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镇挖出“最美古井”距广行会馆仅一箭之遥
平海镇上中村打铁街
平海镇东市街发现一口形制独特的六角古井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丽媛实习生吕映葶
2020年年末,平海镇东市街在修建路面时,发掘出一口古井,引起多方关注。该井呈六角形,用料讲究,做工精美,形制独特,被当地居民誉为“平海最美古井”。据平海镇平海社区党委书记汪洁介绍,从井的形制和有关史料考证得知,此六角古井挖建于清乾隆年间,由药材富商何氏挖建。
六角古井坐落于旧时平海古城商贸最繁盛的街区,离当时赫赫有名的广行会馆遗址仅数十步远,并与纵横交错的老商贸街相通,将平海古城作为明清时期繁盛的商埠重地的历史娓娓道来。
走访:井旁老旧会馆仍见昔日繁华
记者随汪洁来到平海镇平海社区东市街看到,六角古井位于街道中央。街道路面作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来往行人都想凑上去一睹古井风采。
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这口井很漂亮,可以说是平海最美的古井。”
“看过这么多口井,也没看过这么精致的古井,石砖堆砌整齐精美,形制独特有韵味。”汪洁也指着六角古井感慨。
平海古城历史悠久,迄今已发现了不少古井,城内的“七星井”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打卡,但从形制和外观来看,都比不上这口六角古井。
离开古井沿熙攘的东市街前行数十步,便来到广行会馆遗址。数百年世事变迁,时光褪去了广行会馆昔日的华丽,墙体和砖木上写满斑驳与沧桑,部分区域年久失修已成危房。走进会馆,“通面阔9米,通进深27米”的三进三开间建筑格局,让人感觉十分气派;从残存的精美木雕和彩绘,也可看出昔日会馆的豪华。
广行会馆坐落于平海古商贸区域最繁华的地段,直通多条古商业街。清代,商铺从东门村一直向今上中村、西元村、葫角村延伸,长达数公里。记者在铁街看到,不少铺面有古色古香的清代木门,多家铺面仍保留着打铁匠劳作时使用的石台。
汪洁介绍,此前,他在会馆遗址内发现两通碑刻,并从中解读出广行会馆原名为聚星会馆,由广府商人集资创建,随着商会愈发壮大,会馆经多次重修扩建并最终更名为广行会馆。
溯源:古井曾是清代大药材商私井
据《平海镇志》记载,明清时期,平海在“盐引”“商屯”的驱动下,商贸活跃,集市兴盛。随着平海口岸开放经商,各地商贾涌入,并以同乡同业为纽带成立商会组织,广行会馆是当时平海有名的三大商会之一。
据居住在东市街附近的老人回忆,此六角古井所在位置原是一名清代富商住宅,原来有两口,另一口井如今已被覆盖在现代民房之下。
综合相关史料和口述资料可知,该井由清代大药材商何氏挖建,位于其住宅后院作私井使用。何氏经营的药材商铺名为“仁寿堂”,在当时十分有名,主要从香港等地购入药材类商品,再通过批发零售销往广东各地。
“古代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财力实力挖建私井,而该井从形制到用料,都远优于一般私井,这反映出何氏商人家境显赫,财力雄厚。”汪洁说,何氏原籍东莞,其宅邸距离当时的广行会馆仅数十步远。查阅广行会馆重修芳捐名单,东莞籍何氏赫然在列。
“很明显,药材商何氏是广行会馆的成员之一,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明清时期平海古城商贸活跃,富商云集的历史事实。”汪洁总结道。
保护:广行会馆遗址或建为博物馆
随着六角古井复现,各界的目光开始落在古井和广行会馆遗址的保护利用上。平海镇党委书记方洪军表示,对六角古井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与此同时,不少惠州本地的文史专家呼吁,应从罕见的六角古井着手,将承载平海商贸繁盛历史的遗址文物保护利用起来。
“发现六角古井后,惠东县博物馆也派人前来考察,目前计划修复加高井口边缘,设置围栏并挂牌。”汪洁说。
不过,六角古井位于东市道路中央,修建保护围栏是否会影响通行?汪洁回应称,老城街道窄小,基本没有轿车开进来,而村民出行多以步行和摩托车为主,不影响通行。
六角古井旁边有一家小卖部,店主表示支持保护利用古井。他认为,这口井很特别,今后若名气大了,有望带动东市街一带的客流量。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则提出,古井是村民自发筹资修路时发现的,希望相关部门通过古井关注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需求,并给予更多资源支持。
对于广行会馆遗址,记者获悉,平海镇政府正规划将其修建为博物馆。
新闻推荐
惠州惠骏贸易有限公司、惠东县盛泓鞋服科技有限公司、惠东县平山足盈康鞋厂、惠东县兴邦鞋业有限公司、惠州昌力实业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