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惠州创新发展的春天

南方日报 2021-03-24 09:48

3月初的惠州,春意盎然。东江畔,木棉盛开,红花似火,惊艳了一座城。

这是2021年的春天,也是“十四五”的春天,更是创新发展的春天。

创一流:集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春天,惠州谋定而后动,正在描绘一张新的蓝图。

2月28日至3月2日,惠州两会召开。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一组令人激动的数据:2020年,惠州大项目逆势集聚迸发新动能,新引进6宗百亿级引领性产业项目,新开工项目920宗、竣工投产660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完成2440亿元,创历史新高。

众所周知,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抬头。这对于一个位于改革开放前沿,有着大量外资外贸的城市,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但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惠州仍然引进了这么多“巨无霸”产业项目,为今后的产能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疑,这样令人羡慕的成绩得益于惠州好山好水的城市禀赋,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也得益于自身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惠州收获的一连串大项目,正是自身努力的结果。

作为制造业大市,工业是惠州的立身之本。最近举行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明确指出,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着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要以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产业加速发展,要围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着力在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全会还指明了更具体的方向,7个县区要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从抓产业到提升能极,从海洋经济到生态屏障,每个县区都有明确的方向。

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则透露,在“十四五”期间,惠州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6000亿元。

无疑,这是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惠州对今后产业大发展定下的目标和方向。回顾“十三五”,惠州地区生产总值从3000多亿元迈进4000亿元大关,达到4222亿元。而在“十四五”期间,惠州的地区生产总值要向6000亿元大关迈进。

要实现这些目标,除了持续引进更多优质项目,靠大项目带动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使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变成真正依靠创新来驱动发展。唯有如此,才能逐步实现企业升级、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升级,为惠州打造一流城市提供产业支撑,才能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贡献惠州力量。

谋幸福: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市民

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为了人民。所有发展成果最终都要惠及更多普通市民,这才是发展的根本要义。为此,惠州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更加幸福的国内一流城市。

更加幸福,首先要体现在民生事业上。2020年,惠州在民生事业发展方面的成绩可圈可点。新增幼儿园学位超过2万个,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2.78万个,稔平半岛供水工程完工,80个“惠民空间”老旧小区完成微改造,升级改造地面公共停车位1.6万个,城市建成区27条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5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居全省第一,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全市46个省定贫困村及3554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这一个个数字后面,都凝聚着无数的心血,也是发展为了人民的生动体现。

在今年两会期间,民生问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重中之重。惠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多项建议,涉及健康医疗、儿童公园、普惠托育服务、治未病中心、社区健身、交通路网等话题。代表和委员们踊跃发言,职能部门负责人积极互动、一一回应。

民生话题不仅是活跃在与会者的言词间,而且用大量篇幅正式地写入了今年的惠州市政府报告中。根据报告,今年惠州要以“绣花功夫”改造167个城镇老旧小区,完成130个“惠民空间”微改造,建成碧道60公里,完善城市慢行系统,高水平规划提升西湖品质和环西湖中央文化休闲区,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新建改建7家,新增幼儿园学位5000个以上,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万个,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国家试点……

谋发展,是为了谋幸福。谋幸福,可以更好地促进更长远的发展。

当前,惠州正在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正在朝着“十四五”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迈进。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惠州迎来了新的春天。

南方日报记者刘光明宝

新闻推荐

惠州市一作家获第九届小小说金麻雀奖

惠州日报讯(记者宫晓磊)近日,全国第九届(2018—2020)小小说金麻雀奖在河南评选揭晓,惠州市小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惠城区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