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铸魂惠城、行走惠城、创新惠城”三大行动 惠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南方日报 2021-04-08 12:10

“行走惠城”为群众兑现惠民承诺。图为面貌焕然一新的汝湖镇下围村。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走进惠城区汝湖镇下围村,一幅精美的乡村水彩画徐徐展开:姹紫嫣红的花圃,郁郁葱葱的小菜园,雅致小巧的庭院……漫步平坦的沥青村道,一步一景惹人驻足观赏。“推进"四小园"建设是我们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对群众的实事承诺,我们必须兑现。”下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康辉说。

扎实推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兑现实事承诺是惠城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缩影。惠城区坚决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贯穿始终,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在严格抓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做好自选动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实施“铸魂惠城、行走惠城、创新惠城”三大行动,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工作成果。

●南方日报记者卢慧

通讯员陈美君谭银兴冯雪辉

悟思想“铸魂惠城”打造铁军活动突显本土特色

“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好,还要进一步发展。这个担子靠谁来挑?靠在座的各位。”日前,由惠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文明事务中心(筹)主办,区消防救援大队、桥西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协办的“学史崇德赓续精神铸魂惠城——听老党员讲革命故事”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日活动,在惠州商业步行街举行。

活动中,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战士、惠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以及居民群众,围坐在91岁老党员、老战士、惠州市委党校原副校长李志刚的身边,听他讲述战火纷飞的岁月故事。从中共一大到中共十九大,李志刚深情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程,让大家更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的重要意义,并寄语大家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勇于担当未来使命。

充分发挥东湖旅店、飞鹅岭公园、丰山公园、中山公园等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当前,惠城区正通过主题党日、情景党课、考察学习等形式,组织党员体验感悟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增强本土文化自豪感和荣誉感。采取参观惠州史迹展馆、重温入党誓词、朗读党徽诗歌、互赠历史记忆书籍、举办党史学习分享会等形式,党员干部及广大群众从革命历史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分和奋进力量。

在党史学习上,惠城区坚持将突显特色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始终。日前,惠城区委宣传部结合惠城实际,在“1+10+N”宣讲模式的基础上,策划并启动了“百年荣光千人宣讲”进基层活动,同时召开惠城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专题宣讲集体备课会。其中,千人宣讲包括区委宣讲团、百姓宣讲团、镇街和部门宣讲团以及“小小童心”宣讲队,将切实增强全区专题宣讲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

此外,惠城充分用好文艺作品、革命文物、红色旅游等载体,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艺术创作和文旅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创作党史题材文艺作品,计划今年打造本地原创大型交响音乐节目《我深爱这片土地》、话剧《秘密大营救》等一批精品。

在队伍建设上,惠城区着力提升队伍执行力,通过实施《新一轮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优一先”“十佳铁军先锋团队”“十佳铁军标兵”评选表彰,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严肃区、镇(街道)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纪律,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实施铁军“头雁”计划、专业干部“优选”计划、事业干部“激活”计划,加大年轻干部储备培养力度,打造铁军精英。开展“治庸强军”“瘦区强镇”行动,计划每年派出50名以上党员干部到深圳或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把好的经验做法带回来,做到比学赶超。

办实事“行走惠城”服务百姓问计问需兑现实事承诺

“村里变美啦,不仅房前屋后有菜园有花圃,村道也有洗扫机械一体化的清洁车负责保洁,特别现代化。”说起下围村的变化,村民张叔挑起了大拇指。

水口街道澳背村村民邓伯同样感受到了喜悦。“以前村里都是泥土路,我们走在路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现在好了,新打的水泥路,又宽敞又干净。”澳背村党总支部书记钟永强介绍,村里先后投入仅300万元,清拆房屋,绿化美化村庄。

美丽乡村的蝶变及村民的喜悦都来自惠城区扎实推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兑现实事承诺。根据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后“六个一”工作部署和全区“百姓出题、书记答卷”活动要求,近期,惠城区专门印发《关于扎实推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兑现实事承诺的通知》,要求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摸清群众需求、制定任期承诺、领办民生实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水平,以扎扎实实的惠民成效取信于民。

