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短视频直播唱歌拥有12.7万粉丝 “工地吉他男神” 有个“网红”梦

南方日报 2020-12-11 06:59

叶小扬在工地顶楼高歌。

叶小扬在工地上和水泥砂浆,再倒入已经做好的模具里。

工地顶楼风景不错,叶小扬经常带着吉他上去唱歌。

叶小扬把装好的水泥砂浆通过绳索传到楼上。

“沙……沙……”建筑工地里,蓝衣工人正在远处扬沙。六秒钟后,来自惠州的叶小扬戴着安全帽,背着吉他跳进了画面。他最喜欢这样“激情四射”的出场。

前阵子登上热搜榜的视频——“民间摇滚图鉴”,就这样开场了。视频里,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人共同演绎着经典摇滚歌曲《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那朴素的生命力感染到许多人。而叶小扬也以这种方式,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

在某短视频平台,叶小扬是拥有12.7万粉丝的“工地吉他男神”。这个个头不高的中年男子,在工地一线打拼了二十几年,短视频直播的兴起,不但让他重新拾起曾经对音乐的热爱,还点燃了他的草根网红梦……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于蕾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

年少的梦

以弹吉他唱歌为生

“来喽,来喽!给点儿掌声给点儿鼓励啊,朋友们!”在“快手”镜头下,叶小扬喜欢扯着本就低哑的嗓子,对着手机屏幕热情地寒暄。每次直播唱歌,叶小扬总是神采奕奕、手舞足蹈的模样,尽情展现他引以为豪的工程人的“激情”。

这种看似夸张的“激情”背后,是他对唱歌、对吉他的热爱,是他年少时的梦。

1973年,叶小扬出生在河源和平县,他对音乐最初的记忆,来自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没有网络和智能手机,连电视都没有普及,许多歌曲是从学校的收音机和农村的集体娱乐活动传开来的。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浪奔浪流……”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回忆起小时候流行的歌,叶小扬越说越兴奋,随口就会哼上几句。因为喜欢听歌,他用省下来的零花钱买了许多歌词本一遍遍地看,还曾在晚自习偷跑去看乡下的乐队巡演被学校处分。

如果说,叶小扬一开始喜欢听歌,是因为当时农村娱乐方式匮乏;那他真正“迷”上音乐,其实是从高中开始的。对他来说,许多重要的“第一次”都发生在高中时代。

高一那年,叶小扬第一次登台演出,他和同学在学校晚会上合唱了《我热恋的故乡》。“那时候感觉好像豁出去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感觉一唱歌就很自信。”对叶小扬来说,那是一次既“紧张”又“享受”的经历,即便几十年后再次想起,他的声音仍会在激动时微微颤抖。他说,就是那时候喜欢上了音乐。

后来,高中的一个暑假,叶小扬第一次接触到了吉他。那时候,学校一位老师在招收吉他培训班的学生,在教室里弹唱了一首《外面的世界》。“哇啊,特别美妙!”和大多数人提及梦想时一样,叶小扬的眼里也闪烁着某种耀眼的光芒。他说自己“一下子就迷上了”,“疯狂地爱上了吉他”。

毫无意外地,他进入了吉他培训班,也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把吉他。那个暑假,一家人都去惠州的大哥家了,只有叶小扬独自留在老家学吉他。为了学会吉他,他“整个暑假几乎没出门”,“吃饱饭就开始练吉他”。

那个培训班有二三十人,叶小扬记得,全班只有三四个人学会了吉他,而他是学得最好的。“很多人坚持不了放弃了”,正如多年以后,叶小扬也在现实的压力下,放弃了靠音乐谋生的念头。

手机里的梦

“能做网红那不得了”

刚从技工学校毕业那几年,叶小扬也有尝试以唱歌为生。他一边在工地打工,一边报名参加各类歌唱比赛,还认识了他的妻子。

2002年,29岁的叶小扬要参加东南电视台的一档明星脸节目,准备模仿歌手赵传。那时候,他到影楼拍摄报名艺术照,结识了那里的化妆师欧阳添华,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

两人结婚后,曾有人邀请叶小扬到酒吧驻唱。“那时候唱一场三四百元,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也是十分可观的收入。”欧阳添华和其他家人一样持反对意见,比起收入,他们更担心酒吧复杂的工作环境。

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叶小扬基本扔下了吉他和唱歌,脚踏实地在工地“搬砖”。直到短视频直播兴起,再次点燃了他埋藏在心里的念想。

“有个邻居知道我会弹吉他,说我可以录视频传到网上,不仅可以教别人弹吉他,还能赚钱。”叶小扬说,在这位邻居朋友的建议下,他注册了快手账号,开始摸索短视频直播。

只不过,与一般的用户相比,叶小扬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向着“网红”努力。

“作为工程人也要有自己的娱乐,我以这个身份弹吉他,跟我一样的人会有共鸣,关注的人会更多。”叶小扬很快找准了定位,而且选择了“黄家驹”这个标签。“第一黄家驹的歌确实好听,第二我的声线比较适合他的歌。”

