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坑 甜蜜幸福之村

惠州日报 2021-01-25 08:26

位于羊坑山下、武深高速枢纽旁的甘坑村。

枝繁叶茂的古龙眼树,每年都还挂果。

神奇的古溶洞。

广泛种植龙眼的甘坑村被称为甜蜜幸福之村。

甘坑《甘氏族谱》,记录家族荣光。

从武深高速和广河高速的枢纽下来,沿着218县道拐入一条乡道,穿过青翠起伏的山丘和稻田萦绕的人家,路渐行渐远。然后越过高速路下的隧道,一片豁然开朗的景象顿时呈现在眼前。

这就是甘坑,一座充满甜蜜气息的村庄。背靠群山,前临稻田,沃野平畴,尽情地展现在了眼前。

以甘为名 甜蜜梦想

村庄的长者、年过八旬的甘闯明精神矍铄,他曾经任村支书。他告诉我们,村中最早来的是甘姓,大约是明代来到此处开基,因为姓甘,所以以姓命名,将这里命名为甘坑,名字一语双关,也寄托着大家对甘美生活的向往。

说着,老人从充满沧桑感的皮夹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纸,这是老人凭着记忆,从旧祠堂的牌位上临摹下来的文字,上面写着:“一世仲华,讳青海。妣黄万五娘,宋妙玉娘,生七子。二世子光,妣何氏,生三子,海龙、海俊、海秀。三世海龙,妣马氏,生三子……”介绍完后,老人拿出一本厚达近千页的《甘氏族谱》,嘱托我们细细研读,以勘定宗祠上的内容。

这本厚厚的族谱记载,粤东甘氏入粤一世祖为甘仙一,原籍江西信丰。族谱尊称其为甘公仙一郎,或称仙公,有弟一人名曰甘仙二。这是一组典型的元朝汉人名字,和明太祖朱元璋的朱重八命名方式一样,由此也大致可以推断其生活的年代。

甘仙一,字青海,其父曰甘仲华,妻崔氏。甘仙一有妻二人,正室是宋妙玉娘,侧室是黄万五娘,生子七人,人丁兴旺。在江西信丰时,甘仙一“布德修业,发迹豫章”,可见其家境丰饶。明洪武四年,甘仙一和母亲崔氏及妻儿一起,以篮载行李,南迁入粤。临行前他们焚香祷告:“篮耳断处是吾家。”后历经坎坷,在惠州府梁化一个叫齐昌的地方,篮耳断裂,遂取名篮村定居。后迁居于永安(紫金)甘坑居住,因七子开基于此,因而取名七子塘。

甘仙一第四子子光,和母亲黄万五娘一起,由永安甘坑迁徙至增城,为示不忘来处,新地方依然命名为甘坑,即今日之龙江镇甘坑村。此时龙门尚未建立县制,地属增城,因此族谱记载为“增城甘坑”。甘子光也成为龙江甘坑甘氏的开基一世祖。在这里,他与母亲一起,开辟荒地,种植果木,蓄养家禽,相依为命。死后均葬于甘坑麻地,这里也成为龙门甘氏的祖地与祖茔。

在《四川甘氏族谱》中,记录了一篇邑庠生甘鸿熙所撰写的《惠州府永安县甘坑鼎建仙一郎公祠序录》。里面写道:“境名曰甘坑,地以姓传也。呜呼!山水随公姓甘矣,迄今循名而责,顾名而思,夫岂能忘而弃乎!”这句话深切地表达了祖先之所以“甘”名地的良苦用心,既表达了随遇而安的梦想,也寄托了慎终追远、不忘根祖的情怀。

尽管在迁徙中,很多甘氏后人并未能详读长达千页的《甘氏族谱》,但是历经数百年,先人的信息依旧尽可能丰富地体现在了上面,甘氏子孙在言行之中,也默默地践行先人的殷殷期许。

