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扎实开展水环境巩固提升年活动,防治攻坚成效明显 去年沙河水质均值优于Ⅲ类
扫码看治理成效
“现在水变清了,环境变漂亮了,我们住得也舒服多了!”谈及茶亭排渠的变化,博罗县园洲镇居民苏建钊竖起了大拇指。如今的茶亭排渠已变身为水体干净、风景优美的生态科普公园。而在石湾镇中心排渠(里波水排闸段),同样是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这些,都是博罗在水污染防治攻坚中不断取得的成效。一直以来,博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在2019年实现沙河水质从劣V类到Ⅲ类连跳三级达标后,2020年扎实开展水环境巩固提升年活动,奋力守护天蓝地绿的美丽家园。2020年1~12月,博罗县3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标,其中沙河水质均值优于Ⅲ类;直排东江、沙河、公庄河三大水系劣V类河涌数量,同比2019年减少10条,水质改善取得明显效果。
铁腕整治重污染企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沙河是东江的一级支流,流经博罗县罗浮山、横河、湖镇、龙华、长宁、福田、园洲、石湾等8个镇(管委会),集雨面积1235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约60万。2018年年初,沙河河口国考断面水质下降为劣V类。
面对水环境整治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形势,博罗把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举全县之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强力推进水环境污染精准治理,通过狠抓工业污染、生活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整治工作,推动沙河、东江干流、公庄河等水体水质明显好转。
据介绍,按照“淘汰一批、转型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博罗印发实施了《博罗县重污染企业综合整治方案》,对主动申请注销排污许可证的企业给予每家100万元奖励,对申请保留的企业实施转型和提升,即要求企业对排污设施提标改造,以此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方案,博罗县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171家涉水重污染企业进行铁腕整治。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县共有63家企业主动申请注销或取消涉水工艺变更排污许可证,其中沙河流域51家;已注销排污许可证有43家,其中沙河流域32家。对拟提升保留的76家企业(其中沙河49家),30家已通过专家现场技术核查和监测(其中沙河流域19家)。同时,重拳整治“小散乱污”无证企业,采取最强硬的措施,对1752家“小散乱污”企业进行整治,对“厂中厂”问题企业69家进行整治,拆除车间341个,整治完成率达100%。
补齐短板,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为进一步巩固攻坚成果,过去一年,博罗以问题为导向,补齐水污染防治短板,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严格压实河湖长责任。2020年,县、镇、村三级河湖长巡河湖超1万次,推动478个问题整改落实;累计清理河流长度480公里,涉及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
生活污水治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建设。2020年全县新建城镇污水管网82公里任务中,累计建成144.29公里,其中县城建成33.22公里、沙河流域建成74.65公里,公庄河流域建成36.42公里。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效能。2020年全县须完成的5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作均已建成通水试运行。
推进产业升级,居民生活更舒适
对市民来说,水质变化,环境改善,最直观的就是带来生活的更舒适惬意。“现在不仅排渠内有鱼,偶尔还能看到一些白鹭。”家住园洲镇新村排渠附近的居民颜宇云介绍,如今排渠的水面干净了、水质清澈了,“闻不到以前的臭味了,环境变美了,我们生活也更舒服了。”
如今,茶亭排渠、新村排渠等经过综合整治后已实现美丽变身,达到“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效果,不少居民常来附近散步、休闲。“现在,园洲辖区内的六大排渠都摆脱了劣Ⅴ类水体。”博罗县沙河流域园洲镇六大排渠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有关负责人邓珏锋介绍,排渠整治包括控源截污工程、内源治理工程、生态修复净化工程、复绿工程等,“通过减少源头污水排放,把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同时对河道进行淤泥清理整治,并在河道布设曝气设备、种植水生植物等,逐步恢复流域生态及自净能力。”
沙河沿岸的园洲、龙华等镇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沙河整治效果明显,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上,更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前来谈投资的有不少是低效能、高污染的企业,如今更多的是科技含量高、效益更好、对环境污染更小的企业。”
“沙河整治不仅仅是环保工程,也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水污染防治,倒逼了经济转型升级,“为发展腾出更多环境容量、环境空间,也为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提升环保效能水平,共建更高水平美丽博罗
通过水污染防治,以此为契机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博罗实现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的转身。博罗县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决心,继续把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博罗当前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围绕“截污控源、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要求,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精准的治水方法,把短板补得更扎实,把基础打得更牢靠,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环境治理仍任重而道远。博罗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效能和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博罗。
惠州日报记者朱丽婷 李燕文 贺小山 通讯员程帆
新闻推荐
11月11日,东蓠“双十一”活动来到商场演出,为惠州名特优产品代言。供图:纪惠明图①:1月11日,东篱俱乐部2020年首次美丽乡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