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惠州拥有“一街挑两城”格局惠州市“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咨询会上专家盛赞系巅峰之作

惠州日报 2020-12-13 08:47

桥西经过东新桥便是桥东,过桥即水东街。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明代《惠景全图》完整展示惠州古代“一街挑两城”的独特格局。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翻拍

惠州城市化的脚步一日千里,不少古地名渐渐淡出市民的日常生活。如今,不少惠州人已经分不清楚“府城”(桥西)与“县城”(桥东)这两个存在于惠州千年历史肌肤里的名词。但一些住在桥东的“老惠州”到桥西还会说“去府城”,口耳相传中,道出惠州这座城市的传承。

作为古代城市的见证,城墙最具发言权。惠州拥有“一街挑两城”古城格局,即府城、水东街、县城构成哑铃状的城市形态,在日前召开的惠州市“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文化智库专家顾问咨询会上,有专家盛赞,这代表了岭南山水古城营建文化的巅峰之作。

归善县明代之前无城池

绘制于明崇祯四年(1631)的《惠景全图》,完整地展示了惠州古代“一街挑两城”的独特格局,一街,即水东街,两城,指的是惠州府城与归善县城。在这幅图里,城开四门、城墙包裹的归善县城形似乌龟,在东江与西枝江的环绕中,被东新浮桥牵引,西向惠州府城游去。

冷兵器时代,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必备之物,统治者追求“固若金汤”的城墙,可以用千城一面来形容。地处粤东门户的惠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自然少不了。归善县城的修筑,也是这滚滚历史洪流中的沧海一粟。

尽管仅仅是当局的“例行公事”,但归善县城的修筑,对惠州城市面貌的雕刻,无疑是深远的,此举影响了今天的惠州市区的布局。历史与现实,总是在微妙之中完成交接。

今天的桥东,地域远比归善县城大,归善县城故址蜷缩于桥东老城区一带,没有历史图纸的对比,很难寻觅出归善县城的轮廓。当今人回眸历史还会发现,历史上的归善县城治所,也有点“说不清、道不明”。

归善县城早期变迁不甚清晰,明嘉靖《惠州府志》称归善旧县署设在府城河南150里。南陈祯明二年(588),归善县城迁至白鹤峰下。到明代之前,归善县城都无城池。

归善县治无城池可守,这在农民起义纷起的元末年间极易受到攻击,归善县治于是迁至有城墙保护的府城内。明洪武元年(1368),县丞程监将县署徙建于惠州府城谯楼左侧。明永乐、正统、正德年间,当政者对县署进行了重修和改造。明嘉靖十二年(1533),归善知县何世稘又做了增修。到明嘉靖三十四(1555)年,知县胡位重建县署。

明代筑城结束“一城两治”

府城与县城的办公场所共处一城,如果放在现代,类似于市政府与县(区)政府同在一处。在古代,惠州府城与归善县城“一城两治”的状况,显得有点另类。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200多年,直到明万历三年(1575)林民止莅任归善知县,考虑到“一城两治”不适合归善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将归善县治迁回水东(今桥东)的决定。

当时的形势,也有利于官吏修建归善县城。元明鼎革之后,全国上下开始兴起“城墙热”,大至省城,小至县城或者卫所,纷纷修筑城墙以自卫。在此情形下,惠州也不例外,现有明洪武年间惠州府城扩城,后有归善县城修筑。

据清光绪《惠州府志》,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庠生刘确和乡民黎俸等请建东平民城,以防寇患,经过十年的努力,明万历三年(1575)县城城墙才筑成,与府城以浮桥相通,形成一地两城,隔江相望的格局。

