升级。

如何在顶层设计方面破除“旅游+”联动不足的障碍?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表示,综合产业需要综合治理,要推动“部门+旅游”“乡镇+旅游”联动抓旅游新动力。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指出,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宣传、组织、政法等党委部门和发改、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文化、体育、统计、林业等政府部门在合力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专家认为,《导则》提出建立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突出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体现了“旅游+”的全域旅游思维,只有加强部门联动,才能真正发挥出“旅游+”“+旅游”的强大动能。

南方日报记者周人果郑洁琳

新闻推荐

开平市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清除卫生死角 共建文明城市

手机扫描二维码看相关视频新闻开平市委书记庞正华(右一)参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呼吁广大市民一起参与到创文中来。江门日报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