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去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50.25% 先进制造业与金融业“同频共振”
位于惠东县的特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
惠州市举办的金融暖企融资对接会推动了企业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近年来,惠州金融业在壮大自身的同时,为制造业注入了大量“血液”,成为惠州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据惠州市金融工作局统计,去年惠州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62.3亿元,增长8.6%,占GDP比重达6.2%,拉动GDP增长0.47个百分点,成为对GDP增长拉动最大的一个行业,同时也成为惠州服务业中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惠州去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50.25%,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升了5个百分点。可见,金融业和制造业在“同频共振”中实现了双赢。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惠州制造已展现硬核竞争力,接下来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企业融资更便利、成本更低。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刘光明宝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
企业喊渴?金融活水能不能再多一点?
向制造业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作为制造业大市的惠州自然不会例外。
近日,惠州建行与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局签署《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惠州学院签署《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与8家制造业企业签署《“党建结对共建+住房租赁”战略合作协议》,以形成政银产学多赢的格局。
惠州建行行长范题介绍,建行将在5年内为惠州市战略性产业集群和“专新特精”企业提供3000亿元融资支持。并结合惠州“十四五”规划布局,为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以推动惠州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此次签约的企业包括TCL、德赛、亿纬、九联等上市或准上市企业,不仅体量大,而且运行状态良好,都是制造业的佼佼者。实际上,惠州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大力支持并不限于上市企业,许多中小微企业也得到了大量融资。
当前,5G产业正在逐渐爆发。惠州某科技公司正研发面向商用的5G基站和5G芯片,由于研发处于起步阶段,近期碰到资金周转问题。惠州建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得知这一信息后,该行仅用3天便完成了放款全流程,为该公司投放了惠州首笔“重点科研计划立项支持贷”138万元。
除了支持企业研发,惠州金融机构对企业扩大生产也给予了大量支持。近期,惠州一家从事不干胶及薄膜产品生产的企业,在建设新项目过程中同样碰到补充流动资金的需求。惠州工行透露,由于该公司是该行长期客户,加上企业运营良好,这次为其提供了近8000万元融资余额,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惠州市赛旺电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总经理助理李艳华直言,希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得到金融机构更大的扶持力度,给予融资贷款等方面的便利。多家企业在交流时表示,这几年的融资渠道更多了,融资门槛有所降低,但仍然希望有更多融资渠道和方式,尤其是小微企业期待得到更大力度的扶持。
银行放贷?去年制造业贷款余额新增320.86亿元
企业有诉求,政府和金融机构有回应。
仲恺高新区科创局副局长欧阳可彬介绍,去年仲恺通过科技金融在线平台和“恺融担”等方式,由区管委会贴息或承担相应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向企业放贷,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资金问题。仅以“恺融担”为例,就推动银行放贷3000多万元。他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与传统行业不同,要有更加活跃的金融产品。因此,对于这些产业就更加需要加大力度推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惠城区有关负责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该区银行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续贷、展期、调整还款计划涉及金额总数18.5亿元。
在惠州市层面,去年相关部门牵头举办了外贸企业、科技企业、中小微企业等不同领域的融资对接活动,向各类市场主体授信超600亿元,同样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在向企业“输血”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各显神通,拿出了多种服务产品。
比如,惠州建行通过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合作,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机制。广东省建行创新推出“重点科研计划立项支持贷”,支持科技企业攻关核心技术。惠州建行创新推出的e信通供应链融资产品,为某企业投放了超7亿元供应链融资贷款。
