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频热词看大鹏2021年 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如何开启

南方日报 2021-01-29 06:57

大鹏将推进“中国天然氧吧”体验区建设,力争成为国家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1月23日,深圳市大鹏新区党工委2021年工作会议举行。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作工作报告,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1月27日,在龙岗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大鹏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广阳在大鹏新区人大代表团和大鹏新区政协组联合会议上,代表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2021年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大鹏新区“十三五”发展成就和2020年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政府所作的重点工作,汇报了“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思路和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更是“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之年。在这样的2021年,作为深圳“生态特区”的大鹏,有怎么样的开篇布局?有哪些具体实施路径?笔者梳理两份工作报告中的高频关键词,解读新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发展思路。

●郑婷婷

生态热词推进“中国天然氧吧”体验区建设

大鹏新区,其生态资源丰富可谓是深圳中的“生态特区”:生态环境综合状况指数连续5年在全省县级单元中排名第一,森林覆盖率达7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市第一,野生植物种类占深圳市的70%、广东省的26%。此外,大鹏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获得了一系列含金量比较高的荣誉。如: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入选2020年度“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和全国三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大鹏新区作为深圳的“生态特区”,“先天优势”足够优秀,“后天努力”更加关键。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大鹏新区如何从制度设计入手,向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展现这一片“都市中的桃花源”?

笔者注意到,大鹏新区将不断加大生态产品供给,谋划推动“中国天然氧吧”体验区建设。大鹏新区在2020年被中国气象局指导、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认定为“中国天然氧吧”并予以授牌。这也是对大鹏新区的气候、空气质量、大气负离子水平等生态环境质量、生态及旅游发展规划、旅游配套情况等条件的“官方认证”。

报告中提出“中国天然氧吧”体验区建设,是将大鹏的生态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市民群众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的亲近自然新载体。这无疑是大鹏2021年生态建设的热词。

丰富的生态资源如何保护?生态法治建设是利刃。“不让破坏者逍遥,不让守护绿水青山的老百姓吃亏!”大鹏新区这句生态补偿法案标语则表明了对构建社会力量形成“绿色”合力的决心。

努力寻求法治保障和生态保护的最大公约数,这是大鹏新区给出的答案。近年来,大鹏新区全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刚过去的一年里,大鹏新区推动设立了全省首个环境资源“三审合一”专门法庭。

值得注意的是,大鹏新区也在不断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在2020年探索编制全国首个《生态社区评价通用规范》和《海洋碳汇核算指南》,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大鹏将继续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推动《海洋碳汇核算指南》成为地方标准,力争成为国家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

经济热词EOD模式、旅游四季节庆活动

曾有人言,大鹏新区是生态大区,干好生态保护工作即可。也有人说,大鹏新区提出“经济强区”是需要勇气的。经历了“创业十年”的大鹏,无疑已经交出了“答卷”。回顾过去五年:新区的PM2.5年均浓度由26微克/立方米降至20微克/立方米以内,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连续5年在全省127个县级单元中排名第一。

同时,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辖区全口径税收分别较五年前增长27.8%、18.7%和32.6%,固定资产投资较“十二五”末期增长65.1%,片区开发建设连续五年在市重点区域考核中排名第一,国际生命科技中心提前一年建成,生物家园、绿岛国际、坝光文体中心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西涌片区城市设计完成国际咨询,沙滩综合整治后重新开放,环境品质、旅游品质大幅提升,实现了生态质量和发展质量双进阶。

大鹏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经济强区”的号角吹响,全区振奋。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明确提出,新区将在绿色开发领域勇探新路,把实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模式)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抓手,推动坝光国际生物谷争创国家EOD模式试点。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下称“EOD模式”)何解?这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EOD模式是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

谈及大鹏的经济发展热词,EOD模式是其一,旅游及海洋产业也是此次报告的高频词汇。

“目前,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淡旺季明显等问题是大鹏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如何着力解决大鹏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此次党工委工作报告也“给出答案”,提出大鹏将全季联动加快旅游品质提升,创新盘活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产品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大鹏还将高水平打造大鹏户外季、滨海沙滩季、特色美食季、文化艺术季等不同主题的“四季”节庆活动,加快建设“春可踏青、夏可搏浪、秋可寻味、冬可观展”的全季型旅游目的地。

此外,大鹏还将因地制宜开发“朝、夕、昼、夜”个性旅游产品,拓展旅游服务,丰富旅游体验,特别是积极发展夜间旅游项目,增加夜景观,大力发展夜经济,逐步提升过夜游客比重,以实现大鹏新区旅游产业“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目标。

高质量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是大鹏近年来发展的目标,也是大鹏“向海图强”发展规划的缩影。接下来大鹏将继续积极探索海陆国土空间统筹利用、海洋科技研发机制创新,在“黄金十年”奋发图强,着力破解重大项目用地用海难题,推动建设深港惠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

民生热词“大小结合、快慢衔接、立体布局、智慧管理”

“金沙湾酒店以前是下沙村的一部分,是我的家乡,发展比较落后。今天发展成五星级酒店,真的是面目一新。我们回来,看到家乡发展得那么好,非常开心。”荷兰华侨麦河金说。

大鹏新区是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不过一到假期,容易发生交通拥堵现象。麦河金建议,希望加快推进大鹏的轨道交通工作,尽快实现大鹏外联内通,助力大鹏全域旅游的腾飞。

笔者留意到,此次提出要建设高质量建设民生保障更实的“幸福大鹏”,且数次提及大鹏交通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报告提出,大鹏将按照“大小结合、快慢衔接、立体布局、智慧管理”的基本思路,加快完善新区交通体系,提升内畅外联水平,更好融入大湾区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大鹏还将重点推动深惠城际大鹏支线、轨道8号线三期开工建设,完成小运量轨道交通T2旅游专线规划。全力推动外环高速大鹏段、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和大鹏大道前期工作,加快葵涌环城西路、环大鹏湾海岸公路、鹏坝通道等项目建设。以交通枢纽、地铁站点为节点,进一步优化全区慢行系统布局。此外,大鹏还将有序扩大通用航空服务覆盖面,加快建设6个客运码头,规划打造“环岛班轮”航线。

新闻推荐

高层次医疗人才来惠城 安家费最高170万惠城区大力引进人才,博士学历人才还提供1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

惠城区大力引进人才,博士学历人才还提供1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