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今韵凤岗村□陈超
九龙峰旅游区凤岗村位于惠东县城东部,西枝江环绕而过,江畔草原般的草地牛群觅食,白鹭飞翔,给这个古村落增添了质朴之美。走进村里,古巷古宅扑面而来,厚重的底蕴似乎在诉说着古村落昔日的辉煌与卓越,让人感受到质朴之下的儒雅和深邃之美。
据记载,凤岗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村落有一座山岭的峰顶酷似凤凰头上的皇冠,故取名凤岗。凤岗村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古村落,该村依江而建,地势平坦,良田阡陌,民风古朴。
走进凤岗村,村头可见一棵荫如华盖的古榕树,古榕树枝繁叶茂,是平日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在树下往外看,近处西枝江水缓缓流淌而过,远处则青山叠翠,与周围村舍阡陌构成秀美的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走进凤岗村,古建筑错落有致,石板路迂回曲折。村里有座大水楼,只见弹孔满布,墙体斑驳,见证着该建筑经历的沧桑岁月。据记载,大水楼建于清朝初年,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整栋房屋大体分为四进天井房屋结构,这座古老而宏大的整体结构大屋,曾经是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会合之地,也是当年游击队打击土匪刘少锦兵马之所。据村民回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到达凤岗村时,村民躲进大水楼藏身,最终躲过一劫。历经岁月沧桑,包括大水楼在内,凤岗村内许多古老的建筑有些已身影飘摇,甚至破败,但在这些残垣断壁间,雕梁画栋仍清晰可见,无不透着昔日古村的繁荣和美感。
凤岗古村内文物点众多,其中尹氏、紫庆和荣庆祠堂为惠东县文物点。尹氏祠堂、荣庆尹公祠和紫庆尹公祠由第八世尹俊明太祖兴建,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有335年历史。这三座祠堂建筑为三进瓦房结构组成,中间为天井。室内由柱梁穿插结构组成,墙体雕刻珍奇鸟物,名人雕像,屋顶瓦面雕刻奇花异草,龙虎兽物。在这些古建筑中,一座宏伟的碉楼拔地而起,是全村最夺人眼球的古建筑。这座带有高大碉楼的建筑,属于凤岗村尹姓人家。
在村头大榕树边有一处古码头,是村中小河与西枝江的交汇点。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年代,凤岗古码头往来商船络绎不绝,一派繁荣景象。时过境迁,原本热闹的码头留下了码头青石、古拱桥、古道以及系船的古老木桩。
凤岗村有两姓人,一姓吕,一姓尹。在吕姓家族中,吕龙光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乡贤。吕龙光,字宾南,号云扆、慕津,归善县三多祝凤岗村人。吕龙光“少负隽才,博通经史,援笔千言立就”,年未弱冠即补弟子员,是学校里最有名气的才子。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吕龙光乡试中举,继而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广州行台书院深造。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恩科会试中一举夺得会元。
吕龙光一身正气,不肯阿谀奉承、趋附权贵,被外放到四川永宁、峨眉做知县。尽管不获重用,吕龙光在四川时仍努力为百姓谋福利。据《惠州府志》记载:“峨眉向有兄死妻嫂之俗,龙光大申其禁,置犯者于理,不数月,俗遂革出。”除了移风易俗,吕龙光还捐廉金为峨眉书院创置膏火,深心造士,“订课程于月朔,文无拘体”,为发展峨眉县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还两次担任四川同考官,选拔出一批优秀士子。邑人对他的评价是“邑侯吕公,望隆北斗,品著东堂,归善名贤”。
吕龙光在多祝镇皇思扬读书时还得到武秀才萧凤来的资助。萧凤来、吕龙光虽相差21岁,但因同朝为官又为同乡,互相尊重,结成了忘年之交。为激励族中学子见贤思齐,好学上进,萧凤来将多祝镇皇思扬村大禾坪的自家书室题名为“龙光书室”,而吕龙光则把凤岗村的书室命名为“凤来书室”,两人又互赠楹联。
时至今日,凤岗村仍盛传着吕龙光的传奇故事,村民将吕龙光勤奋苦学、达济天下的精神视为“龙光精神”代代相传。“龙光精神”激励着凤岗村的村民,使村中形成了浓厚的笃志好学、正气凛然氛围。
新闻推荐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绘就绿水蓝天新画卷惠东县全力推升绿色发展水平,构筑生态安全坚实屏障
惠东县全力推升绿色发展水平,构筑生态安全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