惠州工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在信贷投向及布局方面,重点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新兴制造业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5G产业链、集成电路、显示面板、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制造业。在贷款审批时效和放款效率方面,该行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方案和服务。
中行、农行、邮储……各大行相继优化了服务企业的产品和措施,加大了融资支持的力度,在与制造业的互动过程中力图实现双赢。
在近日举行的惠州市金融工作会议上,惠州市副市长李俊玲透露,截至去年12月底,惠州制造业贷款余额达959.35亿元,当年新增320.86亿元,增长50.25%,超过去10年合计新增额总和。
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则显示,去年惠州有11家企业上榜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100强,4K电视机产量占全国1/3,惠州制造展现硬核竞争力。去年惠州还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0家、高新技术企业1376家,R&D经费占GDP比重从2.05%提高到2.7%,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
■观点
仲恺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欧阳可彬:
先进制造业更需要金融支撑
在惠州各县区,仲恺高新区的科技金融跑在最前面。目前,该区有15只基金,总规模超过16亿元。但在仲恺高新区科创局副局长欧阳可彬看来,科技金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认为,一个先进的高新区,它的金融必然是很活跃的,科技金融的结合是很紧密的。因此,去年仲恺将科技金融的顶层设计做好,出台了《仲恺高新区打造科技金融集聚区三年行动计划》,以形成科技与金融、产业深度融合、集聚发展的良好生态。为此,仲恺每年至少要拿出1500万元作为建设专项资金。
仲恺作为国家高新区和工业集聚区,培育了大量中小型科技企业。欧阳可彬介绍,为了帮助这些企业融资,仲恺打造了科技金融在线服务平台,由区管委会贴息、与金融机构共同承担风险,以此鼓励银行给企业放贷。去年,该平台贴息400多万元。同样是去年,仲恺和粤财合作推出“恺融担”,由仲恺承担1亿元额度内的贷款风险,最终推动银行给企业放贷3000多万元。这些措施给很多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且营造了扶持科技企业的氛围。
与此同时,去年仲恺还通过政府搭台的方式,组织了10场融资对接会,服务对象包括大企业和小微企业,直接促进银企双方对接融资需求。仲恺还想方设法让外地引进的项目和本地金融机构深度捆挷在一起,使企业形成更强的根植性,有更强的归属感。
此前,仲恺高新区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张莉兰透露,仲恺将对“3+6”产业采取“1+3”招商模式,其中就包括为每个产业配备一只产业基金。欧阳可彬介绍,目前仲恺已有相关的基金和母基金,今年上半年将打造产业基金集群。接下来,仲恺还将推出上市企业三年计划,使区内上市企业实现倍增。为此,将给有计划上市的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班服务,帮助其解决上市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与传统行业不同,要有更加活跃的金融产品,而且科技产业更新换代快,投入研发和生产的资金需求额度也大,没有强大的金融无法支撑发展。”欧阳可彬说,这同时也是补仲恺的金融短板。目前仲恺在金融方面的体量并不大,业态不够丰富,产业缺乏根植性,所以把金融做大做强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短板,进而加强企业的根植性。
另一方面,金融业本身是经济的一个支柱,去年惠州金融业对GDP拉动最大。仲恺也一样,拉动了当地GDP增长1.3个百分点。因此,从发展经济培育产业的角度考虑也需要大力发展金融业。
■观察眼
防范金融风险仍是重中之重
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各级政府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向实体经济的贷款力度,这对于稳住经济的基本盘非常有必要。但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如何防范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
以惠州为例,截至去年12月底,惠州制造业贷款余额达959.35亿元,当年新增320.86亿元,增长50.25%,超过去10年合计新增额总和。当然,还有其他各级政府各种形式的金融“弹药”的扶持不断流入实体经济。这固然给相关行业带来了救命钱,但金融系统流向实体经济的贷款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大幅度的增长,这在客观上给金融系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风险。
按照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使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报告还提出,要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那么,各地就应该进一步挖掘现有的融资潜力,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金融赋能,并保障金融系统在安全底线上方运行。
其实,无论是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还是金融工作会议,无一例外都指出,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并防止经济领域风险向社会、民生等领域传导。可见,金融政策要用好,除了为企业、为实体经济着想,同时也要有底线思维,时刻绷紧防范金融风险这根弦。如今,金融业已成为惠州服务业中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闻推荐
润泽(惠州)国际信息港在惠东县白花镇动工建设。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项目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2021年伊始,惠州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