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渔歌音乐剧《渔家》预计9月底公演 从歌到剧,惠东渔歌传承发展再迎突破
平海渔歌艺术团演出剧照。受访单位供图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惠州将打造大型渔歌音乐剧《渔家》,预计4月开始排演,9月底正式公演。
作为惠州首项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在几代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渐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不断登上大雅之堂,越唱越精彩。从歌到剧,惠东渔歌的传承发展迎来新突破。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糜朝霞
统筹:罗锐
传承探索
惠东渔歌文化展览馆去年开馆
“悠悠东江蜿蜒千里,穿城而过润泽大湾区;氤氲巽寮海湾秀丽,融湾入圈扬帆而起……”今年惠州市两会召开期间,南方日报首发惠州融入“双区”建设的首支主题歌曲——《追梦双区惠更好》,巧妙融入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元素,采用千年渔歌辉映大气惠州,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作为中国渔歌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歌曲,惠东渔歌颇具大海般的韵味和浓郁的南方滨海文化特色。上世纪60年代以来,惠东文化部门对惠东渔歌开始收集、挖掘和整理,以渔歌为素材的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也一直在进行。不少文艺创作者从中汲取创作灵感,渔歌成为他们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天蓝蓝,海蓝蓝,光脚丫,走沙滩……阿爸出海打鱼去,阿妈织网一番番,一网鱼,一网虾,鱼虾满仓归海湾……”由罗嫦玉作词、廖志涛作曲的惠州童谣《天蓝蓝海蓝蓝》,凭借清澈的童声演唱、悠扬的渔歌曲调,拿下“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2019年主办的广东乡村微视频大赛一等奖。
“《天蓝蓝海蓝蓝》是取材于惠东渔歌曲调,同时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改编创作的"印象渔歌"作品。”惠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廖志涛介绍,童谣充分运用和声色彩、人声色彩的变化来表现歌曲的意蕴,向人们展现了湛蓝的天空下,渔民划着船儿在浩瀚的大海上纵情歌唱的画卷,体现了新时代渔民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对惠东原生态渔歌进行二次创作,当地的渔歌爱好者步履不停,并且越唱越新潮。2018年3月,在广东省(汕尾)渔歌邀请赛上,惠东县平海渔歌艺术团表演的《疍家组歌》惊艳四座,引起全场观众强烈共鸣,一举夺得渔歌创新金奖。
《疍家组歌》创新采用5种原生态渔歌曲调联唱,源自惠东县平海渔歌艺术团团长李福泰的创意。“惠东原生态渔歌的篇幅短小,不适合舞台演出,所以我想到将5种曲调组合在一起,并请教多位音乐老师,再进行改编和创作。为了帮助更多观众理解和传唱,我们在原生态唱法的基础上,还采用普通话进行演绎。”李福泰说。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金旭庚曾称赞,《疍家组歌》的5个渔歌唱段在音乐编排上很有特点,编曲也很有特色,有一定新意。渔歌传承很重要,而创新更重要,《疍家组歌》在创新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位于惠州市区的中国非物质遗产惠东渔歌文化展览馆正式开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如今,登上惠州东江、西枝江交汇处的合江楼五楼,就可以充分了解惠东渔歌的前世今生,近距离感受国家级非遗的魅力。这标志着惠东渔歌文化的推广和发展又迈出坚实的一步,也是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惠州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
历史溯源
渔歌就是一部渔家史
在惠州沿海地区,从福建沿海一带南迁而来的渔民在这里定居,渔歌伴随他们的迁徙而传播至惠东、大亚湾。目前,惠州地域主要流行两种渔歌,即惠东渔歌和大亚湾渔歌,其中惠东渔歌最广为人知,2008年成为全国渔歌中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惠东渔歌工作室专家陈志祥向记者介绍,惠东渔歌自宋朝时传入惠东,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当地最原始的渔民称为“疍民”,他们长期过着海上漂泊的艰难生活,生产方式单一,生活十分枯燥,于是以歌自娱,以歌解忧。经过岁月的沉淀,逐渐形成了疍家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唱方式,后人称之为惠东渔歌。
据《惠东县志》记载,惠东渔歌流行于稔山、平海、港口、巽寮等沿海一带,有40多种曲调,曲调开朗、辽阔、豪放,以福佬话组词,内容主要反映劳动、爱情、生活等。
渔歌,就是一部渔家史。渔民出海时,唱《出海歌》《勤产歌》,以歌引航,以歌鼓劲;渔妇在家唱《织网歌》《晒网歌》,以歌解闷;每逢风雨交加的时候,渔妇们面对大海祈求亲人平安归来,唱《纺线歌》《直歌》《思君歌》,情意绵绵,怀情万千。
在渔家的传统婚嫁仪式上,渔歌依旧唱不停,惠东、大亚湾皆如此。每当渔家姑娘出嫁,姐妹们唱着《心焦歌》依依惜别,母亲唱着《叮咛歌》嘱咐儿女,兄长送妹过男家时唱着《雨伞歌》,以表兄妹之情。
从前只能在海上唱,今日却能在岸上听。新中国成立后,渔民翻身当主人,在岸上建起新房子,彻底告别昔日在海上漂泊无依的艰难处境,于是唱起新式“城歌”来,如《渔港三月春》《点灯点火四面光》等,以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幸福新生活。