由于年代久远,归善县署故址已湮没民间,无迹可寻。林民止于是采纳堪舆家之言,重新选址,定在了白鹤峰之侧。明万历六年(1578),林民止将县治由府城回迁县城。民城变成官城,以水东街沟通惠州府城、归善县城的“一街挑两城”的双城格局正式形成。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惠州知府程有守、归善知县郑鏕将龙兴门迁往水东。时年66岁的惠州著名三尚书之一的叶梦熊在《改建龙兴门记略》中详细记载了这一变迁:“是岁春日始事……阅数月告成”,同时又描述了当时龙兴门一带的自然风光:“水自西江(西枝江古称)而下,汪洋停滀,万顷如练;天马诸峰,积黛飞翠,缭绕屏列。”由此可见,当时桥东一带依托城墙之势,还是归善古城一大景观。

明末清初,县城城墙开始得到惠州知府和归善知县的重修,其中比较大规模的是明崇祯十三年(1640)增筑城垣两路和修筑城楼。而清朝历代官员8次大规模修葺城墙,其中清乾隆四十年(1775)时,因县城“历来濒临大河,北门正当东江之冲,水势直逼城根,城垣马路多被淹浸倾塌”,故时任归善知县的章寿彭曾“捐俸480余两”雇工匠加固城根。

据史料所载,归善县城城墙最后一次修筑是在清咸丰五年(1855),当时的城墙“西与府城对峙,中隔一水,通以浮桥”。此后,县城城墙开始走向没落,城垣多次受洪水浸袭而崩破多处,但官府再也没有修建。

历代修葺因战事连连崩缺

辛亥革命后,民国鼎新,归善县名被“惠阳”一名取代,作为古代城市最显著特征的城墙与城门,也渐渐变成明日黄花。

东征结束后,省城惠州同乡会联名呼吁政府尽快拆除府城城墙,以免再次被人据为天险割据。几年后,府城城墙就基本拆完。据史料所载,1935年时县城城墙南门就被拆去,以便惠平公路通车。1939年刘秉纲任惠阳县长时,成立“拆城委员会”,将县城大部分城墙拆除,取砖建“声华戏院”,大部分砖则被运回其家乡水口青边建屋。县城城墙基本拆平后,仅仅保留了几个城门,而有的段落则被改筑道路,如现在的永平路。

城墙的湮没绝非这么简单,最终将归善县城城墙在地图上抹去的罪魁祸首,并非人为的拆除,而是连年不断的战火。1938年和1941年,日军两次入侵惠州,烧毁水东街大量店铺,对桥东老城区毁坏严重,其中,与归善城墙相连的白鹤峰东坡祠也在日军的轰炸中坍塌。

另外,据《鹅城忆旧》一书记载,1945年上半年日军驻扎惠州时,县城城墙东城门发生过一次小战斗。当时城墙的南、北、东城门均有日军驻扎,但东城门仅设哨所,抵抗力较为单薄。战斗就在东城门打响,双方短兵交接,结果中国军队小胜日军。东城门见证了这场惨烈的战斗,同时也留下了无法复原的伤疤。

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的造城运动开始,在现代化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桥东老城,样貌渐渐模糊。支离破碎的归善县城城墙,最后一砖一砖地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没人能说出它最终湮没在某年某月。

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12月,惠州设立了东江专员公署,县政府设在淡水,次年4月迁回惠州。新中国成立初期,惠州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被称作“一条直通街”——指贯通府县两城的水东街、中山东和中山西路,因形似一直线,“两片砖瓦房”——指过去的府城和县城两地。自1956年惠州制定第一个城市规划以来,惠州城市格局逐年发生变化,城市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山、江、湖、海”共存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如今,桥东和平直街出滨江路口处的北城门旧址,还尚存一段归善县城城墙,然而,任何按图索骥者想沿着归善城墙原来路线走一圈,最终只能徒劳一场。

东坡祠复原工程中,挖出了一段归善县城城墙,供人凭吊。明代坚固的建筑,吹着温柔的江风,像极了历史的回响。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惠州日报讯(记者张斐通讯员惠卫宣)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健康局获悉,12月9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广州报告,来自印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