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双区”引领 共建优质生活圈惠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描绘美好蓝图

惠州日报 2021-03-24 15:06

今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昨日,惠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开幕,《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会议审查。未来5年,惠州将怎么干?昨日,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徐毅接受惠州日报记者专访,聚焦“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十四五”发展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解读了规划纲要草案。

“十三五”成就

经济总量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番目标

惠州日报记者:“十三五”时期惠州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从2015年的3140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4222亿元。请问惠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哪些亮点?

徐毅:过去五年,是惠州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美经贸摩擦和重大疫情等多重影响,深入实施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重大项目,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总量从2015年的3140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4222亿元,年均增长5.5%,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15年全市7个县(区)中只有惠城区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2020年全市已有6个县(区)经济总量超过600亿元,惠城区已经超过860亿元。除了在经济总量上迈上新台阶,惠州市经济发展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均有提升,在推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亮点纷呈。

比如惠州制造展现“硬核”竞争力,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跃居全国第一,惠州4K电视机产量占全国1/3,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64.2%、43.8%。引进了一批令人瞩目的重大项目,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三期、恒力石化等一批大项目顺利落户,为惠州实体经济发展积蓄强大的发展动力。

还有,惠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开创性规划建设连接广州(知识城)、东莞(松山湖)、深圳(前海)以及贯通惠州南北的“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把惠州充分融入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格局。完成惠州机场扩容扩建工程,旅客吞吐量跻身全国百强第55位。

此外,重点领域改革也是亮点频出。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深化,企业开办实现1日办结。建设工程项目“信用快审”承诺制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实行容缺承诺办理,在全市实施区域环评制度。创新设立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制度,建立重大项目专班机制,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广东唯一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十四五”目标

有针对性增加省级工程中心等5个市级指标

惠州日报记者:“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请问惠州“十四五”规划将实现哪些目标任务?

徐毅:规划纲要草案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惠州市发展的优势和风险挑战,把外部环境、发展形势研判清楚,把惠州市的潜力短板、优势劣势梳理明白,这是我们编制“十四五”规划的起点,是设定“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的基本依据。经综合研判,我们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惠州持续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战略机遇期。因此,“十四五”的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于指标体系设置,我们参照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拟定了惠州市“十四五”规划25个指标,其中20个指标为沿用国家和省指标体系,还有制造业比重、投资、消费、省级工程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5个指标为自主增加指标,主要是结合惠州市发展不充分、创新能力不足、亟待提升制造业发展优势等实际,以及考虑到数据可取性等情况,有针对性新增市级指标。

对于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GDP发展指标,我们力求体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中央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省委提出“到2035年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更高水平”。《中共惠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惠州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为承接中央、省指标安排和贯彻市委决策部署,规划草案提出,到2025年GDP超过6000亿元,年均增长7.5%。并在总目标引领下,提出“9个新”为支撑的主要目标体系,即: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竞争力更具新优势、创新引领获得新支撑、改革开放迈上新高度、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水平、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境界、幸福惠州建设取得新成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新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新提升。

强化“双区”引领

对标深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惠州日报记者:“双区”建设是广东省“1+1+9”工作部署中9项重点任务的第一项,也是全省改革发展工作的总纲和总牵引。惠州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惠州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都市圈工作,我们在这方面有什么部署或安排?

徐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强化“双区”战略引领,通过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深入推进区域协调融合发展,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交通上,我们以“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为引领,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创新协同和产业共建上,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全面深化与港澳教育、医疗、文旅、环保、民生等方面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

在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方面,惠州将积极参与深圳都市圈建设,探索共建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我们还要一体化保护和开发深惠黄金岸线和海洋资源,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争取复制推广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成功改革事项,对标深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惠州还将全力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行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依托干线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广惠协同发展轴,加强与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等战略对接、发展联动;加强与广州知识城、广州南沙自贸区的合作;争取更多广州三甲医院在惠州设置分支机构、更多广州优质高校在惠州设置分校等。

聚焦制造业强市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35%

惠州日报记者:惠州“十三五”期间相继落户了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三期等一批令人瞩目的重大项目,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石化电子产业基地。规划纲要草案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有什么规划?在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方面有何安排?

徐毅:制造业是惠州发展的根基,惠州有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和空间优势。我们将坚持制造业强市不动摇,为此,规划纲要草案明确设定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35%的红线目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体现了惠州助力建设制造强省的责任担当。

“十三五”末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的产业规模已分别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十四五”时期,惠州将集中力量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命健康“2+1”现代产业集群,围绕“打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明确到2025年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年总产值分别达到5000亿元、6500亿元的目标,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打造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新高地。

在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基础上,规划纲要草案还注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布局,也注重对传统优势产业的赋能转型,着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立足惠州产业基础、着眼未来产业布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前沿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

为了解决零敲碎打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设置专门章节对产业园区建设进行重点规划,提出聚力打造“3+7”产业园区,“3”就是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韩(惠州)产业园三个国家级产业平台,“7”就是在每个县(区)分别打造千亿级产业平台,这7个平台园区规划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将为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提供专业化服务和有效要素保障。

建设高颜值城市

构建大西湖山水人文客厅等国内一流城市新样板

惠州日报记者: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总目标,得到全市上下的广泛认同,请问规划纲要草案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建设现代化城市方面有哪些部署?

徐毅:近年来,惠州城市实力、城市规划、城市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城市一天比一天更美丽。“十四五”时期,惠州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围绕目标定位,规划纲要草案分别在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惠州等章节进行深入阐述。

一是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坚持以主体功能区为引领,以罗浮山、象头山、莲花山等自然山体和G324北上线以及陆海界线为分界线,将全市划分为生态功能区、城市发展区和海洋发展区,构建“1+1+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突出集聚集约,推动资源要素向集中连片优势发展地区倾斜,以惠城为中心、惠阳为副中心,依托1号公路经济走廊等,大力推动沿江组团和沿海组团联动发展,促进发展重心向海向外发展。

二是着力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快惠州机场建设,建成赣深铁路、广汕铁路惠州段和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210公里,大力推进“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设,惠州区域性门户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坐飞机、高铁出游,出行将更加体面、舒适、便捷。

三是着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一方面,我们将以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发展理念加强城市整体规划设计,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建设公园城市、高颜值城市,构建大西湖山水人文客厅等国内一流城市新样板,把惠州打造成为让更多年轻人向往的城市。另一方面,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充分发挥城市更新对核心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城市更新向重点片区与重大项目集中,逐步实现空间优化、产业升级、配套改善与社区转型。同时,创新城市治理思路,加强城市全周期管理,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

建设更加幸福惠州

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

惠州日报记者:民生问题是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请问规划纲要草案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将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徐毅:我们发展经济、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惠州人民过上更加幸福、更加自豪、更加愉悦的美好生活。因此,规划纲要草案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用功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规划纲要草案设置了建设更加幸福惠州专章。这个专章具体在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社保、文化、养老等方面进行部署,明确具体任务举措以及相关领域的专项指标。

规划纲要草案对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民生问题进行回应和部署。比如,教育方面,针对教育资源不足,提出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稳步扩大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模,到2025年全市毛入园率达到9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80%以上。同样,在医疗、养老等方面,规划纲要草案也进行积极回应和部署,提出到2025年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0%以上,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100%,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通过系列民生举措,让老百姓在参与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建设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群众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通讯员谢科峰

新闻推荐

动动嘴就能办业务 多家银行开启声纹验证

“20****54”,按着语音输入键,念完屏幕上随机出现的8个数字,瞬间便成功登录自己的手机银行;点击手机银行搜索框旁的语音输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