事实证明,叶小扬最初的定位是有效的。他在2018年初注册账号,短短两三个月就涨到几万粉丝,也拿到了第一笔“打赏”,有三四百元。这一切让他感到开心,“既可以玩自己的爱好,又可以带来一些收入。”

在这个时代,多普通的人好像都有机会爆红。叶小扬也没有隐藏自己想红的心思,以及对“先有名后有利”的向往。“那要是真做网红不得了噢……你知道网红一个晚上赚多少钱啊?几十万都有。”言语中,这位建筑工人流露出对流量的崇拜。

只是,通往“网红”的路,似乎没有定数。就像叶小扬搞不清自己某条视频为什么点击量会突破百万,“草根”要变成“网红”也没有确定的路可以走。

叶小扬常把自己与一位名叫“本亮大叔”的网红做比较。“他也是农民来着,他也是玩吉他唱歌啊,可是那个家伙好厉害。”叶小扬既羡慕“本亮大叔”近2000万的粉丝量,也暗暗感到不服气。

“为什么他能做到,我就做不到?”某种程度上,这个疑问困住了叶小扬。

“要火,还是要有人帮你炒作。”这是他的答案。

不过,叶小扬还是觉得自己“有机会”火起来。“我不敢说百分之百,关键是我有机会。”他哼哼哈哈地笑起来,底气有些不足。

现实里的梦

最好能够当上包工头

因为现实的责任,叶小扬似乎错失了一次“红”的机会。

去年,福建有个老板,想请叶小扬过去打造企业文化。“他说一个月给我一万块,下了班就教员工弹吉他,还说他愿意出钱捧红我。”

“太远了,太远了……”叶小扬反复念叨着。虽然他也想过,如果当初去了,他可能已经是个粉丝上百万的“小网红”了。可如果远赴福建,两个孩子的读书问题都会受影响,家里的老人也无法照看。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他不敢去冒这个险。

当时,叶小扬也跟妻子讨论过。欧阳添华也想支持丈夫的追求,“如果我能独当一面,那无所谓,可我确实做不到。”她也知道丈夫“不可能放下中年的这种担当”。

这几年,叶小扬明显感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一家人在惠城区租房子住,有两个孩子在读书,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小学;妻子的双亲也上了年纪,主要靠他们来供养。“家庭各方面都需要开支。”叶小扬必须想办法改善自己的收入和家里的生活。

而与同龄人相比,叶小扬也感到自己的“落后”。他总是感觉自己不够优秀,尤其是看到当年一起入行的人,有人已经开建筑公司做老板,而他好不容易才进入工地一线的管理层。

叶小扬承认,这是他的“中年危机”。“每天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只是学会一首歌,我感觉也是一种收获。”叶小扬不想再浪费时间,再像年轻时那样得过且过。但在妻子眼里,丈夫一直是个“有上进心的人”。欧阳添华说,她打心底里佩服叶小扬,还一直将他作为榜样鼓励孩子。

在中年的危机感中,叶小扬一直在提升自己。“没什么能力只能想办法提高自己,不能总是这样不上不下。”在2015年,他考到了建造师(建筑专业)二级执业资格证;前阵子,他又参加了建造师(市政专业)执业资格考试。

在建筑领域,有许多一线工人当上老板的成功故事。这些业内口耳相传的佳话,对叶小扬来说是激励,也是压力。他把自己的“不成功”,归结成两个原因:“不够努力”,“没有人脉”。有的时候,他会像期待“一夜爆红”的机会一样,希望贵人拉自己一把。他说,“烂泥也要扶才能上墙。”

不过,现实世界里的成功更有迹可循,努力是看得到回报的。与遥远的“网红”梦相比,叶小扬在职业上的梦更加务实。他的追求并不高,他期待着自己“有能力去选择别人”,而不是“别人选择自己”,最好是“能成为包工头”。

今年10月,中央电视台《黄金100秒》节目编导通过微信找到了叶小扬。“我一开始是不信的……”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叶小扬第一次去到了北京,第一次在央视的舞台上唱起黄家驹的歌。

叶小扬确实在期待着节目的播出。“如果真的有人看中你了,也是个机会。”他笑说。

欧阳添华却不以为然。她虽然希望丈夫能成为“第二个朱之文”,但也觉得“可能性不大”。

通过短视频直播,变网红,赚大钱:这一切始终让她觉得“不太真实”,她也“不太信”。“说实话,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不够靓仔。”欧阳添华笑说。

新闻推荐

惠城区8个街道住宅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1.04% 垃圾分类入人心 居民生活更舒心

小区居民将在家里分好的垃圾投进垃圾分类桶。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摄从居民反对楼层撤桶,到如今全力支持垃圾分类,市区长湖苑...

 
相关阅读