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绳纹双耳陶瓿蕴藏深厚历史文化

惠州日报 2021-02-17 20:48

绳纹双耳陶瓿,通高13.5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14.5厘米为,泥质橙红陶。该瓿方唇、丰肩腹鼓,肩堆塑双兽形耳,耳上绘两圈弦纹,弦纹之间刻划指甲纹,腹部上装饰的两组不规则弦纹之间刻划篦点纹,腹中部装饰弦纹一组,下方素面无纹饰,平底,口沿局部有磕损,其它保存完好。经广东省文物专家鉴定为战国时期绳纹双耳陶瓿,现藏惠州博物馆,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瓿是古代的一种小瓮,同缶,为青铜或陶制,是用以盛酒水或酱料的器皿。古代的瓮(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用于装各种东西,如汉代《礼记》有曰:“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瓮”。这里的“瓮”指为盛酒浆的坛;三国魏时百科词典《广雅·释器》注析:瓮是为瓶也;《战国策·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有曰: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瓿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这里的瓿,就是指装酱料的小罐。这件战国绳纹双耳陶瓿,在惠州博罗银岗窑址出土,银岗窑址位于惠州博罗县境内,距离东江边约2公里,在河谷平原上由七个东西相连的低矮山岗组成,当地俗称为“七星伴月”,该遗址是一处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历时数百年的大型制陶工场遗址,也是目前广东省内迄今所发现跨越时间最长、窑场作坊规模最大的先秦陶器制作工厂。据专家初步考证,该窑址亦可能是南方瓷器的发源地之一,目前被列入广东省八大古遗址公园保护建设中。另据《广东博罗银岗遗址发掘简报》资料显示,该遗址的发掘,为建立和完善广东先秦考古编年提供了可靠依据。另外,银岗遗址及其出土文物,对研究惠州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陶瓷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特征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可以看出,战国时期惠州地区烧窑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与发展,陶器质地坚硬,在陶拍上系以绳索纹饰或刻制其他花纹。

这件绳纹双耳陶瓿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内涵,对先秦时期东江流域乃至岭南地区制陶业和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均提供实物依据,具有极高的文物历史、收藏研究价值。(钟雪平)

新闻推荐

博罗县园洲镇新春慰问活动走进当地企业 情暖农民工 留园过大年

惠州日报讯(记者李燕文朱丽婷贺小山通讯员李志华)如何让留在当地过年的外地“打工人”感受到家的温暖?连日来,博罗县园洲镇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