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创新大会在罗浮山召开

广州日报 2021-04-28 04:32

南药产业园展示馆外观罗浮山百草油文化长廊位于罗浮山朱明洞景区

专题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秦仲阳、石忠情通讯员费海林

今天,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召开。会议以“加快推进粤港澳三地中医药交流合作”为主题,通过港澳优势平台,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政府、省大湾区办、广东及港澳特区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院士、国医大师及中医药领域知名专家、企业代表将出席会议。其中,罗浮山百草油历史文化长廊、南药产业园展览馆分外引人关注。

罗浮山百草油与青蒿素同宗同源

2015年10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让国人兴奋不已,也使惠州罗浮山的知名度大增。因为屠呦呦曾谈道,在关键时刻,是我国中医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给了她灵感和启发。

《肘后备急方》正是1600多年前东晋著名的化学家、医学家、道教理论家葛洪在罗浮山所写的医学巨著。当年葛洪寻觅千山万水,最终在被称为岭南中药资源宝库的罗浮山隐居,修道炼丹,著书立说并行医济世。史书记载,葛洪采集罗浮百草,炼得一种珍贵液体,具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止痒等功效,他将其称为百草药油,为当地百姓解除了许多病苦,在岭南一带流传着“百草精华百草油,百姓良药百姓求”的说法。

历经罗浮山道士代代相传的百草油处方及制作技艺,最终由罗浮山国药进一步继承与发扬光大,成为岭南一带家喻户晓的特色药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纳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所以说,罗浮山百草油与诺贝尔奖药品青蒿素同宗同源,都是葛洪留给世人的两大重要遗产。

2016年,适逢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罗浮山召开之际,罗浮山葛洪博物馆、百草油历史文化长廊隆重揭牌。

百草油历史文化长廊就位于罗浮山朱明洞冲虚观左侧,洗药池、稚川丹灶等葛洪遗址旁。长廊以百草油制作技艺为线索,共分为五个展示单元展现罗浮山百草油与葛洪、罗浮山以及岭南中医药的关系。在文化长廊内,有一个精心设置的场景——“洞天药市”,用玻璃钢雕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在“药市”交易中草药,形象地再现了宋代罗浮山“洞天药市”盛景。

参加中医科学大会的四位国外诺贝尔获奖者当天参观时,看到罗浮山百草油是由68味中草药提取的百草精和11种植物精油配制而成,制作工序包括药材的采收、加工、茶油及植物精油的加工制作,百草精的制备、配制、灌装等72道复杂工序后,纷纷惊叹其独特的功效及众多的组方成分,并对其千年道家文化及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逐步成为南药基地

罗浮山及相邻的象头山、南昆山均是中药圣山,有金线莲、铁皮石斛等药用植物1200多种。

目前,除了在罗浮山百草油文化长廊旁边建了青蒿之源碑、珍稀植物观光园和百草园,展示130多种常见中草药外,博罗县还在罗浮山周边4个镇域建设南药产业园,以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南药产业发展水平,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百亿级南药产业集群。

其中由罗浮山国药建设的产业园展示馆,以多种图文声像、实物及标本的形式,充分展示了罗浮山被誉为“南药发源地”的文化习俗,比如凉茶、采药、药浴、药疗、药膳、药酒,及葛洪医药文化、鲍姑艾文化、罗浮山百草文化等岭南独特的医药文化的历史传承。

其中,秦汉时期,千岁翁安期生是来罗浮山采药炼丹最早的道士之一,汉代朱灵芝在罗浮山研究出了“黄精茯苓轻身”的养生秘诀,以罗浮山为代表的南药文化开始萌发。

东晋以葛洪为代表的各地方士云集罗浮山采药炼丹、行医治病,逐渐构筑了适合岭南地理气候、基于岭南药材的岭南医学,为博罗南药奠定了基础,由葛洪创制的罗浮山百草油更是见证了岭南医药文化的发展,正是南药文化的缩影。

宋代,“洞天药市”开辟于罗浮山冲虚古观旁,为当时岭南四大集市之一。

这些都奠定了今日中医药产业在博罗的传统产业地位。罗浮山、象头山也逐步成为南药基地。罗浮山国药、象山药王谷、康祥岭南本草农业等企业都成为著名药企。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将中药、葛洪、青蒿素隆重介绍给世界,让罗浮山中医药文化在国内外扬名。

南药连绵,八方飘香。目前,博罗通过南药产业园建设,将进一步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新闻推荐

诗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沁园春?百年党史颂□蓝良溪亚洲东方,环宇朝阳,启泰皓天。看神州大地,今时此刻;安居乐业,幸福家园。脱贫致富,深挖穷根,万众欢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