以下围村为例,新一届村“两委”向村民作出推进“四小园”建设、村道亮化等4项承诺。“为了让"四小园"真正成为惠民园地,我们推出了奖补措施。”下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康辉介绍,500平方米以下的“四小园”奖补500元/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四小园”奖补1000元/个,由村委会指导购买花苗等物资,村民负责维护,收获的鲜花和蔬菜归村民所有。“大家的积极性很高。”黄康辉说,目前全村16个“四小园”已经全部完成,4项承诺中仅剩亮化工程仍在推进,将于近期完成。

从人居环境入手,让群众赏心悦目;从急难问题入手,让群众遂心满意;从困难群体入手,让群众感受温暖……惠城区扎实推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兑现实事承诺,截至目前,全区共制定任期民生实事承诺1237件,完成635件。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惠城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在深化“百姓出题、书记答卷”活动的基础上,在全区开展“行走惠城,服务百姓”主题活动,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和改革增效等方面出实招。

教育方面,深入实施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投入9.7亿元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1所、中小学8所,增加1.9万个以上各类优质学位,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健康卫生方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建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速推进市三院横沥分院建设,启动市第二妇幼新院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升级建设,规范医联体建设与管理,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公共服务方面,以城市更新为载体,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成100个以上惠民空间微改造,统筹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停车难、消防、安全、加装电梯等烦心事,让老百姓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同时,抓紧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集中供水、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改革增效”工作。对标对表广州深州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从对比中找差距,把大湾区国际规则衔接和营商环境改革一起推动、双向发力,继续创新工业项目“当天摘牌、当天动工”和“秒批”等便企惠民举措,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可预期营商环境改革,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此外,为办好民生实事,该区还制定为民办实事清单表格,对各部门、各镇街开展月度考核、季度排名,确保民生实事落实落细。

开新局“创新惠城”积极融“双区”提升三宜中心区首位度

春风又绿东江岸,抢抓机遇融“双区”。一季度,惠城区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各项指标全线飘红:一季度准入项目12宗,计划总投资49.7亿元,预计产值67.51亿元,税收3.61亿元。摘牌项目5宗,总投资19.91亿元,预计产值35.7亿元,预计税收1.78亿元,目前已全部动工建设。2021年重点项目共82宗,1—3月完成投资23.1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进度24%。

在刚刚召开的区委全会上,惠城区重点部署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并将其贯穿全年工作,强调要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工作成果。在推进工作中,要坚持系统思维,从系统的角度通盘考虑、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紧扣“融入"双区",提升城市首位度,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中心区”目标,效不更方推进“3+2”系统工程(实体经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改革增效、党建引领),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把制约惠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找出来,聚焦聚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拿出最优资源、集中优势力量,一个个去攻坚,一个个去破解,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惠城提出,要推出“1+10+N”系统工作方案,按照一套方案全链条跟进,确保系统工作方案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其中,“1”指《抢抓机遇融入“双区”提升城市首位度工作方案》。“10”指在“3+2”系统工程中列出10项重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具体是实体经济类的“园区平台建设、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壮大国资平台、土地资源整理利用”;城市更新类的“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乡村振兴类的“实施乡村振兴行动、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改革增效类的“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提升营商环境”和党建引领类的“强化行动力打造惠城铁军”共十个行动子方案。“N”指围绕以上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列出“抓重点、抓创新、为民办实事”清单表格,以及工作进度时间表、考核考评表等多张表格。按照一套方案全链条跟进,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各部门、各镇街开展月度考核、季度排名,做到争先创优,确保系统工作方案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接下来,惠城区将持续深入实施“铸魂惠城、行走惠城、创新惠城”三大行动,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工作成果,砥砺品格、服务百姓、勇开新局,以实实在在的成果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新闻推荐

惠城区邀九旬老党员讲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未来使命

惠州日报讯(记者谢菁菁通讯员郑惠茹)4月3日上午,在惠城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