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精神家园 筑牢心理健康防线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临床心理专业重点专科建设纪实

惠州日报 2020-12-18 08:08

心理CT室。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学科带头人骆焕荣。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广大百姓幸福安康,影响着社会和谐发展。作为全市唯一一家拥有市级重点学科——临床心理学的医院,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精准对接市民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构建了集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康复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心理治疗体系。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间,市二院勇担责任,坚守防治的屏障,筑起战“疫”的心灵堡垒,全力以赴守卫“精神”家园,为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科室建设

改造专业科室满足市民需求

2019年10月成功申报临床心理专业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以来,按“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指导思想,市二院升级改造了心理健康体检与调适科、睡眠心理科病区(六区)、睡眠心理科门诊、中医馆,引进心理(物理)康复设备和心理测量系统。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学科带头人骆焕荣介绍,目前睡眠心理门诊开设有普通门诊、老年心理门诊、名医门诊和心理咨询门诊,其中今年以来,睡眠心理门诊累计诊疗人次同比增长65.84%,更多地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心理服务需求。

■心理健康体检与调适

今年接诊超40万人次

■案例:陈先生在惠州某企业任中层管理员,一直以来,陈先生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和睦、事业顺遂,从来不认为自己会有任何心理问题。然而近半年来,陈先生觉得浑身不得劲,腰部、背部感觉不舒服,偶尔还会头晕、肠胃不舒服等,但去综合医院检查,却检查不出任何问题。最后陈先生来到了市二院做了心理健康体检,检查结果显示,陈先生心理压力升高,且有轻微的焦虑和抑郁症,经过医生问询,原来今年疫情影响下,企业经营出现了状况,自己管理的部门效益也不太好,陈先生潜意识里担心出问题,导致心理出现“亚健康”。

“这其实是小问题,我们建议他先自我调节半个月,若还是没有改善,就再来进行后续治疗。”骆焕荣说,心理健康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提早介入进行干预,避免问题恶化,也就是常说的“治未病”。

“每个人在生活、工作当中,或多或少都会伴有焦虑、抑郁和紧张的情绪,但是很多市民都因为忌讳不愿面对,他们会以为去医院就是自己精神有问题,这就造成了有心理问题但很难去医院就诊的现象。”心理健康体检与调适科主任杨惠青介绍,近年来,惠州市大力普及精神卫生健康知识,引导社会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今年主动来医院做心理健康体检的人群大幅上升,这说明大众对心理健康重视度越来越高。

心理健康体检与调适科(以下简称“心调科”)主要职能为心理评估(含心理健康体检)、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普及等,并承担睡眠心理科门诊诊疗职能。

数据显示,今年心理健康体检与调适科完成心理测评、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智力评定、脑电生物反馈、心理咨询门诊等共超40万人次,其中脑电生物反馈、心理咨询门诊作为今年新增设项目,业务增长迅速。

据介绍,该院的中医馆已经常规开诊。中医馆面积约350平方米,开设有中医门诊、中药治疗以及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耳针(耳穴压豆)、音频电治疗与子午流注开穴治疗等中医理疗专项服务,既面向心理障碍患者,也面向广大老百姓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

“心理问题为什么可以进行中医治疗?”面对记者的疑惑,中医门诊医生表示,“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句话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针对失眠、多梦,情绪烦躁不安、心烦意乱、紧张或压抑、恐慌等问题以及经医学反复检查正常而出现的头晕、头疼、心慌、心悸、胃肠及全身不适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内服外调”。“有一位患者,总觉得自己后脖颈冷,大热天也围着一条大围巾,身体检查没有任何问题,后来我们为他进行了心理疏导和针灸,几次针灸后就恢复了。”

■睡眠与心理

打造高端睡眠心理开放病区

■案例:陈女士今年50多岁了,十几年来,反复睡眠不好,几乎每晚都需要服用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今年9月,陈女士来到市二院睡眠与心理科,经过睡眠心理评估和睡眠多导监测,发现陈女士患有睡眠焦虑情况,“入睡困难,睡眠潜伏期很长,而且越想睡越担心睡不着。”经过诊断,认为该女士患有失眠症,伴有焦虑。经过在市二院进行睡眠认知心理治疗,解决了睡眠焦虑问题,如今陈女士终于可以睡上安稳觉。

对普通人来讲,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恐怕是世间最苦的折磨。尤其是失眠,第二天脸色憔悴、无精打采;长此以往记忆力下降、焦躁抑郁,对家庭和工作负面影响非常大。失眠是一种“社会病”,人数众多,且呈年轻化趋势。失眠患者只能靠安眠药吗?不!市二院睡眠心理科病区(六区)可以帮助你解决睡眠困扰。