上世纪50年代,“渔歌唱到北京去”成为乡间美谈。1956年,惠阳县港口新村(今属惠东县)渔民苏墨水、苏带心演唱的原版渔歌《娶新娘调》《阿乡调》《妹子调》等,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从歌到剧,惠东渔歌的舞台也越来越宽广。上世纪60年代,中央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歌舞剧《南海长城》以惠东渔村生活为表现题材,音乐素材则取自惠东渔歌,不少演员曾来惠东港口体验生活达两个多月,演出后深获各界好评。
1977年5月,惠东县山歌剧团改名为惠东县歌剧团,排演歌剧为主。据《惠州市志》记载,渔歌剧曾在惠东一带上演100多个节目,影响较大的有《赞海花》《江姐》《湖中仙子》《美人鱼》等。
1975年,演员邱汝、张小兰演唱的渔歌表演唱《赞海花》、《渔家四季尽春光》,代表广东省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文艺调演。1991年,渔歌剧《溪流正暖》参加惠州全市首届戏剧花会获一等奖,并被选送参加广东省首届农村群众戏剧花会演出。
发展新机
首次打造渔歌音乐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渔民后代大部分放弃了本业,再加上流行歌曲、影视媒体等多元文化的冲击,传唱者越来越少。随着老年渔歌手的相继辞世,惠东渔歌一度陷入承继乏人的困境。
如何让惠东渔歌代代传唱、生生不息,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惠东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做法是,在旅游旺季计划每周末安排惠东渔歌演出;在渔业村搭建渔歌大舞台,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却妹带领学生在台上排练表演,游客也可以上去体验渔歌演唱。
廖志涛介绍,惠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持续推进“渔歌进校园”工作,以惠东县平山中学为中心点,向周边中小学校辐射,通过每周开设一堂渔歌音乐课,邀请渔歌传承人现场授课的方式,让更多学生了解到本土渔歌文化,感受渔歌的独特魅力,让惠东渔歌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去年,惠东县召集全县优秀的音乐教师,研讨、编写适用全县中小学校教学的渔歌教材,并配套音频、视频资料,目前处于采风、编辑阶段。
廖志涛还提到,惠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计划今年打造一场惠东渔歌原创作品晚会,初定13个节目、时长90分钟。
虽然惠东渔歌的保护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但在资金和人员上还是捉襟见肘,尤其是传承保护工作缺乏人手。对此,廖志涛建议,希望惠东县委、县政府尽快盘活惠东渔歌业余学校,组建一支专业的渔歌教师队伍,更好地推动惠东渔歌的传承和发展,提升惠东的文化软实力,打造成惠东县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时代在变,渔歌的魅力不变。渔民传唱,咏志、抒情、叙事。传统的曲调,承载新时代的内容,唱响在传统的渔家婚嫁活动里,唱响在渔民的日常生活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惠州将打造大型渔歌音乐剧《渔家》,将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传承创新发展,促进惠州市音乐创作水平,填补渔歌音乐剧创作的空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渔家》讲述了惠州渔区一家三代人从海到岸的故事,反映渔家人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生活变迁,折射出渔家人在党的领导之下过上幸福生活的缩影。”惠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王少辉介绍,该音乐剧以渔家生活为题材进行剧本创作,计划投入300多万元打造。目前,渔歌音乐剧《渔家》已完成剧本创作,正在制定音乐创作与导演方案,预计4月开始排演,9月底正式公演。
记者了解到,《渔家》剧本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赖房千创作,由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导裘华松担任导演。除了男女一号演员由省级歌唱演员担任外,其余演员皆由惠州歌舞剧院、惠东平海渔歌艺术团等本土演员演出,以期培养起惠州自己的演员队伍。
王少辉表示,这是惠州首次将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搬上音乐剧舞台,将着力打造成具有惠州特色的文艺精品,全力冲击省级、国家级“五个一工程”奖,并积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渔歌音乐剧《渔家》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待。有文化策划公司表示,《渔家》公映之后,该企业计划在此基础上精心打造一部时长1小时左右的文旅剧,在合江楼或者水东街实现常态化演出,以夜经济撬动惠州文旅演绎市场的发展。
■他山之石
汕尾成立渔歌传承基地
惠东渔歌与深圳、汕尾等地区传唱的渔歌同属一宗,其历史渊源、艺术形式和音乐曲调等基本一致,可谓姐妹篇。作为全国渔歌中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东渔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但与汕尾渔歌相比显得后劲不足。
