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江之畔有西族 仙女峰下桃花源
增江西族段两岸景色美如画。
从空中俯瞰龙门,蜿蜒的增江仿佛巨龙展身静待腾飞,又如碧绿的绸带缠绕着龙门大地。
增江中游、龙门县龙华镇仙女峰下的西族村,山峦起伏,满眼苍翠,清澈江水穿村而过,村舍错落,偶有山鸟鸣叫划破长空。走进西族村,仿佛走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龙门古县志中关于增江犹如波斯船俯拾皆宝的记载在这里找到了生动注脚。
除了人文与绿色,作为革命老区,西族的红色革命遗址也异常显眼,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二团(后改东三支二团)在龙门五镜地区(西族、蓝滘、高沙、约坑、犀牛)的核心区,保留着龙门县人民政府旧址、东坑税站、塘角埔战斗遗址等20多处革命遗址。
当前,西族革命老区人民,正在逐步挖掘和修复相关革命遗址,发展生态旅游,致力建设集红色旅游、党史教育及生态旅游一体的新农村,书写新时代发展篇章。
增江之畔风光旖旎
地处龙门龙华、麻榨、永汉三镇交界的西族村,由18个自然村组成,群山连绵,几块小平地点缀其间,东西两边有大山屏障,增江纵贯南北,站在黄连坝下背庙山上视线溯江而上,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呈现眼前。
西族村最著名的景点是仙女峰,由北向南进入西族地界,一幅仙境图画映入眼帘。它有一个美丽传说:在远古时代,沙迳有一仙人看到沙迳受洪水侵害,于是决定作法借山镇水。一天早上,西族增江河边,一群妇女在河边洗衣服,其中有一孕妇,突然看到一座像拇指一样的山从下游而上行,狂呼“见鬼”,这一下恰恰道破仙人的法术,仙法再也不灵,只能把山放在河边,这就是西族仙女峰。
仙女峰山顶有一石台,台下有一小泉水,长年不断,入内犹如世上蓬莱,人间仙境。远近村民常到山上拜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实际上,仙女峰的名气早有记载。它在当地又叫仙女石,清代几个版本的《龙门县志》均有记载,如清咸丰元年(1851)版《龙门县志》称:“仙女石在城南八十里,高六十丈,周围六里,秀拔参天,两石对拱状如仙女,绝顶花木芳菲,紫藤、碧草掩映如风鬟、雾鬓,山腰有石鼓,敲之有声,旁有石碗、石凳、石篮,布置宛然。”
在明代,仙女峰已颇有名气,吸引不少文人墨客登临吟诵。明代进士、粤中名儒胡庭兰年轻时曾在龙门任教,对景色秀丽的龙门山水爱慕不已,曾慕名游览了仙女峰,兴致勃勃地欣赏山水美景时,不禁诗兴大发,留下一首七言律诗:“棱棱仙骨回风尘,不学凡装浪嫁人;夜月光悬终古镜,野花红插隔年春;烟埃陌上空临水,鸡犬云间自结邻;几度凭虚笑牛女,鹊桥过后总伤身。”这是有史料可查的最早吟诵西族仙女峰的诗文,胡庭兰将仙女石的秀美风光和神话传说融于一诗,引人入胜。
清康熙六年(1667)《龙门县志》列出“龙门八景”,“仙女摩空”位列其中,足见胡庭兰的审美眼光独到。
革命老区待焕新颜
作为革命老区,西族村现今保留了20多处红色革命遗址,被后人誉为龙门“小井冈山”。西族村最可圈可点的是,这里诞生了红色政权——龙门县人民政府。
1948年3月,中共江北工委确定以“放手大搞,贯彻分粮、分田斗争,壮大自己,配合南下大军南下解放全广东”为斗争方针,正式成立中共江北地方委员会,由黄庄平任书记,同时对江北地区的武装力量统一整编,成立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
1948年9月,中共江北地委机关、江北支队司令部和江北支队二团共500多人在沙迳塘角埔村集结整训。国民党广州政府得到消息后,调动1000多人武装力量对塘角埔村进行“清剿”。在王达宏、李绍宗等领导人的指挥下,江北支队二团成功突围。此役毙敌20余人,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和打破了敌人的“清剿”计划。
解放战争后期,西族革命根据地扩展到南滘村、高沙、约坑村和犀牛村等周边地区,革命斗争如史诗般波澜壮阔,为解放龙门打下了基础。
“我们计划逐步修复江北地委和江北支队司令部临时驻地、龙门县人民政府旧址、塘角埔战斗遗址、增江沿江相关税站,将它们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西族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海燕表示,尤其是江北地委和江北支队司令部临时驻地、龙门县人民政府旧址,西族村民希望相关部门能将其改造成集西族革命历史展览、党史教育、红色旅游基地,使得革命老区重焕光彩。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县城中心区从62平方公里扩至190平方公里 龙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实现县城扩容提质
“十三五”时期,龙门积极改善城乡道路交通和人居环境。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十三五”时期,是龙门城镇建设投入力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