“我们目前已初步完成科室建设,筹建睡眠多导监测室、正念放松室、沙盘治疗室、团体心理治疗室等,开设生物反馈、音乐、认知、行为

矫正等治疗项目。其中开设的睡眠多导监测室,填补了市二院睡眠监测技术设备空白。”睡眠心理科病区(六区)主任谭柏坚介绍,这个病区目前主要治疗以睡眠障碍、抑郁症、神经症、进食障碍等心理疾病以及心身疾病、应激性障碍等。

日前,记者来到市二院睡眠心理科病区(六区),楼内摆放着绿色植物,张贴各种温馨提示,整洁的环境、先进的设施,安静的氛围让人倍感温馨。谭柏坚介绍,睡眠心理科病区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将不断优化病区的环境和资源,打造惠州高端的睡眠心理开放病区。

■物理康复

先进设备满足服务需求

■案例:最近,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小男孩淼淼(化名)急匆匆赶到市二院名医门诊找到骆焕荣。“我们儿子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和同学关系也处不好,怎么办啊?”淼淼今年9岁,小学三年级,近段时间,老师反映他上课总是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对周边事物没有兴趣,父母也发现孩子情绪出现问题,表现出心烦、食欲不振,爸妈稍微批评几句就掉眼泪,甚至无法上学的情况,最让爸妈提心吊胆的是,孩子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进一步询问病史后,骆焕荣给淼淼安排了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有焦虑和抑郁的问题。

“孩子还小,尽量不吃药,先进行物理康复和心理治疗。”骆焕荣给淼淼开出了一张干预处方,即定期做专门的治疗,包括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单通道生物反馈治疗和睡眠治疗,连续治疗三周后,淼淼的情况出现明显好转,再经过一个多月的“物理+心理”定期康复,如今淼淼已经完全康复重返校园。

对于心理疾病来说,除了心理治疗外,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传统治疗方式,而物理治疗则是一种新兴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采用电、磁、声、光等物理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上述案例中提到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一种无损的物理治疗方式,达到使目标区域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的目的,由于其无损的特点,对于孕妇、儿童等人群特别适用。

近年来,市二院不断完善医疗设施建设,购置先进设备,把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提高医疗水平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如在硬件设备上,配备了宣泄室、心理CT测评系统、韦氏智力检测系统、儿童孤独症评估系统、神经心理测验系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生物反馈仪、脑功能CT、认知矫正治疗系统、儿童康复设备等国内最为先进的医疗设备。

“我们这里的心理CT系统共有150多个心理测量量表,能根据不同人群做出针对性的心理筛查,包括抑郁、焦虑、睡眠等,系统会自动化分析,给出科学的评估结果。”心调科主任杨惠青介绍说,该心理CT系统上线后,帮助许多人在早期发现心理问题,并通过专业人士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消除了心理疾病隐患。

此外,该院在原来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的基础上增加微信预约功能,实现微信预约与医院HIS系统同步,增加微信预约与在线挂号、在线缴费功能,给患者提供了便利,也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就诊等待时间。

“这两年,我们发现儿童、青少年患者就诊人次占比有明显增长,而物理治疗技术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疗上效果显著。”骆焕荣透露,该院儿童心理康复部已经启动建设,将修缮改造医院的10号楼,作为儿童心理康复部的专门场所,设计面积超过150平方米。

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

积极参与“心理疫战” 助力全民抗疫行动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波及到不同的人群,他们的生活、工作、心理等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焦虑、疑病、家庭关系、既往心理创伤等各种问题,纷纷浮出水面。市二院医护人员奋战在另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积极参与“心理疫战”,面向全社会开展各类健康咨询、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服务,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全民抗疫行动助力,给人们的心灵带上防护“口罩”。

紧急启动疫情应急机制

24小时不间断心理热线服务

“我女儿发烧了,是不是得新冠肺炎了”“网上说病毒可以空气传播是真的吗”“我怀孕了,我想去产检,医院能去吗”……时间的指针回拨到今年年初,疫情之下,很多人觉得自己仿佛穿行在一条黑暗的通道里,看不到光亮,因而紧张、惶恐、焦虑,甚至失眠,他们急需得到心理疏导和心灵安抚,让他们正确认识疫情并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暂时的困难。

为畅通疫情下心理服务热线渠道,市二院在1月27日紧急将原来的心理援助热线(2234880)设为新冠肺炎心理咨询专线,配备多名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轮班值守。2月、3月又先后开通疫情期间青少年心理援助专线(2182382)、市抗击新冠肺炎心理干预队工作室专线,与惠州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2661120)共同运行,实现“四线并行”24小时不间断的心理热线服务。截至12月15日,累计接听来电1506人次,均较好地做到了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及时帮助来电者解决了心理问题。