汕尾渔歌一度也曾陷入后继乏人、传承不力的困境,汕尾各级政府当机立断,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传承汕尾渔歌:加大对汕尾渔歌的宣传和历史档案的整理力度,建立汕尾渔家民俗风俗陈列馆,介绍渔民生活风俗文化;编辑出版《汕尾渔歌》《汕尾渔歌集》《南海渔唱》等;大量培养汕尾渔歌后备人才;创作排演《织网》《渔家取亲》《斗歌》等渔歌节目,多次参加国家、省级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2013年起,汕尾陆续成立渔歌传承基地和表演队,创作并排演了大型渔歌剧《默娘》,入选广东省第十二届文化艺术节参演剧目。该剧对原生态渔歌作了大胆而成功的改革,令其在曲式、节奏、演唱元素的运用上均有所创新,有力地促成渔歌社会活态传承,将汕尾渔歌传承推入一个新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汕尾渔歌传承基地培养渔歌人才超过500人,不断扩大传唱队伍,为汕尾渔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推动汕尾渔歌2014年11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2015年1月被省文化厅评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为培养下一代对渔歌的兴趣,在城区汕尾中学、新港街道中心小学建立汕尾渔歌培训基地,编写渔歌教材《民歌海洋中的瑰宝——汕尾渔歌》作为全区中小学的音乐教材。
2018年10月30日—31日,“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广东省汕尾市渔歌专场在北京民族剧场演出,展示汕尾的新风貌新变化,推介汕尾的历史文化、红色资源、文化风情、民间民俗和秀美风光,唱响“善美之城”城市品牌,宣传文明汕尾的城市形象。
此外,汕尾还通过利用高科技手段抢救和保护渔歌,定期举办汕尾渔歌文化节扩大渔歌的影响力,在旅游业中渗透渔歌元素,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渔歌文化,鼓励创作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渔歌等方式,进一步擦亮汕尾渔歌金字招牌。
■声音
惠东县平海渔歌艺术团团长、惠东渔歌传承人李福泰:
二次创作要坚持“移步不换形”
据惠东地方志记载,当地最原始的渔民称为“疍民”,又叫“后船疍民”,是古代南方百越族的一部分。
李福泰介绍,因历史原因,过去疍民仅生活在海上,没有受教育和岸上居住的权利,不准与岸上人通婚,终日以渔船为家、与大海为伴,“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后,疍家人"洗脚上岸",经历了从渔民到村民的转变,在新家园开启新生活。”李福泰提到,后来,渔民纷纷上岸经商或者外出务工,沿海渔歌停唱20余年。在这关键时刻,惠东县委宣传部组织文化部门抢救、保护渔歌,当地的音乐工作者也积极创作大量新渔歌以及以渔歌为基础的说唱、歌舞节目,惠东渔歌从此广为人知。
李福泰建议,作为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的保护应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使用时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音乐人对惠东渔歌的改编创作时,应该遵循“移步不换形”的原则,在秉承惠东渔歌原汁原味曲调的前提下,与当下新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让“惠东渔歌”越唱越新潮。
■观察眼
扶持民办剧团发展搭建更多戏曲舞台
广东汉剧、粤剧粤曲、山歌剧、渔歌剧……惠州因其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历史渊源,孕育着丰富的戏曲资源,极具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
近年来,传统文化艺术被重新认识,戏曲获得极大关注。惠州涌现出一大批民间艺术团,如醇华戏曲艺术团、博罗县园洲镇曲艺协会、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惠东县平海渔歌艺术团等。
这些民间艺术团或大或小,团员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与戏曲结下不解之缘,从此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演绎、传播戏曲之美,并通过创新的形式为传统戏曲注入新活力,成为推动传统舞台艺术保护和活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为惠州地方戏曲的发展开辟更多空间。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公办剧团离开政府投入便难以存活的现实情况下,惠州民间艺术团在为民众提供精神产品的同时,基本做到了自给自足。惠州多元的戏曲文化得以重焕生机,他们功不可没。
但是,在自给自足的背后,是民间艺术团艰难生存的窘境,他们凭着对戏曲的一腔热忱默默坚守,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源节流、人尽其用,经常亏本演出,亟待政府的进一步引导和扶持。
在没有公办专业剧团的文化土壤上,惠州要振兴戏曲文化,文化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团的重要作用,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扶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搭建更多戏曲舞台,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磨练演技的平台,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演出,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为惠州建设文化强市贡献文艺力量。
新闻推荐
惠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布局工作情况 规划四网融合 融入大湾区轨道交通网
惠州日报讯(记者蔡伟健洪鹊儿特约通讯员黄少卿通讯员叶衍达)日前,惠东县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发改、交通、园林等3个部门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