自明代初年定居龙江甘坑村以来,甘氏子孙安土重迁,数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追逐着先人建设“甜蜜幸福之村”的梦想。在龙平渠修建之后,1957年为进一步解决龙江干旱问题,又修筑了石岩塘水库。在修筑石岩塘水库时,面临着迁徙的抉择,但是甘坑的甘氏族人,在为水库让地的同时,依然坚定地留在了甘坑,守护着祖辈流传下来的土地和梦想。

移民古村 两姓相融

修筑石岩塘水库和东灌渠工程,是继龙平渠之后的龙门又一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解决龙江镇的干旱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甘坑村人为此不仅付出了劳动力,也付出了迁移祖地、另辟新家的代价。他们虽然需要搬迁,但是并未离开世代居住的村子,而是选择在村中水利工程之外的地方,将宗祠、亲眷按照旧有的格局,重建起来。

就在甘氏族人刚刚安定下来的时候,一群新的水库移民携家带口,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甘坑。这群移民姓谢,原来家住在河源锡场,因为新丰江水库的建设,他们成了移民。或许是有些相同的遭遇,让他们惺惺相惜,抑或是甘氏子孙在迁徙过程中所锤炼的包容精神使然,甘谢两姓很快融合到一起。甘氏族人拿出土地和山林,帮助他们营建房舍,免遭风雨的侵袭,久违的温暖让谢氏族人逐渐安定下来,他们的融入,也使得甘坑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村。

现年78岁的谢碧云,是当年移民甘坑的见证者,他也是1996年第7次重修谢氏族谱的重要参与者。对于他们这一支谢氏族人的来历,谢碧云早已熟稔于心。他们这一支谢姓祖籍为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义军将领谢枋得的后裔,其第二子谢熙芝的后裔谢复汉,于元朝末年迁徙至河源锡场,开基建业,繁衍壮大。

因新丰江水库工程迁居龙江甘坑之后,谢碧云更觉得原本聚族而居,而今天涯四散,更应该修好族谱,凝聚族人。于是1996年,在他的推动和主持下,粤东谢氏族谱得以重修。在这份家谱中,记载了作为总编辑的谢碧云为修宗谱所做的努力和奉献。

谢碧云总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志平,次子伟龙,三子小龙。之所以后面两个儿子都取名一个“龙”字,正是因为他们都是在定居龙门县龙江镇甘坑村之后出生的,取地名中的一个“龙”字,也是期盼他们能感恩龙门这片新的乐土。而今,三个儿子俱已成才,谢碧云的生活安稳而恬淡,闲暇之余,他更乐于和子弟们分享家族迁徙的故事,嘱托他们不忘来处,报效家国。

而今,几十年过去,甘姓和谢姓共同建设着美丽家园甘坑。两姓之间,婚姻互通,往来日密,彼此交好,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共同体。此后在修筑武深高速时,又有一批甘氏族人和谢氏族人为了工程建设用地,另辟新家园,但是他们并未走远,依然坚守在甘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建设甘坑,而今甘坑已经成为了龙江的一颗明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有故事的古木与甜蜜果

甘坑村背靠羊坑山,属盆地地形,多坡地,喀斯特地质和丰富的沉积土壤,孕育出优质的龙眼。无论是居民的房前屋后,还是村道边、田野上,处处可见破石而出、翠绿如漆的龙眼树。这里出产的石硖龙眼,肉厚核小,爽脆甘美,让人食之难忘。

甘坑的龙眼种植历史十分久远,在村西头,至今还有3棵百余年的古龙眼树,其中一棵已经枯萎,但是虬枝铁干,如同蟠龙,依然挺立着。另外两棵则枝繁叶茂,树冠直径都超过10米,丰年时一棵树能产千余斤龙眼。在甘坑人的传说中,龙眼树是上天的恩赐,因此他们对遍山的龙眼,充满了感恩与自豪。传说古代龙江及周边有恶龙食人,村民苦不堪言。后来为拯救民生,雷神下凡,与恶龙激战,打掉了恶龙的眼睛落在了井里,后来居然生根发芽,分支散叶,结出的果实如同眼睛,白肉黑仁,十分甘美,村民名之为龙眼。