接听的热线求助者中,有被各种负面信息困扰导致失眠、焦虑的成年人,有过分担心婴儿健康的孕妇,有担心学业极度恐慌的各年龄段学生,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社会工作者,还有原有心理疾患由于疫情干扰造成波动的患者和家人。听着他们痛苦的倾诉,面对这些求助者,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干预突击队在接通热线电话后,耐心地给与分析、解释、疏导,若求助者心理状况严重,会建议对方尽快就医治疗。

成立抗击新冠肺炎心理干预队

开展线上线下心理服务

该院组织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及心理相关工作人员分4个组共57人,成立了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心理干预队。

他们为一线医务人员心理防护保驾护航。2月17日起,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楼设立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心理干预队工作室,在疫情期间持续派出临床心理科与精神科专家为受疫情影响的前线一线战士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他们为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和康复护“心”。该院心理危机干预队专家还不定期到各县(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对集中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和评估,并对隔离点医务工作人员的心理评估技巧进行指导。

他们为受疫情困扰的广大公众实施心理援助。疫情期间,紧急开通了心理咨询微信预约就诊平台,多名心理治疗师满负荷运行。2月12日起开通了网上咨询问诊平台,累计通过网上平台免费咨询问诊607人次,并通过快递的方式寄送药品40份,既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患者就医需求,又严格做到了疫情防控要求。同时,持续利用多个工作交流群,指导各县(区)、各学校疫情下的心理服务工作,促进全市心理辅导工作,稳定广大市民心理情绪。

他们还积极进行与疫情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2月21日,由惠州名医牵头成立由临床心理科、精神科专家及从事社会心理服务、社工服务专职人员组成的专门团队,面向全市正式推出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心理防护手册》,针对疫情下不同人群心理状态,提出了相应的心理防护及调适方法,并提供了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渠道。推出《疫情下的心理防护》《疫情下的心理调适》《心理科普视频》《疫情下常见心理问题调适手册》《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心理防护手册》和《职业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六大系列50篇原创心理科普专题。为各类人群缓解心理问题,提供技术指导。

同时开展疫情下心理科普宣传。如与市人大、市总工会联合开展“关心关爱复工复产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活动,将《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心理防护手册》送到“不停产不停工”企业员工手上。与团市委联合开展“心理健康,阳光备考”主题直播课题,钉钉直播活动累计观看人数30万人次,点赞量达320万余人次。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电台、电视等广泛推送疫情心理防护、调适的相关知识。为受疫情影响的群体开展心理科普,并提供专业的心理调适建议。

关键词:体系建设

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打造新高地

惠州是全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试点市,目前,市二院社会心理服务办承担市项目办职能,正按照《惠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强社会心理服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努力推进惠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而临床心理重点专科的建设,将有利于打造惠州市心理服务专业技术的新高地。

促进八大平台建设完善

“倦怠感”“职业病”日益凸显,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让不少人群处于“心理亚健康”,患上“焦虑症”。实现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是提升全民心理素质、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和社会和谐度的必然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和人们的心理需求,该院面向全民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为“心”护航。

10月14日,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二院签订心理健康服务协议,正式启用“暖心工作室”。市二院将每月定期派出执业医师或心理卫生专家到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评估等相关工作,并根据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需求,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心理健康体检等,帮助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这是市二院助力惠州市搭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体现之一。

今年,市二院广泛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共同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建设,率先与市委政法委、市委保健委、团市委、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惠州学院、惠州卫职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惠州市惠保押运有限公司等9个先行单位合作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宣教等服务。目前,该院积极促进基层心理服务平台,教育系统心理服务平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平台,社会机构心理服务平台,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心理援助服务平台,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平台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平台等8大平台建设和完善,努力为惠州市各类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是学科发展最核心的动力。临床心理专业作为惠州市市级重点学科,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社会心理服务团队,是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目前,临床心理专业拥有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验技师、心理康复技师共66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副高11人、中级7人,初级42人。

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培养方面,今年共举办6场次全市性心理服务能力培训班,累计为全市培训990人次。为提高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助推惠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市级高素质医师队伍,全年临床心理专业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共91人次,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心理专业技能,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培育机制,同时,更好地助力惠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此外,该院非常重视重点学科的科研能力,由学科带头人骆焕荣主持的《惠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探讨》科研课题正在进行中,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发表论文一篇。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刘菁 邱福星 郑愿佩

新闻推荐

大亚湾区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多举措提升水环境质量“一张图”治水攻坚“河小青”志愿护河

大亚湾河涌纵横,水环境质量提升。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南边灶河两岸植被茂盛,环境优美;淡澳河旁建起休闲公园,成为市民休闲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