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银行调整风险测评次数避免投资者购买超过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东江时报 2021-04-22 10:13

去年下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调整了风险评估业务。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 摄

“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在理财市场上,这是连刚入门的投资“小白”都明白的道理。为了能让投资者选择到合适的产品,不少银行在提供理财服务时都会要求进行个人客户风险评估。可是,随着银行线上销售理财产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风险测评在线上即可完成,导致很多风险评级并不高的投资者“稀里糊涂”地参与到了部分高风险产品。近期,记者了解到,为了避免投资者“追高”购买超过自己风险等级的产品,部分银行调整了风险测评的次数。

首次测评多需柜面完成

小李最近下载了一家银行的APP,准备购买一些理财产品。但是在选购产品时却发现,银行页面不断提示,需要小李前去柜面进行测评才可以购买。为了方便,小李就跑到银行完成了风险测评,在填写了问卷的问题后,结果为平衡型投资者,虽然有些麻烦,但小李还是觉得很有必要。银行柜员也告诉小李,第二次测评就不需要来柜面,直接在APP上完成就可以了。

记者了解到,如果要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必须前去柜台填写问卷问题,并且签字后才可以顺利购买理财产品,这个过程,银行还可以通过设备进行录音和录像,需要客户对着摄像头完成。

不过,由于现在手机银行很方便,也有一些产品例外。比如购买基金,如果是使用第三方APP,如支付宝、微信、天天基金网等,都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完成,部分银行也表示,只是购买基金,直接在APP上测评即可。另外,购买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时,也不一定需要去柜面。光大银行在线客服表示,若客户未进行过风险评估,通过个人网银或者手机银行在理财列表页点击子公司产品的购买按钮时,页面会引导进行首次风评,线上完成首次风评的客户,仅可购买子公司产品。工行的在线客服也表示,如果是购买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可以直接在网银或者是手机银行上测评,但是仅限于子公司产品。

以此来看,如果是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则必须在银行亲自完成,由于现在很多银行都安装了智能设备终端,市民也可使用身份证和银行卡,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自助在设备上办理,免除了排队的麻烦,也节省了时间。

线上测评方便可修改

在线上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有利于银行和理财子公司拓展市场新客户。电子渠道理财所具备的便捷、快速、高效的特点,也为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开拓业务新领域实现实质性进步提供了条件,其实这也是监管层面允许的。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投资者首次在理财子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可以通过电子渠道做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这为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展线上“云理财”,进行客户“云测评”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在第一次柜面测评完成后,也可以通过网银或者是手机银行进行修改或者是过期续评。记者试着在某家银行的APP上进行了过期重测,只要回答年龄、家庭资产配置百分比、期待收益等十个问题,点击提交后就会出现结果,全过程不过两分钟,极其简便。

线上测评修改也很方便。如果想购买的产品提示风险级别高于本人测评结果,页面会提示“重新测评”,接下来,重新回答一下问题就可以完成测评了。

“高于自身测评级别的产品能不能买?”答案是仍有可能。记者发现,如果手机银行上提示客户选择的产品“超标”后,会让客户重新测评,结果达标就可以了。风险测评有效期一般为一年,也有些第三方机构要求是两年,如天天基金网。

多家银行调整风险评估业务

最近,市民陈女士在某股份制银行看到了一款R5风险的基金产品,因自己刚做的风险评估等级为A3(中等风险),只能购买中风险等级及以下产品。她选择重新做了风险测评,达到A4等级(中高风险),可仍无法购买成功。于是,她再次进行测评,调高等级发现仍无法购买,便致电该银行客服咨询。客服人员告知:“对于风险评估未到期,当天重新进行评估的客户,我行有不得做复杂型产品交易的规定,必须隔一天才能操作。”同时,针对未到期(评估有效期为一年)就重新进行风险评估的客户,则有次数限制。

记者了解到,去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到银行购买投资产品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去年上半年还出现有银行客户投诉银行低风险产品亏损,这让监管部门更加重视风险等级和实际情况的匹配度。”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师卜经理说。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下半年以来,已有超过10家银行调整了风险评估业务。

以农行为例,自2021年1月9日起,该行使用新版《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并调整业务规则。此次调整还包括对评估次数的调整,客户在7个自然日内的风险评估次数不超过3次,1个自然日内的风险评估次数不超过2次。

去年,建设银行也调整个人客户风险评估业务。建设银行的新版个人客户风险评估问卷主要包括客户的年龄、家庭总资产净值、投资股票、基金、外汇、金融衍生产品等风险投资品的经验、客户投资态度、投资机会等主要内容。同时,风险评估结果名称在措辞上也更加严谨,将“收益型”调整为“谨慎型”,“积极进取型”调整为“激进型”。在调整风评时间间隔方面,新版本在“同一客户每7天最多可进行2次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新增“同一客户每天最多可进行1次风险评估”的系统规则。

工商银行也发布了《关于调整代理产品风险等级的公告》,涉及公募基金、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公司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基金专户、保险产品。记者注意到,在工行此次调整中一些产品上调了一个风险等级,比如由“低风险”上调至“较低风险”、由“较低风险”上调至“中风险”等。此外,也有个别产品风险等级下降了,由“较高风险”降至“中风险”。

投资提醒

多看风险少比收益

一般而言,金融机构都会把客户测评后的结果分型为五类:极端保守型(谨慎型)、相对保守型、稳健平衡型、相对积极型和积极进取型,对于哪些产品卖给哪些人,也会在产品说明书上进行标注。

一份科学合理的风险测评,可以依据投资者的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等客观因素,同时通过投资偏好等主观因素,借助智能测试手段让投资者更加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理性的投资态度,避免出现不符合自身风险属性的投资行为。

“有些客户为了能够方便购买,直接把全部答案都选成最高的。”一位银行客户经理表示,个别人为了省事,直接把所有答案都选最激进的,这样以后买产品就畅通无阻了。记者发现,不同的银行,对于风险测评的问卷设计也不一样,比如有些银行是10个问题,有些是17个问题,如果是证券公司的风险测评,问题可能超过20个,而且问题还问到了家庭就业情况。所以,如果一股脑儿把问题的答案都写到最高,不符合不同的金融机构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所有的测评都是告知客户要正确认知自己的承受能力,要在正确的认知范围内去赚钱。每个人的测评目的是知晓自己风险承受能力,高于自身承受能力的产品银行会不建议购买,客户自身对它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有个判断,如果一定要购买高于你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的话,页面上都有风险警示,客户要清楚了解可能承受的后果,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经验如实填写。记者注意到,不少银行在风险提示中明确——如果以超过风险等级能力购买产品,则由投资者本人承担后果。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刘乙端

新闻推荐

谎称刹车失灵 隐瞒吃药犯困 槽罐车致6人受伤 司机被刑拘

深圳特区报讯(首席记者解树森)重型槽罐车连撞5车造成6人受伤,事后司机谎称刹车失灵,交警调查发现他隐瞒吃药犯困的事实。记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