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发”“惠智造”迈进协同发展新时代惠州“3+7”工业园区为两地产业协同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广阔空间

惠州日报 2021-04-20 15:08

聚飞光电总部在深圳,生产基地在惠州。这是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随着“双区”建设大力推进,湾区发展日新月异,深惠两地产业链优势互补。惠州主动精准对接深圳高精专企业,积极承接深圳优质外溢项目,不断推动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据了解,去年以来,惠州有111宗签约项目来自深圳,投资总额超1070亿元。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与深圳都市圈发展背景下,深惠产业协同掀开新篇章。惠州打造“3+7”工业园区,为两地产业协同、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广阔空间,不断承接深圳创新资源,吸引项目落地,奏响深惠产业协作曲。

◎双城记

惠深两地产业协同发展迸发强大引力

在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内,惠州聚飞光电二期项目正在紧张施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亿~50亿元。总部在深圳,生产基地在惠州,聚飞光电这个LED背光龙头企业近年对Mini等新技术拓展见成效,其中,惠州生产的Mini直显产品就应用于TCL华星在DTC 2020发布的142吋IGZO玻璃基主动式MLED显示屏上,能显示更高亮度、更高对比度、更高鲜艳度的高品质图像。

在聚飞光电的下游企业TCL布局中,显示面板产业基地设在深圳,显示模组和整机一体化生产基地以及TCL移动终端、智能音响、耳机等产品的生产基地设在惠州,深圳面板产业和惠州模组整机、配件生产协同发展,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这样说:“它们凭规模和效益,有信心做到全球第一。”

“深圳总部、研发”+“惠州智造”,这一幕早在10年前的手机产业中就已出现,结果是——创造了智能手机产业的辉煌:10年前,深圳是手机综合中心,惠州是手机组装制造中心,在一个半小时的商圈内就能满足从设计、研发、制造到组装、配件等整个产业链的配套需求,手机厂商利用两城优势,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保证供应链物流、知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务流的畅通和有序,形成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独有优势。

10年后,两城的产业同构早已从手机产业扩延开来:

新基建领域,上市公司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惠州投资建设科信技术5G智能产业园项目,打造一个以促进通信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为导向的智能化产业园;深圳市信利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惠州投资建设乐创智慧工业城、5G智慧园……

在激光领域,国内领先的光纤激光器制造商杰普特、激光焊接领头羊联赢激光、自动化高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制造商韵腾激光均落户惠州仲恺……

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会长胡刚认为,城市圈和城市群实际上是没有边界的扩容。惠州正处于打开战略红利期和战略窗口的重要时期,近年来,惠州正大力补齐产业短板,在招商引资上更加重视产业生态链组合,从而努力在承接深圳溢出基础上借助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向产业逻辑、产业链、产业分工、产业体系上开展协同迈进。

毫无疑问是,在深圳都市圈建设的进程下,深圳与惠州两城产业协同发展日趋紧密,迸发出磅礴的吸引力,在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合作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对于企业家而言,惠州将成为创业的一方热土和企业做大做强的乐园。

◎新风口

“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推动两地优势互补

在深惠交会处的惠阳区新圩镇,计划总投资300亿元的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项目施工如火如荼,数栋建筑拔地而起。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下,这里正在成为投资创业热土,已吸引来自深圳等地的31家企业签约,另有40多家企业在谈。

在“双区”建设背景下,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站上都市圈融合发展新风口,承载着惠阳深度融入“双区”建设、打造千亿园区的梦想。凭借毗邻深圳、东莞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对接深圳,项目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城村人融合发展新标杆、深惠区域协同发展智能制造新高地。

深圳拥有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金融、专业资本,是价值高地,在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深圳都市圈建设历史机遇下,深圳产业、资本、人才、价值链延伸到周边城市是必然选择,而惠州因拥有的区位、土地空间、产业基础、低成本等优势,恰能承接深圳的资源延伸需求。

优质项目快速落地,园区平台是重要载体。去年5月,惠州出台《惠州市实施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标志着惠州全面吹响园区产业升级提质的冲锋号角,也为深惠产业协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根据《方案》,惠州将以“千亿园区,万亿产业”为目标,以打造“3+7”工业园区为抓手,把工业园区建设成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形成制造业创新集聚高地、绿色发展高地和营商服务高地。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韩(惠州)产业园等3个国家级园区,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等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里,承接深圳创新资源外溢,来自深圳的企业和项目接连不断。

“在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是广州、深圳、香港交汇核心区,这是一座代表未来的城市,所以正威选择惠州。”3月28日,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落户博罗的高端铜加工项目投产,迈出在大湾区打造铜产品研发中心和深加工产业生产制造基地关键一步,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满怀信心。

◎新常态

两地创新资源交流互动更加密集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飞光电年投入创新研发上亿元,拥有研发团队200多人,其中惠州有34人。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东介绍,深圳的创新主要是超前的项目,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属于预研发,而惠州的研发则主要是深圳研发成功后进入量产环节的创新。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深圳与惠州高新科技企业之间互动更加频繁,比亚迪、TCL、华星光电、德赛、伯恩光学、赢合科技、欣旺达、光弘科技等大企业在深惠两地同时布局,越来越多深圳“双创”团队带着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等创新资源“移师”惠州,两地的创新资源交流互动更加密集。

深圳科技创新的文化推动深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湾区的主力之一,而毗邻的惠州,由于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与深圳的产业协同,低成本的创业创新优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深圳创新创业人才。从深圳起步“筑梦”、到惠州创业“逐梦”的年轻人,数量逐年递增。据统计,仲恺高新区在孵的800余家企业中,来自深圳的团队就超过100家。

惠州还大力支持并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建孵化器,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上的创新发展。

云创工场就是这样的企业孵化器。2018年,许旋波团队是从深圳来到云创工场孵化的团队之一。许旋波原来在深圳创业,主要做无人售货机软硬件设备研发,但当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时,卡壳了。他一家一家找工厂打样,但由于生产量不多,成本非常高,没有企业愿意接这样的活。“但在云创工场,从软件开发到硬件打样,到检测,到成品生产,它都能提供我需要的服务,我不用到处去跑。”

事实上,从2010年惠州出现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仲恺科技园起,孵化器这一科技企业的“摇篮”便如雨后春笋般在惠州涌现,至今已实现全市七县(区)全覆盖。并且随着产业不断细分,惠州出现了越来越多与各县(区)产业高度融合的专业型孵化器。如大亚湾科技创新园精细化工科技企业孵化器以精细化工为主,位于惠城区的物联网电子信息科技企业孵化器侧重于物联网电子方向,还有智能穿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

“惠州具备充足的企业孵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空间,产业链配套齐全,发展成本相对较低,形成与深圳的分工格局。”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认为,深圳的创新研发更多是从0到1的首创和起源,而惠州的创新研究则是从1到N的增长和拓展。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谢宝树

新闻推荐

雕塑之美:凝固城市精神“发现隆生之美”优秀摄影作品巡展(七)

快乐鹅城——隆生金山湖中心广场东北面雕塑。闫华摄金山之舞——隆生金山湖中心东京街雕塑。欧阳良玉摄有凤来仪——隆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