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科交会促成99项成果在惠落地立项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执行主任卢晓晨

惠州日报 2018-05-14 15:12

卢晓晨。本报记者刘炜炜 摄

5月24日至27日,在教育部和省政府的共同组织下,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经信委和惠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 (以下简称 “科交会”)将在惠州举行。第二届科交会筹备情况如何?大会期间将有哪些亮点?惠州以及华南的产学研开展取得了哪些成绩?日前,本报记者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技术供需在线执行副主任、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执行主任卢晓晨进行了独家专访。

科交会筹备

参展参会高校将比首届多50所,展出8000余项目

记者:第二届科交会即将在惠州开幕,目前筹备工作进展如何?

卢晓晨:总的来说,经过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经信委和惠州市政府的共同努力,大会的前期整体筹备对接工作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剩下的主要就是场馆布置,以及邀请参会嘉宾,邀请参展高校、企业、机构对接等冲刺工作。

本届科交会规模将远远超过首届。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敲定邀请了31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参展,还有一部分正在进行最后的对接确认,预计到开幕时,参展参会高校可以达到350所左右,这将比首届多出50所。同时,从各大高校遴选征集的科技成果项目已经超过10000项,初步筛选后,在会上以各种形式进行展览、推介、交易的项目将会达到8000项以上,比首届的6600项将多出1400多项。

除此之外,本届大会还将新设上届回顾展、教育部重大科技成果展、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决赛等全新项目。目前,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已经有208支高校代表队参赛,大赛评审专家团已经评选出 36支代表队的作品进入大会期间的现场决赛。创新大赛将是本届科交会亮点之一,预计将有一批成果在现场实现签约转化,因为这蕴含着新时代青年们的创新思想和文化,既创新又接地气,受到很多企业和投资机构关注。

将首次举办深莞惠经济圈(3+2)协同创新发展论坛

记者:本届科交会将会邀请部分城市作为协办城市,目前邀请工作有什么进展?

卢晓晨:截至目前,江苏泰州、安徽滁州以及广东江门、肇庆已经确定作为大会的协办城市,还有一些城市正在进行最后确认。就在前段时间,组委会在惠州、鹤山、滁州、泰州和石家庄等城市举办了科交会预对接会等活动,累计发布成果数百项,科技成果意向和正式签约数十项。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科交会将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发展。大会期间,除原定会议论坛外,还将首次举办深莞惠经济圈(3+2)协同创新发展论坛暨城市创新需求发布会,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个城市将共同参与。届时组委会还将邀请一些著名的大学领导、专家教授等共同参与这一高端论坛,为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发展出谋献智。

产学研融合

首届科交会在惠设立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

记者:首届科交会取得了哪些产学研成果?

卢晓晨:首届科交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首次牵头举办的最大规模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各方努力下,大会办得非常成功,不仅形式新颖,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众多高校科研成果在地方的转化,受到地方政府、高校、企业、机构等各方面广泛好评。

据统计,首届科交会共促成180多所高校与350家企业成功牵手,交易科技成果696项,签约金额39.9亿元。其中仅仅是落地惠州本土的项目,现场就达成意向签约227项。截至目前,已经有99项正式立项实施,剩余的128项也在后续推进中,落地实施的数字将不断增大,这是科交会促进交易、促进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这一宗旨的最生动诠释。

除此之外,去年科交会期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还与惠州市政府联合设立了教育部“蓝火计划”惠州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专门针对全国高校通过科交会平台在惠州落地的项目,予以一定的科研经费补贴,增进高校创新团队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合作。

潼湖“大学创新园”将成科交会常设会址

记者: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在筹备科交会和促进产学研方面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卢晓晨: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既参与了科交会北京筹备办公室的工作,也参与了科交会惠州筹备办公室的工作,全面参与前期的各项对接、组织、协调,以及会议期间的项目展示、推介、路演、签约及各项会务等。这项工作是长期性的,华南中心是科交会在惠的常设服务机构。目前,华南中心的办公室就设在潼湖的科技创新园,全面扎根惠州。

同时,因为惠州优质的创新发展环境和良好区位、交通、空间等优势,惠州也将成为科交会的常设会址城市。目前,潼湖正在筹备建设“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大学创新园,这将是未来科交会的常设会址所在地,将有专门的展厅、对接中心等配套设施,园区计划引进22所大学研究院落地,华南中心届时也将进驻。

为了打造“永不落幕的科交会”,华南中心还将通过科交会官网等平台,在科交会闭幕后将各项成果、材料、项目搬到网上进行展示,让科交会成为常态性、长期性的活动,实现线下线上共同覆盖。目前,全国已有数百所高校在网上建立了独立的展示空间,用于成果展示、校情介绍、联系对接、在线交易。同时,我们也鼓励全国企业在科交会官网注册后发布人才、技术等各种需求,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本报记者刘炜炜

新闻推荐

省道S270线(K0+000~K64+540段、K68+260~K70+000段、K73+240~K85+000段)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招标公告

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省道S270线(K0+000~K64+540段、K68+260~K70+000段、K73+240~K85+000段)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已由广东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