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惠州中学战乱时内迁山区仍坚持办学昔日东江最高学府 开创东江近代教育史
文/羊城晚报记者李海婵
广东省立第三中学,被认为是开创了东江地区近代教育的历史。在战火中,也难以幸免,曾迁至粤东平远,再迁河源蓝口,坚持办学。
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惠州文史专家何志成介绍,辛亥革命后,惠州府中学堂改为惠州中学。1913年,改为广东省立第三中学,首任校长苗致信。他任校长期间,多次报省拨款增建教室、宿舍,添置图书、标本、仪器,学校初具规模。1922年,学校毁于战乱,迁址至金带街陈家祠。1928年迁回原址复修校舍,并将西湖黄塘寺改建作教室宿舍,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
学校具有实力较强的师资,教学管理要求严格,采用每学期各级进行“甄别试”,促使学生勤攻学业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1931年,省教育厅督学韩国清到校检查考核,全省中学质量评比名列全省第五名;1933年,第三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全省高中毕业生会考,该校成绩名列全省第三名。据跟踪调查,1930年~1936年,该校各届毕业生报考大专院校或黄埔军校,未被录取的为数极少。
作为当时东江地方最高学府,它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革命、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该校的学生运动极为活跃。
1936年,学校改名广东省立惠州中学,后因日军侵袭惠州,学校迁至粤东平远,再迁河源蓝口,改名广东省东江临时中学。该校造就大量人才,当中出类拔萃的不少。1946年8月,东江临时中学迁回惠州县城,恢复原来省立惠州中学校名。
新闻推荐
近日,为表彰先进、激励队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表彰全国优秀法院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的决定》,大亚湾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