这几棵古龙眼树,是甘坑龙眼的老祖母,也是甘坑龙眼产业发展历史的见证和源头。现在甘坑丰产的龙眼树,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广东省农科所推广的优良品种,这些果树落户甘坑之后,甘坑人在细心呵护的同时,用本土传统的龙眼培植方法进行了改良,形成了现在甘坑别具特色的龙眼品种。

而今,甘坑龙眼已经成为村民致富甜蜜果,龙眼丰收时,村里每年举办龙眼节,年产10万斤龙眼,大多销售一空,除了在珠三角广受欢迎外,还远销北京、浙江、南京等地。此外,还衍生出桂圆干、桂圆酥、桂圆月饼、桂圆红茶等,广受市场欢迎,全村200多户村民,因龙眼得红利。

古溶洞填补惠州地质空白

在甘坑的太坪村,有一座石头山,山上面有一块巨石,形如鸡冠,十分美丽。过去村民在山上放羊,时常会有羊儿丢失,反复找都找不到,但是过几天之后,往往羊儿又会自己回家,这让村民觉得十分神奇。

后来在寻找中村民发现,石头山下居然是空的,而且有一处直径一米左右的山洞,深不可测,时常有蝙蝠飞出,显得有些阴森,因此村中除了极少胆子大的村民进去过以外,大部分村民对此都讳莫如深。

2016年前后,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环境地质科负责人陈华强来到了这处溶洞。经过他的深入探测和考察,得出结论,这处溶洞已经有一亿两千万年的历史,是惠州市首次发现的地表串珠状溶洞,这也填补了惠州市地表串珠状溶洞的空白。

这次发现轰动一时,不少探洞爱好者来到了甘坑,深入其中,随着探索的深入,大家发现里面除了现有的数百平方米的面积之外,四周浮土淹没的洞穴大到不可思议。

其实甘坑的溶洞并非籍籍无名,在清咸丰元年版《龙门县志》中,有一章专门介绍龙门“舆地”。里面介绍了很多龙门的神奇地貌,如像醉僧倒卧的和尚岩,望之如雪的白牛岩,怪石嶙峋的八字岩等。其中有一段讲述燕岩的内容,说道“燕岩在茅岗雷公塘右,其中庭宇轩敞,石钟乳下垂如宝幢莲炬,掩映左右,虽盛夏凉气砭人肌骨”龙江镇古称茅岗,燕岩的描写几乎与甘坑溶洞内景一模一样。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溶洞,在甘坑村驻村第一书记许格胜的带动下,住在古溶洞不远处的退伍军人,村里老文书谢仕明无偿捐出自家的果林和菜地,修建了通往溶洞的道路,并配了门锁。谈起初衷,年过六旬的谢仕明说道:“这溶洞是一亿两千万年前地质运动的成果,我们如果没有能力开发展现给世人,至少要保护好,原原本本留给子孙后代。”

甘坑村

甘坑村位于龙门县龙江镇东南部,地处广河高速和武深高速交汇处,武深高速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村子始建于明代,主要由甘姓和谢姓两个姓氏组成,其中甘姓自明代迁入之后,世居此地,后因修水利工程和高速公路,甘氏族人在村内多有迁徙;谢氏村民则是修建新丰江水利工程(万绿湖)时迁入,因此甘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移民村。

甘坑全村占地4890亩,有水田、旱地、山地。甘坑山水秀丽、风光旖旎,盛产龙眼。下辖6个村民小组,分别是老屋、新屋、凉亭、横夫、太坪、埔头,共232户887人。先后获评龙门县基层治理示范村、惠州市卫生村。

新闻推荐

龙门县茶叶行业协会筹备成立公告

经龙门县民政局批准(龙民间核名【2020】21号),龙门县茶叶行业协会拟筹备成立。现接受茶叶行业单位会员报名,预计在2020年12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