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收破烂到产值过百亿,江门新会大泽镇与台山大江镇诞生上千家古典家具企业 昔日乡镇变成工艺美术产业中心

羊城晚报 2018-04-26 21:06

伍炳亮(中)、巢烜宝(右)是江门古典家具行业的工匠代表

?工匠手制榫卯结构

一批年轻匠人仍然坚持手制家具传统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寻找乡村振兴新势能·羊城晚报全媒体南粤镇村行·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卓栋 彭纪宁

通讯员 谭耀广

5月8日,江门将在台山市举办2018·广东(江门)振兴传统工艺推介活动暨第三届“金榕奖”活动。届时,江门古典家具行业将精英尽出,展出近百件/套精品,巢烜宝、伍炳亮等大师级人物也会莅临现场。

从乡间地头收破烂小行当到产值超百亿的产业,江门古典家具行业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而巢烜宝、伍炳亮等人作为行业中坚,从最初“收买佬”升级到大师级工匠,个人的提升直接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业内人士都认为,未来该行业将走“精品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出精品,必须秉持“精工细作出好货”的“工匠初心”,“工匠精神”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动力所在。

“收买佬”做家具 小买卖变成“百亿”大产业

江门市古典家具行业协会介绍,江门市古典家具产业目前基本形成木料经营、铜件生产、木工艺雕花、家具生产、销售等上下游配套,成为江门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集群中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最具实力的产业。

但在1980年代初期,这个行业并不是那么高大上,在外人眼中只是收买佬在乡间地头收“破烂”的行当。2016年荣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巢烜宝回忆起当年仍然觉得十分有趣:“那时候内地还没人觉得古典家具是宝,农村里每家每户都有那么几件,送你你也不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港澳台商人专门回大陆寻找老旧古董,我就和几名新会老行尊骑着单车,在新会、肇庆、佛山、广州等地的农村收购旧家具,然后出口到香港、澳门等地。”

由于旧家具残旧破败,卖相欠佳。为了卖出高价钱,众多“收买佬”开始学着修复旧家具。在入行前已经有木工基础的巢烜宝说:“当年为了修一张椅子,我把椅子拆散了,看清它的结构,之后才动手修复。”在摸索之中,他的技艺开始提升。而随着市场上的旧家具越来越少,巢烜宝开始用之前积累的经验制作古典家具,自此走上大师之路。

而几乎在同一时期,有着类似经历的伍炳亮在家乡台山市大江镇开设当地第一家家具厂兴隆红木工艺厂:“古典家具的艺术感染力很震撼,它的颜色、纹理简直让我痴迷。所以我就想能不能按照我自己喜爱的角度,融合古典家具的制作技法、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去制作。”

从农村旧屋里的破烂木家具起步,这个行业逐渐拉动了新会、台山两地农村产业发展。在江门的新会区大泽镇和台山市大江镇两地,成千家古典家具企业扎根于此,上万名当地农民洗脚上田进厂成为企业老板或者工人,将30年前几万元交易的小打小闹,发展为今天产值过百亿的工艺美术特色产业。日前,台山市被评为全省首个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基地。而江门市工艺美术协会更计划在台山市大江镇设立江门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园。昔日的普通农村乡镇,如今成为江门工艺美术产业的中心。

“小木工”晋身大师“工匠精神”撑起行业发展

总结这30年的历程,外行人都认为是一件件精品为江门古典家具行业打出名堂。如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奖的海南黄花梨罗汉床、黄花梨清式九龙座屏、明式黄花梨无束腰霸王枨大画桌等。

但按巢烜宝、伍炳亮这些大师们总结,就是简单的5个字:匠心出精品。巢烜宝认为:“要称得上是‘古典家具中的精品\’,必须要用料好、全手制,完全由榫卯结构拼接而成,雕刻、上漆也全部由手工完成,而且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型、材、艺、韵\’四种要素全部具备。”比如巢烜宝对于打磨要求十分严格,他认为打磨好的家具,就像一位干净的人,给人神采奕奕的感觉,因此,每件作品都经过10道打磨工序,从120号砂纸开始,180、240、320、400一直到2000号砂纸,仔仔细细地打磨10遍,“功夫不能省!”

而伍炳亮则说,好的古典家具必定流程繁复、耗时耗力。如由台山大江镇伍氏兴隆出品、放置于故宫宝蕴楼主楼接待大厅的22件老红酸枝精雕西番莲花纹清式家具,是由几十名工匠手工“操刀”,从选材、木材定型、雕刻、制作榫卯结构、拼接等等程序,耗费3年多时间才完成制作。

但随着行业规模近年来迅速膨胀,逐渐出现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对于这种情况,巢烜宝非常痛心。他指出,古典家具制作是一项讲求文化底蕴的手艺,要从学习欣赏到学习制作、几十年一步一步磨炼才能积累起水平,没办法求快、求速度。专精明式家具、在行业中颇有名气的业者卢贵星认为:“外地人对我们评价说是‘出不了好货\’,我觉得这种局面必须要改善,全行业都必须树立做精品的意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